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本散文

  高中階段學過哪些精美的散文呢?閱讀這些散文,有利於提升自己的修養水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我撞上了秋天

  今夏漫長的炎熱裡,凌晨那段時間大概最舒服。就養成習慣,天一亮,鐵定是早上

  四點半左右,就該我起床,或者入睡了。

  這是我的生活規律。

  但是昨晚睡得早,十一點左右。醒來一看,天還沒亮,正想繼續睡去,突然覺得蚊子的嗡嗡和空氣的流動有些特別,不像是濃釅的午夜,一看錶,果不其然,已經五點了。

  爬起來,把自個兒擼擼乾淨了,走出我那煙熏火燎的房間,剛剛步出樓道,我就讓秋天狠狠撞了個斤斗。

  先是一陣風,施施然襲來,像一幅碩大無朋的裙裾,不由分說就把我從頭到腳擠了一遍,擠牙膏似的,立馬我的心情就暢快無比。我在夏天總沒冬天那麼活力洋溢,就是一個腦子清醒的問題。秋天要先來給我解決一下,何樂不為。

  壓迫整整一夏的天空突然變得很高,抬頭望去——無數爛銀也似的小白雲整整齊齊排列在純藍天幕上,越看越調皮,越看越像長在我心中的那些可愛的靈氣,我恨不得把它們輕輕抱下來吃上兩口。我在天空上看到一張臉。想起這首很久以前寫的歌,心境已經大不相同了,人也已經老了許多——人老了麼?我就一直站在那裡看,看個沒完沒了,我要看得它慢慢消失,慢慢而堅固地存放在我這裡。

  來來往往的人開始多了,有人像我一樣看,那是比較浪漫的,我祝福他們;有人奇怪地看我一眼,快步離去,我也祝福他們,因為他們在為了什麼忙碌。生命就是這樣,你總要做些什麼,或者感受些什麼,這兩種過程都值得尊敬,不能怠慢。就如同我,要堅守陣地,如同一隻蒼老的羚羊,冷靜地廝守在我的網路,那些罈子的鋼絲邊緣上。六點鐘就很好了,園門口就有汁多味美的鮮肉大包子,厚厚一層紅亮辣油翠綠香菜,還星星般點綴著薰幹大頭菜的豆腐腦,還有如同貓一樣熱情的油條,如同美麗嫻靜女友般的豆漿,還有知心好友一樣外焦裡嫩熨貼心肺的大蔥燙麵油餅。

  這裡這些鱗次櫛比的房屋,每個窗戶後面都有故事,或者在我這裡發生過,或者是現在我想聽的。每個夢遊的男人都和我一樣不肯消停,每個睡裙的女人都被愛過或者正在愛著,每個老人都很豐富,每個孩子都很新鮮。每條小狗都很生動,每隻鴿子都很乖巧。每個早晨都要這樣,雖然我已經不同以往,總是幻想奇遇,總是渴望付出烈火般的激情,又總是被乖戾的現實玩耍,被今天這難得的天氣從狂熱中喚醒。我已經不孤單了,是吧。

  就是這個孤單,像一床棉被,蓋在很高的高空,隨著我房間人數的變化,或低落,或俯衝,或緊纏,或飄揚。美倒是美,狠了點兒,我知道。

  噫吁戲,我的北京,昨天交通管制的北京,今年全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北京,用這樣清麗的秋天撞擊我神經的北京,把我的生活徹底弄亂,把我的故事徹底展開,把我仔細地鋪成一張再造白紙的北京啊。

  :除夕情懷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最後一個夜晚,是一歲中剩餘的一點短暫的時光。時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們怎麼珍惜它,它還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煙消雲散。古人不是說過:“黃金易得,韶光難留”嗎?所以在這一年最後的夜晚,要用“守歲”——也就是不睡覺,眼巴巴守著它,來對上天恩賜的歲月時光以及眼前這段珍貴的生命時間表示深切的留戀。

  除夕是中國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時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團聚一起。首先是生養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過年,有如依偎著自己生命的根與源頭,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緣的一家人枝葉相擁,溫習往昔,盡享親情。記得有人說:“過年不就是一頓雞鴨魚肉的年夜飯嗎?現在天天雞鴨魚肉,年還用過嗎?”其實過年並不是為了那一頓美餐,而是團圓。只不過先前中國人太窮,便把平時稀罕的美食當做一種幸福,加入到這個人間難得的團聚中。現在雞鴨魚肉司空見慣了,團圓卻依然是人們的願望年的主題。臘月裡到火車站或機場去看看聲勢浩大的春運吧。世界上哪個國家會有一億人同時返鄉,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趕到家去?他們到底為了吃年夜飯還是為了團圓?

  此刻,我想起關於年夜飯的一段往事——

  一年除夕,家裡籌備年夜飯,妻子忽說:“哎喲,還沒有酒呢。”我說:“我忙得都是什麼呀,怎麼把最要緊的東西忘了!”

  酒是餐桌上的仙液。這一年一度的人間的盛宴哪能沒有酒的助興、沒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圍上圍巾,蹬上自行車去買酒。家裡人平時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車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兩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著燈。一些人家開始年夜飯了,性急的孩子已經闢辟啪啪點響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門板,無處買到酒,我卻不死心,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頓年夜飯沒有酒。車子一路騎下去,一直騎到百貨大樓後邊那條小街上,忽見道邊一扇小窗亮著燈,裡邊花花綠綠,分明是個家庭式的小雜貨鋪。我忙跳下車,過去扒窗一瞧,裡邊的小貨架上天賜一般擺著幾瓶紅紅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鐵鞋終於找到它了!我趕緊敲窗玻璃,裡邊出現一張胖胖的老漢的臉,他不開窗,只朝我搖手;我繼續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賣了,過年了。”我一急,對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誰料他聽罷,怔了一下,刷地拉開小小的窗子,裡邊熱呼呼混著炒菜味道的熱氣撲面而來,跟著一瓶美麗的紅酒夢幻般地擺在我的面前。

  我付了錢,對他千恩萬謝之後,把酒揣在懷裡貼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後飛快地一口氣騎車到家。剛才把酒揣進懷裡時酒瓶很涼,現在將酒從懷間抽出時,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體捂得很溫暖。

  當晚這瓶廉價的果酒把一家人擾得熱乎乎,我卻還在感受著剛才那位老漢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覺。他怎麼知道我那時為年夜飯缺一瓶酒時急切的心情?很簡單——因為那是人們共有的年的情懷。

  於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車站上。車廂里人滿為患,連走道上也人貼著人地站著。從車門根本擠不上去,有人就從車窗往裡爬。我看一個年輕人,半個身子已經爬進車窗,車裡的熟人往裡拉他,站臺上工作人員往外拽他。雙方都在使勁,這年輕人拼命地往車裡掙扎。就在這時候,忽然站臺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時,站臺的工作人員決不會把他推上去,但此時此刻為什麼這樣做?為了幫他回家過年。

  年,真的是太美好的節日、太好的文化了。在這種文化氛圍裡,人人無需溝通,彼此心靈相應。正為此,除夕之夜千家萬戶燃起的煙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輝映,呈現出普天同慶的人間奇觀。也正為此,那風中飄飛的吊錢,大門上斗大的福字,晶瑩的餃子,感恩於天地與先人的香燭,風雪沙沙吹打的燈籠和人人從心中外化出來的笑容,才是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記憶。

  除夕是中國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創造出來——並以各自的努力實現的現實。

  :荔枝蜜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四圍是山,懷裡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麼樓前憑空湧起那麼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的不是時候,滿樹剛開著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從化溫泉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有時還趁著月色採花釀蜜。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熱心腸的同志為我也弄到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花開得正鬧。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麼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樑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樑,其實是個青年人,舉動很精細。大概是老樑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裡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隻蜜蜂都願意用採來的花精供養它。

  老樑嘆息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樑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閒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一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麼東西來糟害麼?”

  老樑說:“怎麼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幹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麼對付大黃蜂呢?”

  老樑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待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可是呢,一隻蜜蜂能活多久?”

  老樑回答說:“蜂王可以活三年,一隻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

  我說:“原來壽命這樣短。你不是總得往蜂房外邊打掃死蜜蜂麼?”

  老樑搖一搖頭說:“從來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數,自己就悄悄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

  高中語文散文:夜的隨想

  牆上的掛曆是這麼告訴我的。我也這麼認為。

  再看看時鐘,已是22:30了。

  屋子,空蕩蕩的,就連那古老的紅木沙發已純粹是無味的陳設。唯有陽臺上的一挺盪鞦韆——我的最愛。

  我,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安樂椅上。夜空,陰森森的,偶爾現了幾顆星星,在那遙遠的地方閃爍著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心中卻莫名地有一種很滄桑的感覺。突然發現:我曾經失去過那麼多東西;忽然明白,冥冥中的一切定數都是帶著一份傷感。

  驀然回首。

  學業依舊,欣喜不多。曾經,意志堅定地向父母承諾:後年回來,一定給您二老帶回驚喜。而現在,我卻如此不爭氣。“柔腸已斷淚難收,總為成績不上最高樓。”“此一愁,彼亦一愁”許多次,我的心中萌生了放棄的念頭。可當想起父母為了我,已嚐遍了世間的酸甜苦辣,那道道深深的“歲月之痕”和那根根憔悴了的白髮都是我心頭最大的痛處,我又一次次地打消了這個念頭。於是,我下定決心,努力學,勤奮地學。

  可很快,又殘忍地讓那一個個年輕的夢迅速夭折了……

  我有些茫然了。

  不禁想起齊秦的一首歌曲叫《大約在冬季》,具體歌詞已記不清了,只有一句尤為刻骨銘心:“前方的路,雖然太悽迷,我在笑容中為你祝福,雖然迎著風,雖然下著雨,我在風雨之中伴著你。”

  清楚地記得,初中的最後一天,一位很要好的同學這樣給我說:“願在風雨中與你相伴,願三年後能與你再次相遇在大學的門口。”然後,她就奔赴省裡的一所重點中學。後來,她給我來過許多信,可因為太多太多的失落和太多太多不成文的“藉口”,竟沒有回過一封信,也沒有給她寫過信。我相信,她現在一定過得很好……

  夜,依然那麼靜,那麼黑。我依舊躺在安樂椅上,發呆、沉默、心傷,很久很久……

  望著陰陰的夜空,我多麼希望能做一個夢。夢裡,陰空中走出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給我力量與智慧,告訴我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於是,閉上雙眼,期待著美夢的到來。

  一個鐘頭過去了,兩個鐘頭過去了……我仍然沒有做夢,腦中依然一片空白。再一次睜開雙眼,濛濛朧朧的,我能感覺得到,我的淚已從眼眶溢位,冰冰涼涼的,順著臉龐,悄悄滑下……

  於是,我決定,從此以後不再做夢。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要走。我必須回到現實,面對現實,而不能迷失在夢中。未來的路,也許平平坦坦,一路順風;也許,坎坎坷坷,到處是堅利的荊棘。我知道,我必須勇敢地去面對這一切的一切。

  暗夜過後,等待我的,又是一個新的黎明,一個難於意料的黎明!

  高中語文散文:心向自然

  杏花春雨江南,駿馬秋風塞北。大自然那神奇秀麗的景色,那份恬淡、自由、寧靜,無不吸引著我。

  大自然,是古代文人心靈的寄所,他們嚮往自然,他們是大自然的冥思者,他們讓我明白如何對待生活。對自然的追求,有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更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古來聖賢皆寂寞,內心的無可奈何,無不流露於筆尖,因此他們追求自然,嚮往自然,訪遍綠水青山,且歌且行,用自己的經歷作為載體,寫出了豪邁不羈的詩篇。面對泰山的“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發出了“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豪言;面對飄飄落紅,即將遠離帝京,內心的孤寂再次湧上心頭,但詩人是不甘沉淪的,龔自珍仍心繫百姓國家,於是發出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誠摯心言;面對明月,舉杯起舞,無法與親人團聚的孤寂縈繞在心頭,蘇軾為我們留下了“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博大情懷。他們對自然的追求與讚美,讓我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進而激發了我對生活的激情與進取心,讓我心憂天下,面對困難,讓我乘風破浪,迎難而上。

  大自然,是鄉村景色的標緻。嫋嫋煙雲,夕陽暮色,火紅的晚霞,一切都令人那麼溫暖馨然。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殊不知,鄉村的明月也別有一番趣味。池塘上三兩隻蜻蜓點水,七八片荷葉相連,月光將一切照的通明;澄澈的月光一瀉千里,池塘中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而大自然的使者,則是那一代代淳樸好客的鄉村人,他們時時牽動著我的思緒,希望像南宋的陸游一樣去綠樹環合的農村做一次客。“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為客人傾其所有,使詩人感到無比的溫馨感動;“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更表現了詩人對農村自然淳樸生活的嚮往。我向往自然,嚮往鄉村,追求心靈的慰藉。

  一縷花香夢,清淡淡的,引我步入大自然。在這裡,我忘掉了一切,沖刷掉了一切,心靈的黑暗,城市的喧囂……我向往自然,鍾情於它難喻的美。

  高中語文散文:歲寒三友

  世人獨愛那堅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寧折不屈的竹,愛它們與眾不同的風姿,更愛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歡“歲寒三友”,喜歡它們的形態和品性!

  篩風弄月的竹

  小時候,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隨處可見的就是竹子了,一片片翠綠的竹子在風中搖擺,一根根竹子直直地向天上伸展,翠綠的枝葉高高伸展,像我兒時高不可攀的夢想,就這樣被高高漂浮在空中,只能遠遠觀望。陣陣風兒吹來,那片翠綠的色彩就在空中搖擺,陣陣竹香就這樣撲鼻而來,清新無比,讓人頓時神清氣爽。

  竹子的節是很特別的。一陣春雨過後,竹筍從土裡探出頭,在陽光和雨水的呵護下一天天長高,脫去了厚厚的筍殼,露出一節節竹節,好多好多竹節,一圈一圈,中間是空空的竹莖連線,隨著嫩竹一天天成長,竹節慢慢伸長不斷變大,越發好看,越發筆直起來!

  每當月光透過竹子照進院子的時候,石板上總會有些星星點點的竹影在舞蹈,婆娑的舞姿,透著些鬼魅有些神祕,我就坐在院子裡聽著風吹竹子莎莎的聲音,還有外婆講的狼外婆的故事,竹子承載著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剪雪裁冰的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每到冬日的時候,百花凋零,惟獨只有梅花依然傲雪挺立,在皚皚白雪中盛開朵朵小花,片片花瓣依次排開,像冰天雪地裡調皮的小女孩,笑紅了小臉,脹紅了腮幫。它在風中挺立著,任憑風吹雨打,任他雪花三千尺,冰凍千里,它依舊剪雪裁冰,凌寒獨放。

  堅毅不拔的鬆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看,雪地上那些筆直的松樹,他們蓋上了厚厚的雪花,但松樹依舊筆直地屹立在風雪中,像守衛邊疆的戰士無畏冬季的寒冷,任他雪花席面而來,依舊在大地上巋然不動。雖然樹枝被蓋上了雪白的棉被依舊掩飾不了松樹挺拔的颯爽英姿,雪花簌簌,冬風陣陣,堅毅不拔的松樹是雪地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雪地上,小朋友們打雪仗,滾雪球,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松樹就這樣靜靜守護著他們,站在遠處點頭微笑!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歲寒三友”是無數文人墨客筆尖讚頌之物,也是現代人喜愛的植物,每到寒冬臘月百花凋零的時候,它們卻依舊蔚然長青,給世間帶來生機!我愛松竹,也愛梅花,他們不畏嚴寒的品性鼓舞著我在困境中要永不言敗!

  高中語文散文:寫在九月

  八月逝,秋風至,歲月似花墜;人在世,須竭力,一箭必驚魂。——題記

  碎片,殘念,在思緒中盤旋;遙遠,時間,隨風晃過指尖。猛然發現,夏至已過,秋風漸起,一拂往日的氣息杳無印記。

  這裡,充滿全新的空氣,優勢一片新的天地。

  歲月總是讓人值得感慨,值得為之而歌:

  十年寒窗鑄一劍,

  古昔幾人留芳名?

  無形的歲月給了我們譜曲的資本,可我們卻沒有把握好節奏,最終是凌亂不堪。古往今來有幾人能悟透?能為世人獻上一曲貫古今,串未來的不朽之作?想必也只能淺嘗輒止罷了。真正的樂章是無法在你的筆下停留的,而是一種心靈的淡淡的交流。

  就這樣,八月隨風消逝在我的記憶中,沒有顏容,隱隱作痛。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月缺是月圓的回首,現在是未來的回首。就這樣看清了過去,可是卻沒有把握好現在。人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住的回首,生怕丟下了太多、太重要的東西,於是他們提拔輔助了腳步,少走了一程路。

  就這樣,九月在我的意料中來的那麼悄然,那麼難以捉摸。

  我不知道歲月的顏容,也不想回憶過去的種種,因為我無法看懂。人生是一個奮鬥的歷程,我們不應該怨天尤人。停下腳步並不是僥倖的休息,也看不見最美麗的風景。反而不懈的奮鬥會讓我們怡然自樂,它埋藏了許多快樂之道在密室之中,靜靜的等待這你去啟動。追求,讓我們不再空虛;不懈,讓我們更加自樂。庸人只會自擾,卻不懂得拼搏;眾人只知道中庸,卻沒有勇氣追求光榮。沒有努力和付出的天空,註定了他們的普普通通。最終在時間的風化下了無印記。

  我不是哲人,我無法抵擋誘惑,也無法使自己更加堅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步的打磨。把自己的虛榮抹掉,把自己的堅定洗濯。付出的汗水使人生道路上的養分,有它,你的人生會更加精彩,遍開繁花。我討厭荒漠,討厭那光禿禿的單調,那一望無際的空虛。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那並不是孤獨中求堅強,無援中求頑抗。我不應該是一塊冰冷的石頭,只懂得承受。心靈被束縛了,世界還有什麼美好可言!

  我不想再反思過去,因為過去的時間太長,我怕我會迷失方向。我也不想去規劃未來,因為未來的不可預測依舊詭祕。我只有做好現在,因為我已經沒有別的可以去珍惜。

  八月已盡,退去昨日的浮華迎接新的晨曦;九月已始,忘記過去的自己,重新開始。新的天地,是一片耕種的地,只有努力,才會有喜出望外的經歷,才能無愧未來,才能無憾人生。

  高中語文散文:享受孤獨

  一群人的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一群人的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人生在途,長路漫漫。生逢塵世,每個人領略的時光之沙有多有少,我卻極偏愛在青春中享受著一個人孤獨的狂歡。

  背起行囊,戴上耳機,踏上青春的列車,去遠行。

  我喜歡獨自倚著車窗,感受輕柔的音樂緩緩舒展開來,如同涓涓細流淌入我的耳朵,逐漸流遍我的每一根神經,溢滿我原本空空的心田。我在音樂中翻開手中的書,一股墨香湧來,將我席捲進密密的文字裡,而我的孤獨由此開始。

  耳邊的音樂溫婉動人,我聽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暖語,海浪翻滾著,欲摑臉頰,以純情少女的姿態,在體內騷動,彷彿要吐露出萬朵的桔梗花,在煙波微藍中享受著孤獨。隨著浪花擊打著沿岸,音樂的節奏變得強勁,只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似乎是對人生的控訴。浮世裡,“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但至少還能夠獨自享受著孤獨,讓緊繃的神經得到一絲舒緩。

  音樂的旋律越來越快,直壓我的心口,我不明白為什麼海子、北島像發了瘋似的沉浸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為什麼他們能夠孤獨地狂歡?直到我轉過身,看到窗外的那一幕幕,我才明白。

  我靜靜地看著,看外面的世界遲緩而有節律地流轉,看遠離城市的麥浪奔騰,陽光細密地投下斑駁的陰影,那一刻,我感受整個世界就只剩下了自己,彷彿可以看到自己眼中消散著什麼或者律動著什麼。凝眸鏡中人,背後的影像依舊隨著列車與軌道撞擊的聲音節律性地變換,唯一不變的是鏡中少女的一絲笑靨,我恍然明白,無論青春這趟列車何去何從,我依舊是我,自己享受孤獨的情懷才是最好的哲理,無論青春的交響樂多麼猛烈,我依舊徜徉在青春文學的長路上,享受著那一份只屬於自己的快樂。而當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因為我所擁有的任何人都無法感知的,因為青春裡只有一個我,一個孤獨地在青春中享受文字的我。

  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我甘願做一個流浪詩人,在塵世中孤獨,在孤獨中狂歡。

  林清玄說過:“失去此刻就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無法嚮往來生了。”而此刻的我,盡情地享受著孤獨,盡乎為一種狂歡。

  對於未來,我無法預知,只知道青春的列車不停,我追隨文學的腳步也不會停下。我想我能做的只有靜靜地享受——孤獨,這一個人的狂歡。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