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彙總

  高二政治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絡,彼此間帶有明顯的層次性,且呈現出網路結構,因此學生整理知識點有助於對課程的掌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第一框題 體味文化

  1. 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 文化的特點?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2***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產品。

  ***3***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3. 文化的形式?

  ***1***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屬於文化。

  ***2***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

  4. 概括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所表現出的作用是什麼?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第二框題 文化與經濟、政治

  5. 概括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關係的特點?

  ***1***在經濟的基礎上,相互影響。

  ***2***在時代發展的程序中,相互交融

  6. 如何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的特點?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的影響。

  7. 如何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特點?

  ***1***文化與經濟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2***文化與政治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奉行霸權主義國家,藉助文化滲透的方式,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企圖削弱和取代別國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強權政治。這使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第一框題 感受文化影響

  1. 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1***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 如何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出的特點?

  ***1***潛移默化的特點。文化對人的影響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薰陶的結果。

  ***2***深遠持久的特點。其一,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持久的。其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第二框題 文化塑造人生

  3. 概括文化在塑造人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一單元綜合探究 聚焦文化競爭力

  4. 文化在當代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5. 我國在當前國際競爭中提高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性?

  ***1***從國際社會的總體局勢看,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程序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在文化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

  ***2***從中國發展來看,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

  6. 文化競爭力的含義及其表現?

  ***1***含義:所謂文化競爭力就是各種文化因素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中所產生的凝聚力、導向力、鼓舞力和推動力。

  ***2***主要表現為:①文化創新能力②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③高素質的人才

  7. 什麼是“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是文化的生產、交換、消費進入市場體系,由市場調節的產物,包括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產業。經濟管理部門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些列活動。”

  8. 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

  ***1***發展文化產業,直接創造了物質財富,增加經濟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發展文化產業,創造了大量的精神產品和精神財富,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有意義。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第一框題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1.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

  2. 文化多樣性的作用?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3. 簡述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1***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

  ***2***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個性: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個性: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5.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6.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

  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第二框題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7. 什麼是文化傳播?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播知識、資訊、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8. 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商業貿易、人口遷徙和教育。

  9. 什麼是大眾傳媒?

  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成為大眾傳媒。

  10. 大眾傳媒的特點?

  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界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11. 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

  ***1***可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2***使外域文化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的發展

  第一框題 文化的繼承性

  1. 如何理解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作為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2. 如何理解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臭味相投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3. 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留和發展。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加以改造或剔除。

  第二框題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4. 簡述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繼承對傳統文化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同時,又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傳承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5. 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的發展。

  6. 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儲存、傳遞和活化傳統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選擇、整理傳統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創造文化的功能。

  第五課 文化創新

  第一框題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

  1. 簡述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係?***注:含有文化創新的作用***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2***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3***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2. 如何理解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1***文化具有引導、制約社會實踐發展的作用。

  ***2***文化創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務於社會實踐的發展。

  ***3***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和檢驗標準是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第二框題 文化創新的途徑

  3. 如何理解文化創新的途徑和創新過程?

  ***1***立足於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即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

  4. 簡述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1***一方面,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會失去根基。

  ***2***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5. 簡述文化交流、借鑑、融合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1***通過彼此交流,可以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發展本民族文化;

  ***2***通過相互借鑑,取長補短,能夠共同發展各民族文化;

  ***3***通過交流、借鑑和融合,能夠形成具有新特質的新文化。

  6. 如何面對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鑑和融合?

  ***1***要具備包容的胸懷和能力***2***要能正確對待文化競爭與文化合作***3***應有享受世界文化創新成果的願望。***4***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7. 如何在文化創新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1***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的錯誤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傾向。

  ***2***克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即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文化創新,要立足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於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大膽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第一框題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第二框題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如何理解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特徵?

  ***1***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