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免疫調節知識點複習

  新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首次將免疫調節的概念引入到高中生物學教學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物必修三免疫調節知識點

  1.與免疫有關的細胞

細胞型別

來 源

功 能

吞噬細胞

造血幹細胞

處理、呈遞抗原,吞噬抗體

B細胞

造血幹細胞

識別抗原,分成成為效應B細胞、記憶B細胞

T細胞

造血幹細胞在胸腺中發育

識別、呈遞抗原,分成成為效應T細胞、記憶T細胞

效應B細胞

B細胞或記憶B細胞

分泌抗體

效應T細胞

T細胞或記憶T細胞

分泌淋巴因子,與靶細胞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記憶細胞

T細胞、B細胞

識別抗原,分化成為相應的效應細胞

  2.兩種免疫型別比較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概念

是機體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天然防禦功能

是機體在生活過程中接觸病原微生物及抗原異物後產生的免疫力

形成

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後與病原體鬥爭過程中形成的後天性免疫,並非人人都有

物件

對所有的病原體起作用

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特點

作用廣泛,無選擇性,對許多病原微生物及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性,無特異性

有特異性

結構

基礎

第一道防線(面板、黏膜)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第三道防線(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作用

出現早,作用快,強度弱,相對穩定,不因接觸某一抗原次數的多少而有所改變。

出現較慢,作用強度大,同一抗原再次作用時可產生明顯的免疫反應

聯絡

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兩者共同負擔著機體的防禦功能。

  3.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之間的區別

免疫型別

比較專案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概   念

抗原被體液中的相應抗體消滅的過程

抗原被相應的免疫細胞消滅的過程

作用物件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

作用方式

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

①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②效應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促進細胞免疫作用

感應階段

是抗原處理、呈遞的識別階段。

有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的參與

有吞噬細胞、T細胞的參與

效應階段

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記憶B細胞可直接識別再次入侵的抗原

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記憶T細胞可直接識別再次入侵的抗原

反應階段

漿細胞分泌抗體而發揮其免疫效應

效應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從而發揮其免疫效應

關係

作用獨特,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如進入人體內的是細菌類毒素,需要有特異的抗毒素與它結合,才能使其喪失毒性,因此主要是體液免疫發揮作用;結核桿菌等胞內寄生菌,需要通過細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將病菌消滅;而在病毒感染中,則往往是先通過體液免疫的作用來阻止病毒通過血液迴圈而散播,再通過細胞免疫的作用來予以徹底消滅。

  4.過敏反應產生的抗體與正常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比較

比較專案

過敏反應產生的抗體

正常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

性質

球蛋白

球蛋白

分佈

吸附在面板、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及某些血細胞的表面

血清、組織胺、外分泌物

反應時機

機體再次接觸過敏源時發生的免疫反應

機體第一次接觸抗原時發生的免疫反應

反應結果

使細胞釋放組織胺,從而引發過敏反應

使抗原沉澱或形成細胞集團

  5.特異性免疫的型別及其應用

自動免疫

自然自動免疫

患傳染病或隱性感染後獲得的免疫力

人工自動免疫

菌苗、疫苗、類毒素的預防接種

被動免疫

自然被動免疫

通過胎盤、哺乳傳給嬰兒

人工被動免疫

注射抗毒素、抗菌血清等

應用

計劃免疫(預防接種)

  6.免疫失調與人體健康

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過高

功能過低

防衛

抗感染或防禦其他抗原異物入侵

變態反應,如藥物過敏反應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清除

清除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自身免疫病

 

監控

消滅異常細胞

 

腫瘤形成

  高中生物知識點成語巧記

  1.千篇一律——細胞的有絲分裂,其特點是染色體複製和均分。正常情況下,不論細胞分裂多少次,染色體數目不變,保證了親子代遺傳性狀的穩定。

  2.改頭換面——胚後發育中的變態發育,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與幼體面目全非的自己。

  3.一分為二——有絲分裂後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4.華而不實——植物體缺少元素硼而出現的現象。缺硼時,花粉發育不良,植物雖開花,卻不能受粉,很難形成種子。

  5.時隱時現——連續分裂的細胞,染色體和染色質形態的變化。

  6.吞吞吐吐——細胞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是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7.無中生有——光合作用中的物質變化,綠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糖類。

  8.根深葉茂——根深才能充分吸收水和礦質離子,使二者最大限度地參與生命活動,保證植物茁壯成長。

  9.瞬息萬變——新陳代謝,即生物體內數量眾多、反應迅速的化學變化。

  10.川流不息——高等動物和人的迴圈系統,負責運送各種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