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檢測題及答案

  檢測能夠檢查出高二生物學習程度,通過測試,學生能瞭解自己的學習水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檢測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檢測題

  1.如圖所示為人體體液相關組成及各成分間的關係,①~⑤的名稱依次是***  ***

  A.細胞內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細胞外液

  B.細胞外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內液

  C.細胞外液 組織液 血漿 淋巴 細胞內液

  D.細胞內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外液

  答案 B

  解析 內環境是組織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圖中⑤為細胞內液,②③④共同組成的①為細胞外液***即內環境***,由於淋巴是由組織液迴流等因素形成的,它與血漿之間也為單向流動,故③為淋巴,②為血漿,④為組織液。

  2.下列各組物質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紅蛋白、H+

  B.過氧化氫酶、抗體、激素、H2O

  C. 血漿蛋白、Ca2+、載體

  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血紅蛋白和過氧化氫酶是細胞內的物質,載體是細胞膜上的物質,均不屬於內環境的成分。

  3.肌肉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後到發揮作用經過的一般途徑是***  ***

  A.血漿→組織液→淋巴→病變細胞?

  B.淋巴→血漿→組織液→血漿→病變細胞?

  C.血漿→組織液→病變細胞?

  D.組織液→血漿→組織液→病變細胞

  答案 D

  解析 肌肉注射時,藥液首先進入組織液,再經組織液擴散進入血漿,經過血液迴圈運輸,再經過組織液作用於病變細胞。

  4.下列有關內環境穩態的敘述中,最確切的是***  ***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來維持的

  B.內環境穩態是機體的調節作用

  C.在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是保持不變的

  D.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內環境穩態是通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A、B選項只說明內環境穩態的某個方面;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不是保持不變的,而是在適宜範圍內波動,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故C項錯誤。

  5.人體內環境相對穩定是健康的保障。由於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③尿毒症 ④組織水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抽搐由於缺血鈣。尿毒症可能由於腎功能病變或者說機體內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因某種原因導致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或組織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就會相應地造成血漿的滲透壓降低,組織液的滲透壓增加,這時組織液增加,就會出現組織水腫。

  6.哺乳動物肺泡裡的氧氣來源是***  ***

  A.空氣 B.血漿 C.組織液 D.淋巴

  答案 A

  解析 肺泡是實現外界與血液氣體交換的場所,因此肺泡中的氧氣直接從空氣中獲得。

  7.關於血漿的化學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其中的非蛋白氮,如尿素、尿酸等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氨基酸、多肽屬於蛋白氮

  B.其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血糖,這與血糖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有關

  C.Na+、Cl-、HCO-3較多,這與滲透壓的維持有關

  D.各種化學成分與其他內環境成分不完全相同

  答案 D

  解析 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其中的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質類含氮化合物的總稱,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多肽等。血漿中Na+、Cl-含量較多,與血漿滲透壓的維持有關;而HCO-3的存在與酸鹼平衡有關。各種內環境的成分大致相同,但有區別,如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達7%~9%;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很低。

  8.組織液生成增加,大量積累在細胞間隙就會引起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不能引起水腫的是***  ***

  A.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

  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

  C.飲食過鹹,血漿滲透壓升高

  D.淋巴結髮炎,淋巴迴流受阻

  答案 C

  解析 組織水腫是組織液的量增加,從周圍的組織細胞中或血漿中吸收水分。血漿蛋白減少,血漿濃度下降,水分進入組織液;過敏時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腫;毛細淋巴管發炎,使組織液不能進入淋巴管而積累,形成水腫現象;而飲食過鹹,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組織液進入血漿,不會出現水腫現象。

  9.某人因身體不適,全身浮腫,去醫院做尿液檢查,化驗師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釋尿液2 mL;②加0.1 g/mL的NaOH溶液2 mL,搖勻;③加0.01 g/mL的CuSO4溶液3~4滴,搖勻;④觀察結果:有紫色出現。此病人可能患***  ***

  A.糖尿病 B.腎小球腎炎

  C.脂肪肝 D.過敏性皮炎

  答案 B

  解析 通過實驗可知此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質,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體外,使血漿滲透壓降低,水分流進組織液而出現全身浮腫的症狀。

  10.組織液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的線粒體至少通過磷脂分子***  ***

  A.4層 B.6層 C.3層 D.8層

  答案 B

  解析 組織液中的O2首先通過細胞膜***單層膜***進入細胞內,再進入線粒體***雙層膜***,至少通過3層生物膜,6層磷脂分子。

  11.在血液生化六項檢查的化驗單上,每種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範圍,對此,不正確的描述是***  ***

  A.內環境穩態不是恆定的,可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B.內環境穩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

  C.年齡、性別等個體差異會導致內環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異

  D.該變化範圍主要考慮了化驗結果的誤差

  答案 D

  解析 血液的生化指標能反應機體的健康狀況。但都有一個正常範圍,一方面是因為個體差異;另一方面是因為同一個體內環境的穩態是相對穩定的。醫學化驗是高度精確的,血檢指標的正常值的變化範圍反映的是群體內環境的狀態,與“誤差”無關。

  12.如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絡示意圖,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a表示________系統,b表示________系統,c表示________系統,參與內環境維持的還有圖中的________系統。

  ***2***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會因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後,會使血液pH________,然後在________等離子作用下恢復正常。

  ***4***內環境相對穩定,除了圖中所示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

  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下進行。

  ***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內共穿過________層生物膜。

  答案 ***1***呼吸 消化 泌尿 迴圈 ***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於組織液中的 ***3***降低 HCO-3、HPO2-4 ***4***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 ***5***5

  解析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同時藉助多個器官、系統的參與,如呼吸系統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統消化吸收食物從而為機體提供營養物質,泌尿系統排出細胞代謝廢物。***1***由圖可知a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為呼吸系統;b吸收養料,所以為消化系統;c排出代謝廢物,所以為泌尿系統。***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於組織液中的,所以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3***乳酸進入血液後,會使血液pH降低,然後在HCO-3和HPO2-4等離子作用下恢復正常。***4***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需要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參與。***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首先需要穿過肺泡壁的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後進入毛細血管壁的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後再進入毛細血管內的紅細胞***1層生物膜***,共5層生物膜。

  13.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和人體內環境是能夠相對穩定的,這種穩態是細胞進行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回答下列問題:

  ***1***血漿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穩定是因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氣腫患者由於呼吸不暢,血液的pH將略有________,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會引起內環境中哪一部分的液體增多?________,其結果將會引起組織________。

  ***3***對人體來說,體溫恆定也是內環境穩態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對於細胞的生命活動來說必不可少,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緩衝物質***緩衝對*** 降低 氧氣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同時CO2排出不暢 ***2***組織液 水腫 ***3***各種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

  解析 血漿中有緩衝物質,使血漿的pH保持相對穩定。肺氣腫患者由於呼吸不暢,血液的pH將略有降低,原因是氧氣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同時CO2排出不暢。若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組織液增多,引起水腫。體溫恆定有利於酶的催化。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識檢測題

  應用一 物質進入機體時跨“膜”層數的計算

  1.外界空氣中的O2進入人體骨骼肌細胞被利用,最多要穿過的生物膜層數是***  ***

  A.5 B.10 C.11 D.12

  解析 物質跨膜層數的問題比較複雜,可用圖示加以說明。肺泡壁是由單層細胞構成的,氧進入血液後,要進入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結合並運輸;氧進入組織細胞後,還要再進入線粒體才能被利用,因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需要氧,而該階段是線上粒體基質中完成的。據題意由圖分析可知,出肺泡***2層膜***→進血管***2層膜***→進紅細胞***1層膜***→運輸到組織器官→出紅細胞***1層膜***→出血管***2層膜***→進組織細胞***1層膜***→進線粒體***2層膜***,共計通過11層生物膜。故選C。

  答案 C

  解法總結 外界物質進入內環境被組織細胞利用需要跨越細胞的生物膜。解決跨膜層數的計算問題至少要有以下知識儲備:一是內環境知識;二是物質要經過哪些器官、系統、結構;三是有關結構膜的組成情況,如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都是由單層細胞構成的;同時要知道,每層生物膜由兩層磷脂分子和蛋白質構成。繪圖更利於問題的理解和計算。

  應用二 對內環境的概念及組成成分的理解

  2.下列屬於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紅蛋白、O2和葡萄糖 ③氨基酸、CO2和甲狀腺激素 ④呼吸氧化酶、分泌小泡、尿素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 凡是隻存在於細胞內而不能釋放到細胞外的物質都不屬於內環境的組成成分,如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中,呼吸氧化酶存在於細胞內,分泌小泡是由高爾基體產生,移向細胞膜的結構,不屬於內環境成分。

  答案 A

  規律總結 ***1***準確把握細胞外液的內涵與外延:①“細胞外液”屬於多細胞動物的一個概念,單細胞生物無所謂“細胞外液”;②正常細胞外液中必定有活細胞生活;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淚腺等通過孔道與外界相通的液體應算作人體外部環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細胞外液。

  ***2***血漿的成分:①水約90%;②蛋白質約7%~9%;③無機鹽約1%;④血液運送的各種營養物質,如脂質、氨基酸、維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運送的各種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運送的氣體、激素,如O2、CO2、胰島素等。

  ***3***組織液、淋巴的成分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很少。

  應用三 對內環境穩態的理化性質及其調節機制的理解

  3.下列有關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中滲透壓與蛋白質含量有關,與無機鹽離子含量無關

  B.劇烈運動後,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後減,血液中pH相對穩定

  C.細胞內、外的Na+、K+分佈不平衡狀態是通過消耗能量來維持的

  D.穩態有利於參與其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解析 血漿滲透壓不但與蛋白質含量有關,還與各種無機鹽離子的含量等有關。劇烈運動時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隨無氧呼吸的增加而增加,運動後乳酸可轉化成乳酸鈉***與NaHCO3結合***,維持酸鹼平衡,pH相對穩定。無機鹽離子的跨膜運動主要是主動運輸,要消耗能量。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活動的必要條件。

  答案 A

  規律總結 內環境的穩態主要體現在理化性質和化學成分的相對穩定:

  ***1***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滲透壓、酸鹼度、溫度。

  ***2***溶液的滲透壓: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呈正相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自Na+和Cl-。

  ***3***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接近中性,這種穩定性與HCO-3、HPO2-4等離子有關。

  ***4***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這是一個適宜體內酶發揮催化活性的溫度。

  ***5***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就會引起細胞新陳代謝紊亂,並導致疾病。例如,當患腸胃炎時,常感到四肢無力,其原因是體內丟失了大量的無機鹽,使無機鹽的平衡遭到破壞。由於腸胃炎導致消化道對無機鹽的吸收能力減弱,因此,需要輸液來補充無機鹽,維持無機鹽的平衡。又如,當感冒發燒時,食慾不振,進而引起四肢無力等症狀。這是由於體溫升高,影響了消化酶等各類酶的催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謝活動的紊亂。

  應用四 實驗設計題的解法

  4.穩態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其中內環境的pH保持相對穩定是人體穩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血漿是人體內環境的重要成分。為探究人體內環境中pH的相對穩定是由於血漿中存在著緩衝物質,設計了一個驗證實驗,請完成實驗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漿適量、蒸餾水、預先配製的緩衝液、量筒、試管若干支。模擬人體血漿內導致pH變化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A.HCl B.乳酸 C.NaOH D.Na2CO3***。此外,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作實驗用具。

  ***2***實驗步驟

  ①設定A、B兩個實驗組,每組取3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2、3號。

  ②先向A組中的1、2、3號試管中分別滴等量蒸餾水、緩衝液、家兔血漿,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__,測量pH並記錄入表。

  ③對B組3支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果預測

  分組

  專案 A組 B組

  1 2 3 1 2 3

  pH變化是否明顯

  ***4***從以上兩組實驗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人體內環境中pH的相對穩定是由於血漿中存在著緩衝物質。實驗思路是設定對照實驗:將酸性或鹼性物質加入到家兔血漿中,作為實驗組;將酸性或鹼性物質加入到蒸餾水或緩衝液中,作為對照組。通過測定每支試管內的pH變化可知,蒸餾水無緩衝作用;預先配製的緩衝液和家兔的血漿均起緩衝作用,實驗現象表現為pH變化不明顯。

  答案 ***1***BD pH試紙、滴管

  ***2***②乳酸 ③按A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三種物質後,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測量pH並記錄入表

  ***3***

  分組

  專案 A組 B組

  1 2 3 1 2 3

  pH變化是否明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4***血漿pH相對穩定是由於存在緩衝物質

  解法總結 ***1***選擇材料,分組編號:題幹中的材料、用具是幫助我們分析方法步驟的主要依據,一定要認真分析,看給出的材料、用具能不能直接運用,不能直接運用的,需要怎樣處理才能把干擾因素排除。依據實驗所需的組數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組編號或編組,在步驟中明確表達出來。

  ***2***操控自變數,設定對照組:根據實驗目的,依據自變數的情況確定所需要的實驗組的數量,設定對照組,對材料施以不同的處理。同時依據單一變數原則設法控制無關變數,設法提供其他的適宜條件。

  ***3***確定並描述因變數的觀察或測量:在實驗的最後一步,要明確本實驗需要觀察或測量的內容,記錄實驗結果。

  1.***2009•上海卷,8***下列人體不同種類的體液之間,電解質濃度差別最大的一組是***  ***

  A.血漿與組織液的HCO-3

  B.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蛋白質?

  C.血漿與組織液的Cl-?

  D.組織液與淋巴的Na+

  答案 B

  解析 離子可以穿過細胞膜,因此,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離子種類、含量差別不大;而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不易穿過細胞膜。所以,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蛋白質濃度差別最大。

  2.***2008•寧夏理綜,4***長時間運動引起機體缺氧時,血液pH的變化趨勢、引起pH變化的物質、能起緩衝作用的物質分別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 B

  解析 在長時間運動的情況下或進入高原等缺氧環境時,人體部分細胞會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酸性物質——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後會引起pH略微下降,起緩衝作用的物質主要是血漿中的NaHCO3。

  3.***2007•江蘇卷,13***下列關於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答案 A

  解析 血漿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無機鹽、葡萄糖、血漿蛋白、O2、CO2、激素等,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中。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