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考試試卷分析

  在高一地理考試結束之後,需要做好相關試卷的分析。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的內容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一、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試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單元,即人口、城市、農業和工業,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選擇題,計30道,60分;第二部分綜合題,計3道,40分。從整套試卷上看,不少題目體現了課改的要求,重點考查了學生地理基礎知識,以及能夠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考試後,讓四個班的學生寫了地理試卷分析,大部分同學的選擇題答得較為流暢,綜合題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各類圖的判讀不準確,這與學生平時的散漫、懶惰、作業不按時完成、學習態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聯絡。

  二、成績分析

  班級實考人數及格人數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

  三、存在問題

  1、教學方面

  課時緊,進度快,教師備課量大,批改量大,難免給教學備課質量帶來衝擊,有些

  教學細節難免忽視或落實不到位,譬如圖表分析不夠到位,而教師又分身乏術,難以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

  2、學生方面

  ***1***欠準確。①把“人口增長快”答成“人口基數大”;②把“鼓勵生育”答成“多生孩子”;③把“地廣人稀”這個社會經濟條件答成了自然條件等等。

  ***2***不全面。對於人口增長較快採取的措施:學生都能答出採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但是很多同學都忽略了還有一點:提高人口素質。

  ***3***不圓滿。①考查農業的自然條件時,好多同學考慮到了氣候條件,卻忽略了地形、土壤、水源三個條件;②字型潦草,難以辨認。

  ***4***錯字多。①地形***型***;②地勢低***底***;③炎***嚴***熱;④煤炭***碳***⑤糖***唐***。

  四、閱卷收穫

  批卷時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實驗班大多數學生答題時思路清晰,要點準確,令人叫絕。但還是有好多學生犯了眼高手低的錯誤,明知能答對的地方卻大量失分,令人心痛。批卷中發現的問題使自己今後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今後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克服各種難點,避免各種錯誤,提高答題水平。

  五、今後方向

  1、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討,發揮團隊精神,發現問題共同解決。

  2、注意普通班和實驗班的不同教學要求,根據學情,分層次教學,尤其是實驗班,盡所能地一對一輔導。

  3、讓學生要注意從材料和圖中獲取有用的資訊,先審清題,再下筆。

  4、對學習不夠自覺,學習態度差的學生,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要求,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加強輔導,幫助其樹立信心。

  ***二***

  一、學情分析

  1.地理為初中非中考科目,不受重視,學生普遍基礎差。

  2.放假衝擊,課時緊,訓練不夠。

  3.部分學生已經決定選理科,失去學習動力,影響課堂氛圍,影響教學效果。

  二、試卷分析

  此次試題難度比較大,重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方面的培養,難中易比例約5:3:2,試卷難。試題中選擇題20道,40分;綜合題5,共60分

  1.單選題裡,錯誤較多的是9、13、14、15、16、20題。

  第9題問題為考慮到晝夜長短的變化考察。能力立意明顯,得分率低反映出考生知識遷移能力還較差,今後應更重視此能力培養。第13題為太陽高度角的考察。得分率低的原因是區域地理基礎差,大家4個節氣分不清。第15題考查的是中國區域地理的範圍。得分率低屬正常現象,同時也反映出考生的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第16題也是一道能力立意的題目,還是考察晝夜長短變化的題,用到的知識點是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其中北半球白晝最長是6月22日,南半球白晝最長是12月22日,題目中只要學生能判斷出所問地區為夏季,然後再找出最靠近近日點的選項就行,從得分率看,顯然很多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也是今後需重視和加強訓練的。第20題是考察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緯度。學生只知道二至日時候,對別的時候的理解不好。

  2.綜合題為填空題,以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讀圖能力***的掌握為主,難度較大,學生得分不好好。錯誤較多的是第23題學生對時間的計算不好時間緊為了敢進度,對時間計算掌握不好。和第24題***1***,***2***問答的不好,***1***題對答案凌汛我們學生沒有學過,不是我們現階段考察的內容。***2***同學們對聖保羅這個地方不知道增加了做題的難度。總的看23題,24題失分較多。失分較多是讀圖能力不強,同時也與教學中訓練不夠有關。

  三、反思及建議

  1.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包括讀圖能力、繪圖能力。

  2.注重備課組活動,備學生***重點班、次重點、平行班、***,備教材***體現教學內容的差異性***,備教師***教法探討,以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為主,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

  3.積極進行組內聽評課,取長補短。

  4.解題方法科學性有待加強: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培養學生審題技巧,選擇題注重方法訓練;綜合題學生薄弱環節為語言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地理術語、專有名詞應多與課本配套,平時作業及時提醒學生的此類錯誤,不斷塑造學科語言。

  5課堂效率的提升:在新的形式下,教學時間有所減少,幾乎無習題分析的時間,這就要求課堂教學內容緊湊,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且最好適當配合經典習題,講練結合。

  6.課後習題的妥善處理對於課後習題,應有發必收,有收必改,在批改中總結共性錯誤,並用紙張分析好後,張貼於教室內,提醒學生及時關注。

  ***三***

  一、題型分析

  本次考試的題型分為兩種即:選擇題與綜合題。選擇題包括範圍全面且難度較大大,綜合題以分析圖表為主靈活性大。

  二、題目的來源

  此次題目大多數來源學案之上,其中選擇題60%來源於學案和課堂作業,得分率61%,綜合題基本來自於課外,學生得分差距較大8-28分,得分率30%,平均分54分。

  三、分析原因

  1、從成績來看,過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對較好,但對於綜合性強、機動靈活、地球運動部分內容的題目回答得不夠好,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不夠紮實,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基礎知識掌握太差,無從下手。讀圖能力差,對所給圖示讀不懂。

  2、審題不細緻概念不清,一知半解。學案的完成應付了事。沒有真正的掌握。

  3、行文答卷欠規範,缺乏答題技巧。

  4、在教學中只強調學生的理解,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只會說,一下筆就錯誤百出,這也是失分的原因;對學生個體分析不到位,沒能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基本讀圖析圖能力較差,答題能力差,

  四、對今後的教學啟示

  1、備課要細緻,嚴控課堂。通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備課環節一定要細,加強集體備課。這要求教師設計學案時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靈活教學,整合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為每位同學提供成功的機會。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要理論聯絡實際,把生活內容結合到課本中去。尤其必修2為人文地理更強調聯絡學生身邊的生活。以便加深理解。

  4、強化學生的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一定要在理解的記住上進行,以便增強學習地理的信心。

  5、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在資料中尋找地理資訊點能力,加強讀圖識圖能力培養,尤其是對主幹知識的歸納整理。同時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前後知識比較歸納,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