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的常見丟分型別具體分析

  語文的試卷很多的學生都會做,但是由於各種的原因,很多的學生都會丟失一些的分數,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語文學習的丟分題型介紹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學習的常見丟分型別介紹

  1、字音字形題,耗時過多而丟分。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俗稱“丟雙份”。高考語文選擇題多為複查負效題,不復查還好,越查越易改錯。

  【對策】選擇常見100個多音字和100個常錯形近字,遵循“以義定音定形”原則,適度聯想發散,逐一記憶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

  2、詞語***成語***運用題,不知分類而丟分。成語題中只要出雙重語義的一般是選擇項,比如燈紅酒綠、想入非非等。當然成語還有因不瞭解成語意思誤用、因不明成語適用物件誤用、因不明成語感情色彩誤用等角度進行分類。

  【對策】1***選擇100個常考成語和100個常錯成語,逐一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2***其他實詞虛詞不能放鬆。

  3、語病辨析題,不分輕重而丟分。語病題是命題人最頭疼的題目,因為語言本就講求約定俗成,因此答題時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較哪個選擇項更好一些——“認對不認錯”。

  【對策】彙總高考題,熟悉六種語病型別,分類解析,每週一題,適應訓練。語病題是訓練低效題。

  4.概括題,不會刪除而丟分。答概括題最緊要的是刪除法,按題目要求刪除冗餘資訊,刪除非主幹資訊,刪除修飾資訊等。“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後合併並抄錄。

  【對策】回顧以往概括題,用刪除法一一梳理並體悟。

  5、實詞理解題,教材不熟而丟分。實詞題與教材文言文聯絡最緊,出題點一般為教材內容。

  【對策】彙總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譯梳理過關。

  6、文言篩選題、分析概括題,忽略原文而丟分。

  【對策】文言篩選資訊題的關鍵是將選擇項內容代入原文,根據題目要求進行排除。分析概括題除了要重視原文,代入原文外,還須盯緊該題設錯的五大方面***攪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語意邏輯***。

  7、文言翻譯題,得分點不全而丟分。

  【對策】彙總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譯過關。重視四個落實***一是字字落實,重點在單音節詞翻譯為以該單音節詞為核心的雙音節詞;二是句式落實,不僅有句式還包括活用法;三是文從句順語言落實,四是得分點定位落實,是得分點的絕對不能譯錯更不能譯掉。***

  8、文言斷句題,不懂標誌而丟分。

  【對策】斷句題命題點在於標誌。標誌有哪些?句前“猶、況、夫、其”,句末“耶、者”,當然還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善於利用句式特點、主謂、動賓關係等技巧。斷句答問命題自由,但無非內容概括和常識考查。內容概括摘原文,常識考查適當須積累文學、文化常識。9、詩歌鑑賞題,“意”“象”“法”範圍不清而丟分。

  9、詩歌鑑賞題,“意”“象”“法”範圍不清而丟分。

  【對策】1***區分意象法。意,即“為什麼寫”,主體是“情”與“理”。象,即“寫了什麼”,大致分四類——物、景、人、事。法,即“怎麼寫的”,大致分為三類,A類是表達方式,B類是藝術手法,C類是修辭方法。A.表達方式五種:描寫***點與面、正與側、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虛與實、明與暗、視聽結合等,白描與工筆,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細節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記敘、說明。B.藝術手法六類: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對比烘托,化用典故,聯想想像,比興象徵。C.修辭方法七種:比喻、比擬、排比、借代、誇張、反覆、對偶。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還包括詩歌的結構技巧,如篇章結構上的起承轉合、承上啟下、首尾圓合、卒章顯志、呼應、重章疊句、抑揚頓挫、疊詞、鋪墊、曲筆、懸念等等。2***命題無非是意象法角度,答案也是以意象法為主要答題角度。角度大過其他。3***不是答不準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規範。記住: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規範***答案。

  10、名句默寫題,只背不寫而丟分。

  【對策】1***懂、背、寫、用相結合;2***高考重視考查課內次名句,名句採用的是將第一句空掉進行考查,去年33%的句子空掉第一句請學生填。3***注意選擇要求。

  11、現代文,“意”“象”“法”範圍不清而丟分。

  【對策】1***命題無非是意象法***為什麼寫,寫了什麼,怎麼寫***角度,或單列或多選,答案也是以意象法為主要答題角度。因此內容無須過多,方法不能繁雜,看準採分點,選準分析角度很關鍵。角度大過其他。2***不是答不準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規範,須從“全”“規範”上下功夫。3***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你的答案有時其實已經很完整。

  12、課本連結題,連結不當而丟分。

  【對策】1***這類題,課本內容是基礎,有條件有目的的表達是關鍵,通過審題明瞭這些要求是答好題的前提。2***看清表達要求,如句式、修辭、簡明、得體、字數等。3***如給了示例或背景材料,看所答是否能緊密銜接。

  13、資訊概括題,不會刪除而丟分。答概括題最緊要的是刪除法,按題目要求刪除冗餘資訊,刪除非主幹資訊,刪除修飾資訊等。“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後合併並抄錄。

  【對策】回顧近三至五年高考卷的概括題,用刪除法梳理並體悟,用提關鍵詞法比較並領悟。

  14、情景表述題,審題不全而丟分。如給讀書活動寫宣傳語,給校園禁菸提示牌寫溫馨提示語、給藺相如、劉和珍寫頒獎詞等,都是情景表述題。

  【對策】先劃全審題點,摸清情景要求,然後再答題,第三檢查是否全都落實在答案中。回顧高考考查情況,須全面審題,一一體悟。

  15、作文題,時間不夠、審題不準、硬傷太多、亮點缺乏而丟分。

  【對策】1***作文務必給足一小時。2***明確三專案標——審題過關、減少硬傷、高分突破,其中,審題過關第一重要。3***一個月準備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積累和利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材料加感悟,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文體,擦亮四個左右的亮點***,字數在780到850字為最佳。4***有選擇性地讀一些標杆文章,並從中借鑑。5***每週寫一篇作文,請求老師面批。

  彙總複習內容與做法建議:

  1、每週寫改一篇作文,

  2、每天翻譯一篇課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

  3、每天理解背寫一首名詩,

  4、每天完成最弱專案的一道練習,

  5、每天讀思一則新聞,

  6、每天讀思一則短文。

  彙總注意事項:

  1、關於複習目標。始終要保持空杯心態,每天每節課都要有具體的複習目標和得力的執行計劃,做到有事做,能做事,做得好。

  2、關於複習方式。練習少做,回顧教材,回顧經典題,回顧錯題,回顧方法,回顧自己的弱項,最大限度地減負增效。

  3、關於記憶範文。反對記憶別人範文,贊成記憶自己美文並在模考中靈活運用。一直寫“拉二胡”***自己的***,一直得高分。

  語文詩歌鑑賞的必考內容

  詩歌分類

  按表達方式,詩歌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贈別詩、悼亡詩、愛情詩等。

  敘事詩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如《石壕吏》《賣碳翁》《陌上桑》《木蘭詩》,有的還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環境,如《孔雀東南飛》。

  抒情詩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懷***即詠懷詩,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發而成詩。***和託物言志***即詠物詩,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中以石灰自喻,表達詩人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即歌詠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詩特點: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說理,耐人尋味,富於理趣。主要寫法:

  ①寓理於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繪中說理***形象、生動、有趣

  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朱熹《觀書有感》***問君哪得清如許***、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淡妝濃抹總相宜***。

  ②議論說理議論與形象描寫相結合,多用比喻等修辭法。

  如: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於抒情之中抒情議論相結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詩歌鑑賞必考知識點注意

  1.讀詩時要想詩。詩中的道理,如鹽溶於水體匿味存,現相無相,要細細品味。

  2.詩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來,其理趣要用辯證觀點分析詩句,思而得之。

  3.一般詩歌也常寓理於抒情之中抒情議論相結合。有的詩還把議論與敘事、描寫、抒情相結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考的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後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瞭。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於讀了譯文之後.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藉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後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註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註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於、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複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