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會考的複習方法和知識點的歸納

  會考除了平時教學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抓好最後階段的複習教學工作。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生物的會考複習方法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會考的複習方法

  一、重視“雙基”複習,形成學科內知識網路

  會考是以理解、掌握、運用有關學科知識的能力為考查重點。因此,生物學科應把精力放在“雙基”教學和能力培養上。第一,注重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複習,充分使用好能體現生物學學科特點的“雙基”題。通過“雙基”題的訓練和測試,及時發現問題,查缺補漏,以紮實的“雙基”教學使學生打好牢固的基礎。第二,加強對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得出結論顯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學生思維過程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採取課堂討論等多種手段,有的放矢地挖掘學生各自的潛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學科的內在聯絡,構建學科內綜合知識網路。我們在教學中將生物學科內的知識依據其內在聯絡加以綜合,使學生逐步建立一個點、線、面、體的生物知識網路聯絡。

  二、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不少學生複習效果不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將學法寓於教法之中,並著重從培養下列能力入手:***1***網路思維能力培養。指導學生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歸類形成知識鏈,進而形成知識網路系統。知識系統化有利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之效。***2***綜合能力培養。在總複習前,我們根據教材知識結構,將複習內容劃分為七個單元:生物的基本結構——細胞、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生殖和發育、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然後將各單元的知識結構進行概括、綜合、歸納。***3***分析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多設計一些探討性實驗,多提供具有時代特點和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有關的情景材料,如克隆技術、生物多樣性、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別開生面的實驗和豐富多彩的情景材料,容易形成問題情境,誘發學生運用已學的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可以取得較好的複習效果。

  三、抓好章節複習,指導學生歸納知識點。

  在進行章節複習時,我們採取的方法是啟發學生歸納本章的知識結構。打個比方,知識結構好比章節內容的“骨架”,各知識點好比是“血肉”,在理解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再帶學生向“骨架”上填“血肉”,這樣就把知識學“活”了。為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常以佈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歸納某一章或節的知識結構,學生感覺這樣歸納,使知識條理清楚,記憶深刻,而且還能發現並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複習效率。

  四、注意鞏固知識,精選精練相關習題。

  眾所周知,複習離不開練習鞏固。為了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十分注意把好精選習題這一關。選題時我們注重選擇那些典型代表的、與實際生活有聯絡的、綜合性較強及學生平時學習的薄弱環節方面的習題,而不選有科學性錯誤或不嚴密的習題,以避免引起學生的思維混亂。綜合摸擬練習以書面形式進行,做到全批全改,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點拔,對學生成績有進步的給予表揚和鼓勵。

  當然在總結好經驗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在複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我把這些問題歸納為以下“六忌”。

  一、忌“重放輕抓”

  “自由式”複習法又叫“放羊式”複習法。這種複習方法,忽視了教師的指導。如果教師放鬆了“抓”,過度強調學生的自由複習,往往會使學生把握不住重點,甚至走向複習的誤區,進而導致複習效果不佳。正確的複習方法,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計劃、有順序的複習,適當的時候,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自由支配。

  二、忌“重練輕講”

  總複習的目的和任務,在於幫助學生對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進而鞏固和提高。因此,複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就在於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知識點,並逐步形成知識的網路和系統,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靠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在複習中,有的教師把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片面地理解為以練為主、以練代講,從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本身的理解和鑽研,把複習課當成了練習課。這樣複習的結果必然會使一部分學生一旦遇到較為陌生的題目便束手無策。因此,在總複習時,一定要把複習課本知識與恰當的練習結合起來,把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練代講、以練代學。

  三、忌“重文輕圖”

  在現行的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影象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從近幾年生物會考的試題來看,影象和圖表分析題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實際上,在總複習的過程中,師生往往忽視對影象的複習,片面認為,只要把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記住,就萬事大吉了。這樣複習的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績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復習時,應強調學生讀文對圖,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充分結合。教師講解時,應該重檢視的作用,以圖引文,以圖釋文,而決不能忽檢視的作用。

  四、忌“重死記硬背,輕能力培養”

  很多學生乃至部分教師往往認為生物學的內容大多屬於記憶性的,複習時只要下功夫死記硬背就行了。結果在考試中,一旦遇到稍微靈活一點、陌生一點的題目,便感到無從下手。分析其原因,並不是學生沒有記住知識本身,而是對知識缺乏深刻理解,缺乏靈活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於那種“猜題押題”,劃分“重點題目”的複習方法,就更偏離了正確的複習方向。因此,複習時,一方面要求學生需要對教材的知識深刻理解,牢固記憶,更應該培養學生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決不能以背代教,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多向學生傳授一些複習方法和解題技巧。

  五、忌“重難輕易,重大輕小”

  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複習考試中各有其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於打基礎,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大題是建立在易題、小題的基礎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從幾年的生物會考試題來看,選擇題佔了整個試題的一半,再加上填空題,小題佔的比重就更大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小題目在考查知識,擴大考查的覆蓋面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改變死記硬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試卷的客觀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總複習時,應當立足於以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整體複習水平。

  六、忌“重數量,輕質量”

  在複習中,設計適量的練習題,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所複習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但在設計練習題時,有的教師往往只注重練習題的量,搞“題海戰術”,而忽視了練習題的質,這是不妥當的。一道好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辨析、運用能力,啟發他們舉一反三、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學、不嚴密的題目,會把學生引向“歧途”,不利於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因此,在複習中選擇練習題時,一定要重視題目的質,堅持精選、精練、精評,使每一次練習都能有所收穫,而不能浪費學生寶貴的複習時間,影響複習效果。

  高中生物的會考複習知識點

  高中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一***

  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複習要點:

  1.1細胞的分子組成:

  1.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

  ***-NH2*** 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線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線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團,這個側鏈基團用R 表示。結構通式如下:

  NH 2—CH —COOH | R

  性激素和維生素D 。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中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性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維生素D 能有效的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6.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許多基本的組成單位連線而成的,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例如:組成多糖的單體是單糖,組成蛋白質的單體是氨基酸,組成核酸的單體是核苷酸。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線成多聚體。

  7. 水有兩種存在形式:結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的作用: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細胞內的許多生物化學反應也都需要有水的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總之,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無機鹽的作用:構成細胞中複雜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如血紅蛋白中有鐵元素;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缺鈣會抽搐,缺碘,大脖子病;維持細胞的酸鹼平衡。

  2. 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即: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線,

  同時脫去一分子水。連線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NH-CO-.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此類推,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呈鏈狀結構,叫做肽鏈。肽鏈能盤曲,摺疊,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蛋白質分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每種氨基酸的數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鏈時,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肽鏈的盤曲摺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極其多樣的。

  蛋白質的功能:a 構成細胞核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如頭髮,肌肉,羽毛。B 催化功能,如酶c 運輸功能,如血紅蛋白d 資訊傳遞功能,如胰島素e 免疫功能,如抗體。

  3. 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核酸分為兩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 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 分佈:真核細胞的DNA 主要分佈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 主要分佈在細胞質中。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資訊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4. 糖類的種類:單糖,二糖和多糖。單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二糖:水解後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常見的有麥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水解後產生多個單糖的糖,常見的有澱粉,纖維素和糖原。

  糖類的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5. 脂質的種類: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作用: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還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體,起到保溫的作用,如鯨魚,海豹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還具有緩衝和減壓的作用,可以保護內臟器官,如企鵝。磷脂的作用: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包括:膽固醇,

  1.2細胞的結構

  1. 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a 從人體的解剖和觀察入手:比利時的維薩里發表了鉅著《人體構造》b 顯微鏡下的重大發現: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他是細胞的發現者,也是命名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了不同形態的細菌,紅細胞和精子。C 魏爾肖補充了“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學說的內容:A. 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B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C 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2. 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如細菌的結構有:鞭毛,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擬核,絕大多數的細菌是異養生物。藍藻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擬核,此外還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是自養生物。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遺傳物質DNA 分子。不同點:原核細胞內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而有擬核,真核細胞有細胞核。

  3. 細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還有少量的糖類。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基本支架:磷脂雙分子層,是流動的。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於整個磷脂雙分子層,也是可以運動的。***見書本68頁圖4-6***

  細胞膜的主要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資訊交流。細胞膜具體選擇透過性:例如,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利用這個特點,可以鑑別死細胞和活細胞。

  生物膜系統: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功能:a 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在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資訊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B 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C 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互相干擾,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的進行。

  4. 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具有雙層膜,內膜向內摺疊形成嵴,基質中含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少量DNA,RNA ;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植物細胞的“養料製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具有雙層膜,有基粒***類囊體垛疊成***,基質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少量DNA,RNA 。核糖體: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內質網: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傳送站”。溶酶體:是“消化車間”。細胞器之間是協調配合的:例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需要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以及線粒體供能。***見書本45,46頁的各個細胞器的結構圖***

  5. 細胞核的結構:核膜***雙層膜***,染色質***由DNA 和蛋白質組成***,核仁和核孔。功能: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有氧呼吸過程: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產生少量的【H 】,釋放少量能量。第二階段:線上粒體基質中進行。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釋放少量能量。第三階段:線上粒體內膜上進行。上兩個階段產生的【H 】,與氧結合形成水,釋放大量能量。無氧呼吸過程:都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完全相同。第二階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見書本93頁***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相同點:都有丙酮酸這一中間產物;第一階段都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都釋放能量。不同點:a 進行場所不同:有氧呼吸先在細胞質基質,後線上粒體。無氧呼吸都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B 有氧呼吸需要氧氣,無氧呼吸不需要氧氣c 分解產物不同,有氧呼吸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無氧呼吸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D 釋放能量不同:有氧呼吸釋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釋放少量能量。

  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花盆裡的土壤要及時鬆土透氣;稻田要定期排水;包紮傷口要用透氣的紗布;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種子儲存時要乾燥,低溫;水果保鮮,溫度零度以上低溫。

  6.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過實驗證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氣;1779年英格豪斯發現,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只在陽光照射下才成功,只有綠葉才能更新空氣;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起來;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通過實驗:他把綠葉先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得營養物質。然後,一半葉片曝光,另一半遮光。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不變色。這個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1941年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於水。卡爾文證明了二氧化碳中得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得碳的途徑,稱為卡爾文迴圈。***見書本101頁到102頁***

  葉綠體中的色素種類:葉綠素a, 葉綠素b ,胡蘿蔔素,葉黃素。作用:吸收,傳遞,轉化光能。

  光合作用的過程:a 光反應階段:在類囊體薄膜上進行。第一步:水在光下發生分解,生成氧氣和【H 】;第二步:在有關酶的催化下,ADP 與磷酸基團發生反應生成ATP. B. 暗反應階段: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第一步: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與C 5結合,生成兩分子C3。第二步:C3接受ATP 釋放的能量並且被【H 】還原,最終形成糖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水,礦質元素***N,P,Mg ***等。***見書本103頁圖5-15***

  1.3細胞的代謝

  1.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自由擴散,協助擴散***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都是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助擴散的方式。小腸吸收葡萄糖,無機鹽離子是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動運輸的特點:不需要消耗能量,是順濃度梯度進行,自由擴散不需要載體,而協助擴散需要載體。主動運輸的特點:既需要消耗能量,是逆濃度梯度進行,也需要載體。***見書本71頁圖4-7

  和72頁圖4-8***

  2. 細胞代謝的概念: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

  3.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少數是RNA. 所以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 專一性, 作用條件溫和.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和PH. 酶的作用:催化作用,同無極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正是由於酶的催化作用,細胞代謝才能在溫和的條件下進行。

  4.ATP:中文名: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 —P~P~P.A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團,~是高能磷酸鍵。 ATP 與ADP 的相互轉化過程:ATP 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ATP 分子中遠離A 的那個高能磷酸鍵易水解,所以脫離下來,形成遊離的磷酸,同時釋放大量能量,ATP 就轉化成ADP 。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ADP 可以接受能量,同時與一個遊離的磷酸結合,重新形成ATP. 特點:這種相互轉化,是時刻不停的發生並且處於動態平衡中。***見書本89頁圖5-6***

  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釋放能量的。吸能反應一般與ATP 的水解反應相聯絡,由ATP 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應一般與ATP 的合成相聯絡,釋放的能量儲存在ATP 中。也就是說,能量通過ATP 分子在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之間迴圈流通。因此,可以形象的把ATP 比喻成細胞內流通的能量“通貨”。

  5. 細胞呼吸: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並生成ATP 的過程。細胞呼吸的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1.4細胞的增殖

  1. 細胞週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週期。細胞增殖的意義: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2. 有絲分裂: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過程:分為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和末期。分裂間期進行DNA 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A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B 中期:著絲點整齊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便於觀察。C 後期:著絲點斷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這樣,染色體就平均分配到了細胞兩級。D 末期: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細絲,紡錘絲消失,出現新的核膜和核仁,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了一個細胞板,逐漸形成了新的細胞壁。最後,一個細胞分裂成了兩個子細胞。***見書本113頁圖6-3***

  有絲分裂的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的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直接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

  2.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雜交, 無論正交還是反交, 子一代全是高莖的. 用子一代自交, 子二代中既有高莖, 又有矮莖, 而且比例接近於3:1.

  對分離現象的解釋:a 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B 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如純種高莖豌豆:DD, 純種矮莖豌豆,dd. 子一代就是Dd.c. 生物體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D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和是隨機的。驗證方法:測交法。讓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後代高莖與矮莖的比例是1:1.分離定律內容: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見書

  1.5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如果沒有細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組織和器官,生物體就不可能正常發育;使多細胞生物體中得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於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2. 細胞的全能性: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體細胞內含有本生物物種全套的遺傳資訊。

  3. 細胞衰老的特徵: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減小,新陳代謝速率減慢,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積累,細胞核體積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細胞凋亡: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做細胞凋亡。

  實驗部分:

  1. 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澱;脂肪可以被蘇丹三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四染液染成紅色;澱粉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

  2. 顯微鏡的使用:先在低倍鏡下觀察,調節粗準焦螺旋,後把要放大觀察的物象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此時,調節細準焦螺旋。

  3.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研磨時加入二氧化矽,作用:有助於研磨的充分;加入碳酸鈣,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無水乙醇,作用:溶解色素。結果: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也就是:胡蘿蔔素、葉黃素、葉綠素a 、葉綠素b 。

  4.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步驟:解離——漂洗——染色——製片。染色用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染液進行。解離時候已經殺死植物細胞,所以看不到動態的過程。觀察時找到分生區細胞進行觀察。在視野中看到處於分裂間期的細胞.

  本第5頁圖1-5和第7頁圖1-6. ***

  3.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純種黃色圓粒豌豆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雜交,無論正交還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黃色圓粒,子一代自交,子二代有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比例接近於9:3:3:1.***見書

  本第10頁圖1-8***

  驗證方法:測交法。讓子一代YyRr 與隱性純合子yyrr 進行雜交,結果後代是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比例接近於1:1:1:1.***見書本第10頁圖1-9***. 自由組合定律內容: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4. 有關概念:相對性狀; 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型別。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表現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

  5. 伴性遺傳: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X 染色體上隱性基因遺傳特點: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女性色盲患者的父親和兒一定是色盲。X 染色體上顯性基因遺傳特點:女性患者多於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較輕;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結婚的後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2遺傳的細胞基礎

  1. 減數分裂: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減數分

  裂過程中,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例:分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特徵:同源染色體配對——聯會;四分體中得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減數第二次分裂特徵:染色體不在複製。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減數分裂的意義: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中的生物複習知識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