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旋律熱門話題作文

  青春是生命中最充滿陽光的日子;是記憶深處最耀眼的一顆星。以下是描寫美好的青春旋律作文,歡迎大家參閱!

  青春的旋律熱門話題作文1

  我因青春而美麗

  青春本是一張雪白的畫紙,等待著被描繪,被勾勒,被渲染。十五歲的青春是拂曉的星光,是燦爛的花季,是雨後的彩虹。青春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褪去,但青春的光芒依然在每個人心中閃爍。

  青春給了我自信

  面對外面的世界,我露出了好奇,常常想獨自一人探個究竟,卻露出了瑟瑟縮縮的害怕。面對他人的成功,我感到羨慕與自卑。是青春告訴我要自信,有勇氣面對來自外界的一切挫折與挑戰。用青春的自信在舞臺上一展風采,用絢麗的舞姿演繹著不羈的自信。把自信化為人生的習慣。

  青春給了我活力

  在廣闊的操場蹦蹦跳跳,在大街小巷熙熙攘攘。我擁有青春的活力與朝氣,不懼怕前進路上的風風雨雨。運動會上,有我矯健的身姿,我可以為活力驕傲。是青春告訴我:青春就是張揚,推開夜天窗對流星許願,給我一雙翅膀,我就能勇敢追逐夢幻的太陽。

  青春給了我夢想

  我們放任自己的膽大心細,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在學習上你追我趕,互相拼搏。勇於與學習交朋友,與知識相伴行。在青春的路途上,我們因此而精彩。手捧著青春的夢想,為美好的將來打下伏筆。

  因為青春,我才美麗。青春的容顏是最美的,這是一種不被挫折打敗的美,是從幼稚過度到成熟的美,是活力四射的美,是恬靜純潔的美。即使這青春的美麗最終像花兒一樣凋零,但她絕不帶著遺憾凋零,她定格在我此生最美的風景,使我的人生也因青春的美麗而精彩。

 

  2

  曾認為看籃球是無聊的,第一次發現看籃球賽同樣能讓沒有除了學習以外任何東西的心蹦起來。

  “砰砰”不知是籃球彈起,又狠狠砸向地面彈起的聲音,還是甩去寒冰的心臟的聲音。

  兩班奪球時的激動,左手換右手,隊員們的腿。腳。手是乎不停得有續地雜亂的搶著球。似乎是有人在心中彈奏一曲{命運},一聲緊扣一聲的弦響,演化成了“加油,加油”

  屬於青春的熱情,在那一刻揮發在球場上,球員也好,觀眾也好,沒有心再去想別的,即使在扣籃時那一瞬會安靜,但也像潮水雜向岩石前那一瞬積蓄力量的安靜。聲浪砸向球場,同樣震盪著我們的心。

  半場球賽後,才發現喉嚨有點嘶啞,不住警告自己“不能再喊了。”

  下半場剛剛開始,腦子就被籃球奪去了,什麼也沒來得及想,“加油”又飛出了聲帶,聲波不住震盪著球場上,球場外的人,把平時心上的,臉上的習慣的帶著的面具,框架一下子震成粉末,籃球遙控著觀眾的表情。

  沒有了平時必須遵守的校規作成的灰色外套,人是鮮活的,肆意的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可以幸災樂禍的孩子般為別班沒進的球鼓掌,卻沒有人指責,把心頭的壓抑同時扔開。

  青春,籃球,真實的人。
 

  3

  這是一場舞會,一場老年人的舞會,一場我有幸參加且終生難忘的舞會。

  如果不是親臨其境,我怎麼也不能相信,那些已經進入暮年的老人們,那些魚尾紋爬滿額頭,兩鬢已經灰白的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竟象少男少女般翩翩起舞。歡快飄逸的華爾滋,在他們腳下生輝;剛勁有力的探戈,不時踢腿下腰來個造型;還有那粗獷奔放的迪斯科,輕鬆灑脫的水兵舞——。儘管有的人舞姿不甚規範,而他們的神色卻是那麼莊重,自信。奏響這首首青春旋律的,也是老人們自己的樂隊。那琴聲、鼓聲、號聲,時爾似潺潺的流水,令你心曠神怡;時爾如奔騰的江河,逐你奮爭向前,這裡的陽光、生機、激情,正在無止境延伸著生命的里程。

  我激動不止,思緒萬千,我原以為,人到了老年青春已經流逝,體力不再那麼充沛,生活已無更多的色彩。坐馬紮子喝茶聊天、林蔭路上散步、街頭五步棋子廝殺、扶助兒女照顧子孫,也算饒有情趣。

  然而,在這裡我看到了斑爛多姿的美好人生,洞察到老人們深沉的內心世界,那輕盈的舞步,分明是在用心追味著青春;那悠揚的琴聲,分明是在娓娓傾述對生活的熱愛;那自信心,則向人們展示對信念不盡的摯著。改革開放,給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豐富,老人們也在尋求一片春的綠洲,僅是撲克、象棋、麻將再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他們要打檯球、門球、保齡球、跳伴舞,象年青人那樣,玩高雅、玩刺激,玩一個瀟灑自如且熱烈奔放的晚年生活。

  於是,我悟出人生的真諦:每個人都有朝霞似錦的清晨,也有夕陽餘輝的黃昏;有風華正茂的時節,也有晚霞如火的暮色;有生活航船的避風港,更有生命航程的無數個起點。最充實、最有意義的人生,不在於是否擁有青春年華和能否延年益壽。生活中,不乏無所事事的年青人,使青春付之東流;不乏昏昏庸庸的年長者,聽從著天命的安排。只有理解了人生,才會珍惜年華、愛惜時光;只有生活充滿陽光,他的心才會永遠年輕;這陽光,即有朝陽的蓬勃,也有夕陽的餘輝。我不由想起歌德的一句話: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結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走出舞廳,正值日落西山,但見那夕陽的餘輝,雖沒有朝霞的蓬勃燦爛,卻以自己的深沉和諧,把天邊的白雲、灰雲染成一片彤紅,將脈脈的金輝無私灑向了大地。

  噢,日落同日出一樣迷人!
 

  4

  一張唱片對於一個人來說只是一段,就像是你心裡有一個杯子,杯裡有一杯水,明智的人會潑出去一半,還留下另一半,但是我是不僅把一杯水全都潑了,還把杯子也砸了。以至於讓我一度以為人生就是一個失去自我的過程……這個夏天聽的最多的還是朴樹。《生如夏花》、《我去兩千年》。

  他說的一點也不錯。一件事情的成功就意味著你要失去很多很多的東西。他對《生如夏花》的關心程度似乎遠遠超出了《我去2000年》。當然他對每一件事情都是那麼專注。在我的印象中,臺下的朴樹永遠是戴著墨鏡揹著小包沉默;臺上的朴樹永遠是抱著吉他閉著眼睛唱歌,似乎全世界跟他並無牽連,他只是個連旁觀都不願意的局外人。

  看的不是很多。但絕對是最認真的。《那是花開》、《我愛你,再見》。虛假的溫度沒有力量,並不能支撐融化掉生活粘人的蜜糖。朴樹仍是真誠的。或許永遠。

  校園歌曲。 青春的旋律。

  就象他在歌片上寫著的“藍天下獻給你我最好的年華”。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校園情結。只是各有各的看法而已。

  校園歌曲伴著我走過了多少個“花開花謝雨飛雪飛”。

  小時侯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經常到“外婆的澎湖灣”那裡去感受海,感受海風,以及在我幼稚的心靈中的大海雛形。

  和“同桌的你”奔跑於漫山遍野的“蘭花草”叢中。在寂靜的夜晚,我是一隻“音樂蟲子”,飛來飛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那段時間是中考前夕。好多同學都南下打工。中專深造。真的有種失落的感覺。***漸漸的,進了高中。寫“模範情書”的“青春”時代,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幻想,總是《青春無悔》,沒有事就寫“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逛逛“冬季的校園”,哼“小調B雨後”,對著女生唱“白衣飄飄的年代”,“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可惜當時不會吉他,否則現在至少不是流浪的吉他手了***。

  “晴朗”的天空美,雨後的“彩虹”更是妙不可言。我的“小薇”最終還是離我而去,留下的只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月光傾城”在我心中卻有如傾盆大雨。我一再哼著“流浪歌手的情人”。

  我知道。有時候一個人,越不想記住一些事情,但是他就越想它。這是矛盾的所在。儘管我很清楚。對過去痛苦的回憶,只能構成新的痛苦。

  我很清楚這些字眼在我校園時代中的分量。老狼。高曉鬆。小柯。葉蓓。沈慶。朴樹……他們和我一起走著這條很長有很短的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與其抱怨生活給你帶來的不公,不如沉下心來,認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許多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卻不在年輕。許多事情,可以彌補,但許多事情永遠也不能彌補。比如我們的青春年代。

  誰在那裡放?

  “開始的開始/是我們唱歌/最後的最後/是我們在走/最親愛的你/象是青春無悔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