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是什麼意思

  朱熹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發展儒家的學說,並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個學說很受統治者的歡迎,被他們曲解為:人不應該要求太多,最好做到無慾無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望大家喜歡。

  朱熹存天理滅人慾

  歷史越往後,這句話被理解得越過偏激,有人甚至認為人的私心是可恥的,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直到現代,這句話才有了公正的定位。

  朱熹的學說被統治階級截取出其中一段,用來約束人民的行為和思想。實際上,朱熹是提倡人的正當慾望應該得到滿足,比如吃得飽、穿得暖、有房住、有車乘,這些都是人們生活在社會上所必須的物質條件。除了正當慾望以外的才能叫做“人慾”,那些超出正常範圍的慾望是不能被滿足的,他反對的是人沉溺在無限的慾望中不能自拔,為了滿足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而不擇手段。朱熹認為人不能抵擋住一切慾望的誘惑,也不應該完全拒絕誘惑,正常的慾望能夠使人進步。但是慾望的範圍不容易被控制住,區分正常的慾望和非正常的慾望,留下正常的慾望,摒除不正常的慾望。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普遍認為是朱熹最早提出來的,其實它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中,說的是違背天理為所欲為的人。天理就是天地萬物、自然規律和人的道德品質;人慾就是人的思想和行為。人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遵守自然法則、社會秩序和傳統道德。

  朱熹四書指的是什麼

  《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理學家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與“五經”集於一體,著成《四書章句集註》,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四書章句集註》是“四書”的注本,其內容分為《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註》、《孟子集註》。朱熹首次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全書共19卷,其中關於“四書”的講義很詳細,而且看法獨到,重視義理,沒有空談,注重務實致用。有人評價為“上承經典,下啟群學,代代傳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儒學的發展道路追溯到先秦時期,秦始皇重法輕儒,甚至“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直到漢武帝時期,尊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孔子的思想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論語》成為主流,儒學學派的神化從這個時候開始,然而《大學》、《中庸》、《孟子》三書並未受到重視,一直到二程、朱熹的時候,才突然受到重視。朱熹幾乎用了半生的精力研究“四書”,終於著成《四書章句集註》,“四書”經過他的反覆研究,非常完整,而且條理清楚。在註釋的時候,不同於其他學者,朱熹注重義理的研究,用“四書”中的哲理構造了自己整個思想體系的骨架,所以說《四書章句集註》不僅僅是儒學的新高度,也是朱熹文學史上的新高度。

  朱熹哲學思想介紹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在“二程”的理學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屬於客觀的唯心主義,對於後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朱熹的哲學思想表現為“理氣論”、“動靜觀”“格物致知”“人性論”等。其中“理氣論”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論,南宋“二程”是理學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後來在二程的基礎上又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借鑑了佛家、道家的思想體系,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朱熹所謂的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的總體,即太極生萬物,每一個人和物體都具有完整的理作為存在的根據,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又一個範疇,它是有形狀、有跡可循的,是鑄成萬物的質料。理和氣之間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氣在後,理為主,氣為客。

  朱熹的“動靜觀”是把運動和靜止看成一個無限連環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無限的,動靜之間不可分離,互相聯絡。從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辯證法的觀點,除此之外,他還論述了運動具有相對穩定和顯著運動這兩種形態,他稱其為“變”與“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學》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哲學中認識論的問題。朱熹認為,人的認識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認識的來源上看,知在先;從社會效果看,行要重於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響,知道的越多,行動起來就會更便利,實踐了、親自動手去做了,就會知道的更明白。

  關於“人性論”,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承認人們有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絕對的倡導“無慾”,但是萬事萬物都要根據理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