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借代方式詳解

  借代是古詩文中常用的手法,借代的方式有哪幾種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語文的借代方式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借代方式

  一、以特徵來代本體

  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用“朱門”代替顯貴之家。

  ②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當官的而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人,在全國這樣廣大地域中,有幾個人呢?***

  用“縉紳”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帶裡,所以稱作官的人為“縉紳”。縉,插;紳,腰帶。

  二、以部分代整體

  ①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個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以“摧眉”代低頭

  三、以具體代抽象

  ①舉酒欲飲無管絃。***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樂器、絃樂器,這裡代表音樂。

  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遙想當年,劉裕率兵北伐,隊伍兵強馬壯,氣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鐵馬”來代精銳的部隊。

  ③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廉藺列傳》******藺相如只是憑著他能說善辯建立了功勞,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辯說。

  四、以專名代通名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范仲淹《岳陽樓記》***

  "騷”本指《離騷》,此處作了“詩”的通稱。

  五、以官職代人

  ①江州司馬青衫溼。***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馬。

  ②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杜甫《春日憶李白》***

  以“開府”代庾信,以“參軍”代鮑照。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稱庾開府;鮑照曾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六、以作者、產地代本體

  ①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傳說中發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李娃傳》***

  ***有一個人騎著大宛馬,跑得汗流浹背地到來。***

  以良馬的產地“大宛”代表馬。

  語文詩歌的獎賞專用術語

  ***一*** 憂國傷時

  1.反映社會的黑暗: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過華清宮》 林升《題臨安邸》

  3.反映離亂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居易《賣炭翁》

  5.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杜甫《登樓》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

  ***二***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曹操《龜雖壽》

  《從軍行》 王昌齡

  2.報國無門的悲傷,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3.山河淪喪的痛苦: 文天祥《過零丁洋》 陸游《示兒》

  4.年華消逝,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嘆:蘇軾《水調歌頭 ;赤壁懷古》

  ***三*** 思鄉懷人

  1.羈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溫庭筠 商山早行

  2.思親念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3.邊關思鄉: 范仲淹 漁家傲

  4.閨中懷人: 王昌齡 閨怨 李白 子夜吳歌

  ***四***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王維《山居秋暝》、

  2.昔勝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感慨:姜夔《揚州慢》、李白 《越中覽古》、劉禹錫《石頭城》、

  3.借古諷今的情懷: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李商隱 <<賈生>> 韋莊 <<臺城>>

  4.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夢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悅: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語文表示官職變動的文言詞語

  一、表授予官職的詞語。

  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

  闢: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闢公府不就。

  《張衡傳》

  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舉其偏,不為黨。《左傳·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職。如:相如為上大夫。《廉頗藺相如列傳》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徵拜郎中。《張衡傳》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元史·賈魯傳》:“延 、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如: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後序》

  授:授給、給予官職。《元史·賈魯傳》:“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

  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 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都事。 《元史·賈魯傳》

  二、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罷:免去,解除官職。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傳》

  黜:廢掉官職。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封建論》

  免:罷免。如: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奪: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三、表提升官職的詞語。

  升:升官。 如:升***魯***臺都事。 《元史·賈魯傳》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後將軍。《漢書。趙充國傳》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 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餘人。 李白《與韓荊州書》

  遷: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誼傳》

  陟:進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四、表降低官職的詞語。

  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貶:降職。如:貶連州刺史。《劉禹錫傳》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卜居》

  左遷: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五、表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漢書。王尊傳》:“遷東郡太守。”

  徙:一般的調動官職。如:徙王信為楚王。《淮陰侯列傳》

  調:變換官職。

  如: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轉、調、徙:調動官職。《張衡傳》:“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 如: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 《漢書·王尊傳》

  改:改任官職。 如:改刑部詳覆官。 《宋史·王濟傳》

  出:京官外調。如: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張衡傳》

  六、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兼:兼任。 如: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指南錄〉後序》

  領:兼任。 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 《晉書·袁喬傳》

  行:代理官職。 如:太祖行奮武將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署:代理、暫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 《漢書·王尊傳》

  權: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