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第五單元作文寫蓮文化的魅力

  古人曰:蓮花出自淤泥而不染。蓮與中國文化關係密切,並深深植根於此。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1

  蓮花又叫荷花,是一種水生植物。根系生於汙泥之中,綠葉浮於水面。夏日,蓮就搖曳於清水、綠葉之間,似九天仙姝,或玉潔冰清,或高貴豔麗。美、妙,清香,使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從心而發,自然而成。

  蓮,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這是宋朝大儒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說》一文中對蓮花的描寫與評價。如果說這幾句話是先生對蓮的風韻、風骨的描寫與評價,那麼下面這段話則當是對蓮之神韻,蓮之本質最透徹最精闢的描寫了,“出汙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出於汙濁而不汙濁,長於淤泥而無汙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麗,這就是蓮。

  蓮是美麗的,蓮是高貴的。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傑,都把蓮看做自己嚮往的一種人生境界。把蓮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楷模。在汙濁的社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蓮給了人們多少信心、勇氣,使人們勇於堅守真、善、美,抗擊假醜惡。有多少人像蓮一樣在汙濁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麗,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縷,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涼。

  朋友,或許我們並不是一個佛門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說:“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樂啊憂傷啊,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們是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幸福美好世界與生活的渴望卻都應一致的,那麼,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象蓮花一樣給世界放出一縷清香,裝點一分美麗。

  篇2

  人人心中都有一種信仰,人人胸中都有一種力量,人人夢裡都有一種夢想,但人們往往把自己的情感給予一種植物上,於是原本無意無念,就被人們寄託了情感。

  牡丹雍容富貴,儀態四方;菊花錚錚傲骨,笑傲秋霜;青松不苟言笑,獨立山澗;紅梅雪中暗放,靜雅幽香;玫瑰嬌豔美麗,深情款款……

  但是我最愛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從古到今,對於荷花的描寫詩詞文人墨客們從來都不吝嗇筆墨。對於荷花的別稱更是浩如煙海:

  芙蓉、芙蕖、藕花、水芙蓉、群芳諧、芙蕖、水芙蓉、水花、水芝、澤芝、君子花、水仙子。

  荷花可真是美啊!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上,搖曳著幾朵吹彈欲破的荷花,荷葉布在水面上,隨著輕風舒展的飄蕩。荷花瓣錯落有致,嬌豔欲滴,清香陣陣,讓人心曠神怡;彷彿翩翩漫步的天使,輕盈、美麗、時而滾落一滴滴珍珠,不由的讓人幻想梨花帶雨的容顏。荷葉簇擁著荷花,舒展優雅、碧若輕湖,好似一塊青翠的翡翠,又如一席天然的席夢思。如水的月光柔柔的撒下,映襯了變幻的路燈,給人已如夢如幻的感受……

  那猶如夢幻的情景使我在西湖瀏覽是偶遇到的。雖然那時還小,但剛進入眼簾,我就被震撼了。我第一次看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色,那蓮花叢中,彷彿潛藏著瓊樓玉宇,又閃現著先山樓閣。那花近在眼前卻又無法輕易的玩弄,一支空心杆支撐著它,高潔而無慾。那蓮上,彷彿觀世音菩薩在打坐講道,普渡眾生。

  蓮出於水,卻比水多了一份純潔;出於淤泥,卻比之多出一份高雅。它在人們眼中,不僅僅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也向人們弘揚著一種精神。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本身就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牡丹縱然高潔,但也無法阻擋頑童的雙手;喇叭花雖美,但終究只是曇花一現。然而當蓮開放之時,那種生機,那種柔美,堪稱鬼斧神工。讓人突生震撼之感。蓮亦潔身自好,那片片蓮葉,水滴也無法稍作停留,在科學家的實驗裡,甚至於黏液、油汙都無法打動它高潔傲岸的情操。莊重典雅,卻不妖嬈亂眼。蓮藕甘甜爽口,博得眾人喜愛。它“中通外直”,不留私利。

  自古把佳人比芙蓉,把君子比蓮花。但能稱有蓮花之品著甚為少許。不少文人雅士建湖引君子,時時警之。但人無完人,蓮花生來變為完美而生。縱是它生長之前忍受萬千折磨,甚至千年不發,但它依舊懷抱一個夢想,在盛夏刻畫出驚世的瑰麗!

  篇3

  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眼裡,除了憐愛還是憐愛。就像雨巷裡的那位帶著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夢裡,揮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還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麗還是她的俏麗。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對這些後宮佳麗,我卻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總覺得它們少了點什麼,不能給我完全喜悅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偏愛蓮的原因吧!

  情人眼裡出西施。蓮,讓我覺得它就是花中之王,無可比。朋友說我過於喜愛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麗,也許是吧!暮春三月,百花爭豔,牡丹芍藥,豔麗嫵媚,使人為之震驚;夏日炎炎,紫羅蘭、玉蘭散發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秋高氣爽,菊獨傲枝頭,正直傲潔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獨自爭妍,不畏嚴寒,吐放清香,讚美之詞不可勝數。但是,我仍固執地認為蓮才是完美。

  對蓮的喜愛,使我成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對事物的是非曲直,我們也常常是不公正。

  夜深了,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被這個問題煩擾著。回憶的匣子被偷偷地開啟,往事,重現眼前。

  因對個別人的崇拜,我成為他的守護者,旁人稍有異議,便拳腳相加,小夥伴們對之畏懼,便緘口不語,使我內心稍稍喜悅;因和親密夥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對錯,不分青紅皁白,硬著臉皮要站在朋友一邊;因對個人稍有偏見.一出現可疑之處,聚焦點便投向他;因為自己的喜好盲目順從,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猛然發現,曾經,自己是如此沒有主見,成了失根的蘭花,追逐的浮萍,飛舞的秋蓮,因風四散的蒲公英,我又當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認清每一事物,應拋開自我的個人感情,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主見,更能感覺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鬆,紮根在山崖之間,不隨山水、颶風而改變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獨自開在山谷裡的野百合,不管有沒有人路過,仍開得那麼鮮豔那麼快樂。

  愛蓮,卻不溺蓮。愛生活,應該做個公正的裁判。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