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畜牧業教案

  高一地理中必修二中的畜牧業部分,用教案的形式更能直觀地理解。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是你在尋找的資料。

  :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目標

  1. 瞭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種農業地域型別及其分佈。

  2. 通過學習大牧場放牧業,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訓練讀圖分析能力。

  3. 掌握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4. 瞭解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二. 過程與方法[來源:]

  1. 通過對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2. 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比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型別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條件也越來越大地影響到農業區位的選擇,事務是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

  1. 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型別的區位因素。

  2. 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

  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教學設計】

  一.大牧場放牧業

  分佈國家:

  ①美國、阿根廷等以牧牛為主

  ②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以牧羊為主

  自然條件: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只能用於放牧牲畜特點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型別,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

  P51 案例探究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

  本案例主要探究了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優勢、形成過程和發展措施,現總結如下:

  ***1***區位優勢

  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氣候溫和草原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土地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交通距海港近,促進了牧場的商品性經營

  ***2***大牧場牧牛業的形成

  牧場經營:印第安人自由放牧、農場主僱用印第安人牧牛

  生產特點:粗放的自給自足的放牧業

  密集的商品牧牛業:地域型別遊牧業大牧場放牧業

  ***3***發展措施措施作用

  修建鐵路:便於牛肉外運,擴大銷售市場

  圍欄放牧:合理利用草場,使牧場不退化,劃區輪牧

  種植牧草:彌補天然草場不足,保證飼料供應

  打井取水:在草原上打機井,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用水

  培育良種牛:保證牛肉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牛群病害研究

  P52 活動參與

  1. 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型別,分析這種農業地域型別應緊緊圍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這一特點,從自然條件有利於牧草生長,社會經濟條件促進商品性生產兩方面進行分析。

  2. 本活動題旨在引導同學們加深對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型別的認識。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牧場放牧業經營方式高度集約化,商品化、專業化和經濟效益高,科技應用廣泛。

  3. 目前,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與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目前不能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但可以借鑑許多成功經驗,例如劃區輪牧、種植牧草、培育優良畜種、加強牲畜的病害研究等。從長遠看,這裡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如果能加強科技應用,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完全可以採用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方式。

  二.乳畜業概念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的畜牧業地域型別,其生產物件是奶牛,產品是牛奶及其製品

  發達地區:北美洲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區位要求:由於牛奶及大部分乳製品不耐貯藏,且運輸不便,故乳畜業的分佈地區,多緊臨消費市場;還要有充足的飼料供應

  區位特點:多分佈於大城市的郊區

  P53 活動參與

  1.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如示:

  區位因素:西歐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利於牧草和飼料作物的生長

  區位優勢:西歐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候溫涼,潮溼,多雨多霧,日照少,不利於穀物的成熟,但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市場因素:西歐經濟發達,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結構中乳畜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

  2.市場和飼料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就市場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鮮牛奶以及牛奶製品。受牛奶運輸的影響,以生產牛奶為主的乳畜業農場多分佈在大城市郊區,以生產加工乳製品為主的乳畜業農場可以分佈在離城市較遠的地方。就飼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牧草,也需要含蛋白質較高的精飼料,因此,乳畜業農場既種植優質牧草,也種植飼料作物。

  西歐乳畜業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製品為主。

  3.西歐乳畜業與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的不同之處:

  西歐乳畜業接近市場,潘帕斯草原遠離市場,對交通條件依賴大;兩者的氣候條件、草場質量也不同,生產物件不同,西歐以奶牛為主,潘帕斯草原以肉牛為主。

  高一地理必修二畜牧業相關知識點:

  一、 大牧場放牧業

  1、 分佈地區: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

  2、 區位條件: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3、 基本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4、 案例:潘帕斯草原的牧牛業

  區位條件

  ①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

  ②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為農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

  ③ 距海港近的區位優勢,促進了牧場的商品性經營

  二、 乳畜業

  1、 概念:是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面相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地域型別。

  2、 分佈地區: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3、 區位特點:緊鄰消費市場

  4、 案例:西歐的乳畜業

  ***1*** 形成因素

  ①飼料因素: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利於牧草和飼料作物的生長。

  西歐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候溫涼、潮溼,多雨多霧,日照少,不利於穀物的成熟,但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②市場因素:歐洲人具有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西歐經濟發達,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結構中乳畜產品比重大,乳畜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