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新陳代謝重要知識點

  新陳代謝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的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新陳代謝知識點

  1、酶的化學本質“主要”是蛋白質

  【解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除少數的酶是RNA外,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

  2、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解析】新陳代謝***細胞代謝***主要發生在細胞質基質,而細胞核和一些細胞器也進行部分新陳代謝,如細胞核中DNA的複製和轉錄、葉綠體中的光合作用、線粒體中的有氧呼吸、核糖體中的蛋白質合成等。

  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裝配機器,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某些專供運輸到細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體等;而遊離於細胞質基質中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主要供細胞內利用。內質網是蛋白質的運輸通道,是蛋白質的合成車間。同時,內質網與糖類、脂質的合成有關。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即參與合成細胞壁中的纖維素***。

  3、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解析】對真核生物而言,有氧呼吸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過程是在細胞質基質,而第二和第三階段則是線上粒體中進行,其中第二階段是線上粒體基質中進行、第三階段是線上粒體內膜上進行。而一些原核生物***如好氧性細菌——硝化細菌、根瘤菌等、藍藻***也進行有氧呼吸,因它們沒有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膜。

  4、ATP的“主要”來源是細胞呼吸

  【解析】對於動物和人來說,主要是通過細胞呼吸來形成ATP,此外,在骨骼肌細胞中還含有另一種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當人或動物體內由於能量大量消耗而使ATP過分減少時,磷酸肌酸可把能量轉移給 ADP形成 ATP。對於綠色植物來說,是通過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來形成ATP。

  5、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方式是有氧呼吸

  【解析】人體活動的直接能源來源於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如神經傳導興奮時的離子轉運、腺體的分泌活動、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腎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縮等。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能量主要通過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而釋放出來。細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分解相同量的葡萄糖產生的ATP之比是19:1。分解相同量的有機物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少,原因是有一部分的能量儲存在無氧呼吸的不完全分解產物***酒精或乳酸***中。有氧呼吸是高等動物和植物細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補充】種子在萌發初期主要進行無氧呼吸,隨著氧氣量的逐漸增加,便以有氧呼吸為主,而且呼吸速率越來越快,呼吸作用強度的加強為種子的萌發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酶活性很強,尤其是水解酶類十分活躍。

  6、呼吸作用的“主要”***重要***意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ATP

  【解析】呼吸作用能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轉變為熱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儲存在ATP中。當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時,就把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用於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的分裂,植物體的生長,礦質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縮,神經衝動的傳導等等。同時細胞呼吸能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可以成為合成體內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時產生的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等。

  7、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的表皮細胞、“主要”方式是滲透作用

  【解析】細胞的吸水動力本質上主要來自細胞內、外液的濃度差***即滲透壓***。對植物體而言,吸水外因是蒸騰作用和根壓。就吸水部位而言,植物主要靠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其次還有葉片等;植物細胞在形成中央液泡之前,主要是靠吸脹作用吸水,在這之後則主要是靠滲透作用吸水,而根尖的分生區細胞,由於沒有大液泡,通過親水性物質進行吸脹作用吸水,伸長區和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已經形成了中央液泡,就通過滲透作用的方式吸水。

  【補充】單細胞動物靠細胞直接吸收,如草履蟲;低等多細胞動物靠消化腔吸收,如水螅;人和高等動物靠消化道中的胃、小腸、大腸黏膜的上皮細胞以滲透作用的方式吸水,腎小管、集合管對原尿中水的重吸收等。

  8、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蒸騰作用散失掉了

  【解析】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一般只有1%~5%保留在體內,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動,其餘的水分幾乎以氣體狀態從葉片表面的氣孔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迴歸課本最重要

  經過對一部分的同學做試卷分析,發現很多的人覺得生物的題出得很難,但實際上他們錯的題更多的是最基礎的內容,長時間沒有回顧學過的內容,很多人已經忘了一些很基礎的知識,有誰還能準確地說出性狀、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等概念?還有誰能記得有氧呼吸的三個步驟?或者伴性遺傳病與常染色體遺傳病的區別?如果不能的話,孩子們,迴歸課本吧!先將基礎知識梳理清楚再說!

  多想幾個為什麼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現象看本質。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徹基礎知識外,還要多想想為什麼是這樣。比如說為什麼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溫度等,它們是怎麼影響光合作用的。

  錯題整理,歸類解決

  自己分析或找有經驗的老師幫助分析為什麼會錯,如果是基礎知識的不紮實,那麼拿起課本再好好看一遍,強化一下,下次爭取不要犯同類錯誤,如果是知識點間的聯絡不明瞭,那麼就好好想想知識的內在聯絡。一個人只有不斷的消滅自己的薄弱之處,才會更快的進步。

  調整好心態

  世界上所謂的天才實際上是勤奮的人走了一條正確的路而已,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達到100分,那麼你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能通過努力達到這個目標,那麼你很有可能達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數。如果曾經跌倒了,跌得很痛,沒關係,我們可以利用跌倒的機會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確,能否換個更有效的方法,然後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趕前行者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