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寒假練習試題及答案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考試是檢測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寒假練習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不同的一組是******

  A.顫動/顫慄 幽僻/癖好 點綴/輟學

  B.纖細/纖繩 罪愆/敷衍 鐐銬/瞭望

  C.處分/處理 虛誕/垂涎 狼藉/枕藉

  D.禪院/坐禪 店肆/肄業 招聘/馳騁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字音的能力。A項,chn/zhn,pǐ/b,zhu/chuB項,qiān/qin,qiān/yǎn,liC項,chǔ,dn/xin,j/jiD項,chn,s/y,pn/chěng。

  答案:A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是一項是******

  我一個人看著車窗外,這是我第一次來傳說中的深圳。這個國內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蜚聲國際的大都市,正值晚上8點夜生活開始的時候,走在街上勁爆的音樂紛至沓來。但是這一切的繁華離我這麼近,卻又那麼遠。 我聽不懂他們的講話,我記不清錯綜複雜的道路。

  A.望其項背 B.蜚聲

  C.紛至沓來 D.錯綜複雜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A項,望其項背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B項,蜚聲聞名於。C項,紛至沓來形容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不合語境。D項,錯綜複雜形容頭緒繁多,情況複雜。

  答案:C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10多年來,趙廣軍生命熱線累計志願服務5萬多小時,接訪求助個案14570例,幫助千千萬萬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

  B.離開文化的浸潤和文明修養的增強,人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蒼白和空虛,內心極度焦慮,人際關係自然也就變得緊張了。

  C.各地要改革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新路子,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

  D.根據社科院調查資料顯示,事業單位人員的家庭幸福感指數最高,其次就是離退休人員,農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數最低。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項,結合混亂,應是幫助走回正路或把扶回正路。B項,搭配不當,應為文明修養的提高。D項,句式雜糅,應是根據社科院調查資料或社科院調查資料顯示。

  答案:C

  4.把下列4句話填入橫線處,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在先秦,主要有五種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俠人格,______________;楊朱的貴我人格,______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__;再有一種便是莊子式的人格了:獨來獨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雲,悠悠往來聚散,在一種遠離的姿態中顯出格外的美麗與灑脫。

  ①鋒芒畢露,正義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規蹈矩 ③赴湯蹈火,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 ④絕對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要注意各種代表人物的人格特點。

  答案:D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張***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音y,橋***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所,表約數;裡所,即一里路左右***,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去,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史記留侯世家》***

  淮陰侯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內室的床***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蒲伏,俯出胯下。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顧:回頭看

  B.不復見旦日 旦日:第二天

  C.始為布衣時,貧無行 布衣:平民百姓

  D.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若:假若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理解文言文實詞的能力。A項,若:第二人稱代詞,你。

  答案:D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食時信往,不為具食 乃為裝遣荊軻

  B.常從人寄食飲 張良是時從沛公

  C.直墮其履圯下 吾其還也。亦去之。

  D.父以足受 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A項,介詞,為,替,給/動詞,準備,打點。B項,都為動詞,跟隨,跟從。C項,代詞,他的/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語氣詞,還是。D項,介詞,用/動詞,認為。

  答案:B

  7.下列句子中,與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3分*********

  A.是寡人之過也 B.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D.亞父者,范增也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句式。B項為倒裝句中的定語後置句,其他句和例句皆為判斷句。

  答案:B

  8.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良能忍辱為老父取履,穿履,並能聽從老父訓導,如期赴約,終有所得。

  B.從張良愕忍怪異的心理變化中,可以看到他性格轉變的過程。

  C.漂母的大怒是為了激發韓信作為男子漢的尊嚴。

  D.韓信受胯下之辱中,在他孰視、蒲伏中表現了他的心理活動。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C項,原文為母怒曰:吾哀王孫而進食。

  答案:C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0分***

  ***1***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張良於是認為這件事很奇怪,經常反覆誦讀它***《太公兵法》***。***因異之各1分***

  ***2***於是信孰視之,蒲伏,俯出胯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這時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孰蒲伏俯出跨下各1分***

  ***3***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一個老人,穿著褐色的衣服,到了張良站的地方,徑自把他的鞋子丟到橋下。***老父衣褐墮其履圯下各1分***

  參考譯文

  張良很悠閒地信步走到下邳的橋上。有一個老人,穿著褐色的衣服。到了張良站的地方,徑自把他的鞋子丟到橋下。回頭看著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子取來。張良很驚訝,想打他。因為他年紀大的緣故,強忍著,下去取了鞋來。老人說:為我穿上鞋。張良已經為他取了鞋子,於是直著身子跪下為他穿上。老人用腳接受***張良為他穿鞋***,笑著離開,張良非常吃驚,用眼看著老父離去。老人離去一里左右,又返回來,說:小子值得教育啊!五天後天亮時和我***在這裡***相會。張良於是認為這很奇怪,跪下說:好的。五日後天亮時,張良前往,老人已經先行離去了,生氣地說:和老人約定了時間,卻比老人後到,為什麼?就離去了。說:五天後早上再來!五天後,張良在夜還未過半時就去了,有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應當像這樣!拿出一冊書,說:讀了這個就可以作為皇上的老師了!十年後,就能興盛。十三年後,你來濟北見我,谷城山下黃石就是我在的地方。於是就離開了,沒有其他的話,張良第二天不再見到他。看他的書,是《太公兵法》。張良於是認為這件事很奇怪,經常反覆誦讀它。

  淮陰侯韓信,當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做好早飯後端到內室床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離去不再回來。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在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淮陰屠戶中有個侮辱韓信的人,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內心裡在這時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在這時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