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一天小學作文

  端午節是全國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習俗。下面是描寫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參閱。

  1

  “小娃兒穿綠衣,繫上一根綠絲條。味道有鹹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東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產粽子了!粽子可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的好東西呀!讓我來說一說它的由來吧!

  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被別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為了大魚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給大魚吃。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並且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個包粽子能手,她會包許多種粽子,有豬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棗粽等等一些各種各樣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節的時候,她就會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這門手藝學到手。

  我剛來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把包粽子的東西全部準備好了,有泡好的糯米,醃好的豬肉,已經煮過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張粽葉,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層白白的糯米,然後再把手抖一抖,我問外婆為什麼要抖一抖呢?外婆說:“這樣能使粽子煮熟後不散開。最後用粽繩緊緊的繫上,就這樣,一隻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學著開始包了,看著外婆輕輕鬆鬆地包了許多個,可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麼也包不好,不是把粽葉給包碎了,就是把米給漏出來了,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外婆勸我別灰心,她說只要認真去學一定會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我想我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和外婆包的一樣好!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怎麼好,但是我相信自己會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2

  在我的記憶中,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因為媽媽不會包粽子,每年端午都去外婆家過節。外婆包的粽子可香啦!我還沒進外婆家的門,就先聞到粽香味了。外婆又在包粽子了,只見外婆的前面一邊放著包粽子用的糯米,另一邊放著粽葉,她的右手邊還放著繩子和剪刀。她左手拿著粽葉先把一個角捲起來成漏斗狀,再用勺子把糯米勺到漏斗狀的粽葉裡,接著把糯米在漏斗裡壓平,然後把剩餘的粽葉反過來蓋住漏斗口,最後把繩子按三角形狀的粽子綁好,綁的時候一定要綁緊,要是沒綁緊到下鍋時這粽子就在鍋裡散架了——

  我喜歡端午節,它帶給我快樂,讓我嚐到了這麼美味的粽子!!

  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邀請到了我們陽光小隊的隊員們一起和我觀看隆重的龍舟大賽,大家都很開心!

  划龍舟聽大人們說是為了紀念我國有名的詩人屈原才有的活動,現在已成為一項體育健身的專案活動了。同學們個個都很興奮,有的喊加油,有的和划船的叔叔打招呼,有的邊喊自己也比劃著。有男孩子還說等長大了他們也要去劃。總之大家都在為那些划船的叔叔們喊加油,那些叔叔也好象聽見似的,劃的更帶勁了,甚至在船上跳了起來。把我們都看呆了。經過一個小時的陽光浴,我們陽光小隊才依依不捨地和龍舟道別。

  4

  今天是端午節,我知道是要吃粽子的。為什麼呢?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的詩人——屈原。今天我們全家一起來吃粽子了。

  奶奶從超市買來了好多的粽子,有各種各樣口味的:蛋黃餡的、豆沙的、蜜棗的、還有鮮肉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好想吃啊!粽子是金字塔形的,有四個角,外面包著綠色的粽葉,用花花綠綠的繩子綁著。開始煮粽子了,奶奶把一個個粽子放入電飯鍋,不一會兒,香氣就撲鼻而來。粽子煮好了,奶奶把粽子端上了桌,媽媽喜歡請吃甜的,挑了一個豆沙的;爸爸喜歡鹹的,選的是蛋黃板栗的;奶奶也喜歡甜的,拿了一個蜜棗的;而我當然要挑我最喜歡的鮮肉粽了。撕開外面的粽葉,一股清香直鑽入我鼻孔,輕輕一咬,嘴裡充滿了肉粽的香味。真好吃!

  我一共吃了兩個粽子,吃得飽飽的,覺得好幸福啊!

  5

  在中國眾多的節日裡面,我最欣賞的便是端午節了。每當端午節來臨,不僅家家戶戶會包粽子,有些小區或者單位還會會組織大夥兒進行包粽子比賽,很多水鄉城市會組織划龍舟比賽,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起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漸漸的人們就把這一天當成了一個節日。爸爸告訴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楚國,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愛國者,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幸福日子,他敢於指出楚王做得不對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愛戴他。可是當新國王上臺後,他昏庸無度,不聽屈原的建議與主張,從而輸掉了與秦國的一場重要戰役,楚國的國都都被秦國佔領,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萬分,投汨羅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當地傳說屈原死後,乘著龍舟去了天上。所以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包粽子、划龍舟就成了重要活動。

  在中國,人們十分喜歡過端午節。現在城市裡面的人由於工作繁忙,沒法自己包粽子過節,就紛紛到各大超市去購買。超市裡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白米粽子,鹹肉粽子,蜜棗粽子等等,花樣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鍋裡煮熟以後,開啟鍋蓋聞上一聞,滿屋子都飄著粽葉的清香,嘗上一口,滿嘴裡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慾大開,非吃個飽不可。除了吃粽子,人們還可以去觀看龍舟比賽。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著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著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著鼓點聲,整齊的划著槳,在水面飛馳著。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眾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巨集大壯觀,熱鬧非凡。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更喜歡它的歷史內涵,每次過端午節,我總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帶、身背長劍,口中吟誦著《離騷》,行走在江湖之間的樣子,他的忠誠、堅貞,他的文采,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著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