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愛京劇優秀範文

  京劇是中國的主要劇種之一,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中國的國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1

  無數的風風雨雨是它流傳至今,無數臺經典的戲份埋藏人心,無數副精美的裝扮映入眼簾,無數句動人的詞句迴響在人們耳畔。這就是獨具魅力的京劇:這就是動人心絃的京劇:這就是雍容華美的京劇!

  有一種藝術叫人驚歎;有一種裝扮叫人震撼;有一種聲音叫人讚歎。你聽過BeiJing---Opera嗎?你見過把油彩往臉上畫嗎?你見過無論在什麼文化背景中,依然獲得經典地位的藝術嗎?

  它是中國的國粹,它是東方的“歌劇”,它是生活的剪影,它獨具風情獨顯魅力。它是什麼?對,它是京劇。

  那天,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爸爸才答應帶我去看京劇。小小的演播廳里人山人海,早已是座無虛席了。人們在幽暗的燈光下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最佳站點。大幕漸漸拉開了,開場的鑼鼓驟然響起,首先出來的是一個年輕女子,頭上戴著很多銀頭飾。爸爸說:“戲曲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現在出來的是小旦。”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今天演的是有名的京劇《玉堂春》小旦咿咿呀呀地唱了幾句便又走了進去。接著出來的是洪洞縣的蘇三,他眼裡含著淚水徒步走出家門,他看著自己的茅草屋狠狠地把頭扭了過去,傷心地走了。那位小旦又踱步似的走了出來,哭唱道:“未曾開言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她優美的舞姿和圓潤動聽的唱腔緊緊扣住了觀眾的心絃。換來了陣陣雷鳴般的掌聲。蘇三回來了,他將跪在地上的妻子扶了起來。輕輕地唱道:“不是我想要離去,但我也是身不由己,只得留下你一人希你保重身體,待我出人頭地,急速回家找你,請珍重!”小旦,大哭因軟弱的身體無法支撐而跌倒在地。在場的人們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鼓聲停了下來大幕也緩緩地拉了下來。但是人們卻紋絲不動,場內餘音繞樑,人們都在仔細地傾聽,回憶,品味著那段催人淚下的故事……

  之後,通過大量地查閱資料我知道,京劇是由安徽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及崑曲,秦腔糅合發展而來的。

  瞧!我們京劇異彩紛呈!

  京劇有善良華貴的梅蘭芳創立的梅派;外柔嫻靜的程硯秋創立的程派;柔媚嬌婉的荀慧生創立的荀派;有具有陽剛之美的尚小云創立的尚派。

  瞧!我們京劇內涵豐富!

  一張張大花臉在戲臺上異常顯眼,紅黑藍綠白黃銀各富特色。

  瞧!我們京劇頂呱呱!

  無數的風風雨雨使它流傳至今,無數臺經典的戲份埋藏人心,無數副精美的裝扮映入眼簾,無數句動人的詞句迴響在人們耳畔。這就是獨具魅力的京劇;這就是動人心絃的京劇;這就是雍容華美的京劇!

  篇2

  現在流行什麼?太多人思考這個問題,是周杰倫的吞吞吐吐,還是李宇春的曇花一現?當歐美風,日韓流席捲中華大地,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流行方向,崇拜的偶像明星。而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偏愛著京劇。

  從知道京劇的第一次開始,我就被它的神祕色彩給深深吸引了。它是中國的國粹,炎黃子孫最為之驕傲的珍寶。當山寨、惡搞等所謂的“時尚”接二連三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京劇就如一股清泉舒緩了那些“審美疲勞”。

  走進大街小巷,不定在哪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小巷深處裡會有一個年齡偏大的正在晒被子的大媽,嘴裡哼唱著那些熟悉動聽的旋律。有時,聽膩了嘻哈酷樂,偶爾邂逅了京劇,你會發現在它的身上保留了更多中華文明的底蘊,確實,京劇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京劇臉譜誇張,具有象徵意義。即使沒有開演的劇目,人們也是很快能分辨其中的人物是正面角色還是反角。那是由於京劇臉譜的面部表情不同和顏色的差別不同。臉譜的型別共四種,分揉臉,勾臉,抹臉和破臉。每一種臉譜的形態各異,則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還有臉色,即臉譜的顏色。大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比如紅臉的張飛,黑麵的包公,或是黃臉的典韋,等等。

  小學美術課上曾經嘗試畫過臉譜,但只學了臉譜畫法的大概。之後對京劇產生了興趣,涉及到臉譜時,才瞭解了畫法。其實這跟書法和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用筆需準確有力,稍不留神就可能會破壞整個效果,甚至影響演出的狀態;渲染時要濃淡有致,色澤有層次感,這樣做工精細的臉譜精美絕倫,也堪稱是藝術佳品;勾勒則惜墨如金,筆峰迴轉有力時,人物面部表情自然栩栩如生。

  京劇臉譜便屬於行頭中的一種。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身行頭,是梅蘭芳大師在《霸王別姬》中虞姬的扮相,一襲黑中帶黃的緞面長袍,精緻的頭飾和恰到好處的臉譜使梅蘭芳與其所演繹的虞姬風靡全國。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過不少音樂的不同表達方式。但京劇演員的嗓音力道正好,剛柔並濟,和非凡的做工,配合天衣無縫。

  剛才說到的京劇名家梅蘭芳,是後人稱呼的“四大名旦”之一。梅蘭芳善演青衣,也會兼演刀馬旦。其餘三位分別是尚小云、程硯秋和荀慧生。這三位在京劇方面也頗有造詣,和麒麟童周信芳把京劇帶到了一個新的巔峰時期。其中要屬周信芳和梅蘭芳關係最密切,是梅蘭芳的得意門生。

  而梅蘭芳,一生當中有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臺上度過,戲劇就是他畢生的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在唱、念、做、打中。也正由於他對京劇的狂熱與執著,才是許多票友們和他產生共鳴,為共同的愛好而傾注所有。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京劇更是在這一基礎上加上了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梅蘭芳當年蓄鬚明志,反抗日軍的行為會在後世廣為流傳,正因這是滿腔愛國的熱血。

  提起梅蘭芳,懂他的人明白他的刻苦堅持,知道他的則說他就是美的極致。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他的刻苦堅持終於換來了如今人們對他“美的極致”的高度評價。

  不論是京劇的行頭,京劇的音樂嗓音還是耳熟能詳的京劇名家們,都為我們展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文化,是任何藝術產物都無法與之媲美的,他的獨一無二正是中華民族氣息,這樣看來,周杰倫的《雙截棍》耍得再好,《稻香》再迷人也無濟於事。

  我愛京劇!它給我生活乃至靈魂上的震撼!

  篇3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每當我唱起這個《唱臉譜》選段時,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京劇,一個有200多年曆史的劇種;一個經歷了幾代大師發展、改革、創新,最終被稱為“國粹”的戲曲形式;一個蘊涵著“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個“生、旦、淨、醜”的行當分類,一個“皮、黃、鑼、鼓”的伴奏結構,真是一門綜合表演藝術。在外國人眼裡,京劇就是中國幾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們常說京劇的服裝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勝收啊!

  記得在我五六歲懂事的那年起,晚飯後爺爺經常帶我去村裡看京劇。那時候的我被舞臺上漂亮的衣服、頭上戴的帽子還有花花綠綠的飾品被陶醉著,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聽不懂舞臺上“咿咿呀呀”唱的是什麼,但是我覺得音樂是非常得優美,而且演員們那噪門是多麼的尖銳有力,我也佩服他們有一這樣的好噪門。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生活中京劇伴我左右,我家遠方親戚的一位大奶奶每個晚上在佛國商城大門口唱京劇,我時而不時地經常去聽。大奶奶看到我喜愛上京劇,平常的日子裡也教我幾句。

  京劇在我的生活中成了一種快樂和美的享受,空閒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哼幾句京劇。有時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畫一畫京劇臉譜。唱京劇,畫臉譜,讓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情趣。

  我愛京劇!我的理想是長大後好好學習京劇,研究京劇,好好地把我們中國的國粹——京劇傳遍世界各地。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