如何利用一套符號掌握語文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執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面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或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你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面言論”。語文二字連起來的意思是為自己和他人的言論與文字。

  語文涉及的內容“量大面寬”,而且內容零碎,很多知識必須聯絡上下文的語境進行學習和記憶。因此,學語文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迴歸課本,抓住課本。在讀書的過程中,在課本的頁面上作符號標註,把自己對課本的學習和理解直觀地呈現在課本中。藉助符號幫助自己記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具體方法是:

  1、誦讀課文,自己不懂的字,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寫上問號“?”作為標註。

  2、自己感想較深的地方可以寫上“!”,並可適當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想。

  3、依據自己的理解為課文劃分段落,在每段前面標上層次號碼“1、2、3••••••”。也可以用數字歸納書中的生字生詞,比如在每個生字生詞的右上角寫上上序號,這樣,每一課掌握多少生字生詞就一目瞭然。

  4、書面標號:如用方框“口”框出生字生詞,用著重號“••••••”標註關鍵詞語,用直線“——”表示中心句或重要內容的句子,用波浪線“~~”表示精彩的句子,用單豎線“|”劃出自然段裡面的層次,用雙豎線“||”劃分大段,用中空的中括號“【】”劃出要求背誦的段落,用中括號“[]”標出要求熟讀的部分。

  5、旁註,作批註是將生字的讀音、生詞的意思等注在書中,將文段大意、文章主旨及自己預習的心得體會、疑難問題等批在書中。批和注都要做到文字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