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遊記高一作文600字

  真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本就陡斜的山路上,鋪上了些許的黃沙、細小的石子,山路就更難往下爬了。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家鄉的山有些怪異。遠遠的望去,就像駱駝的駝峰,高低突起。滿山都是花草樹木,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顏色。

  春天。

  當春姑娘吹著暖風慢慢飄來時,山上的萬物都復甦了。山上的柳樹吐出白絨絨的柳絮,春風把這些白色的小傘兵送上天空,送到旅遊景點;春雨飄飄然的來了,整個大山滋潤了。大山綠綠的,孩子們在百花吐豔的綠色草地上放著風箏,嬉戲著,玩耍著。

  夏天。

  大山是濃濃的綠,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山裡的孩子光著身子跳進小河裡,一起嬉戲、玩耍、比賽。夏天的樹像一把綠絨大傘,樹的葉子多得不計其數,一簇堆一簇,不留縫隙,葉子翠綠而明亮。山裡柳暗花明,我們會到山裡去採蘑菇,聽鳥叫,快樂的遊玩。

  秋天。

  山是豐富多彩的。樹葉子一片紅彤彤,一片金燦燦,紅紅的果實掛滿枝頭。頑皮的孩子們把樹上的果實弄下來,我們小孩子就站在樹下接住,吃著,笑著,歌唱著。小河裡的蝦肥了,我們一撈就撈起幾隻大黑蝦,長長的鬚子,胖胖的後背,好肥啊!山也變得金黃了,落葉滿地厚厚的,走在上面軟軟的,發出吱吱的響聲。

  冬天。

  呼呼的北風吹落滿山大樹的葉子,山光禿禿的。天氣很冷,下起了大雪。山也披上一層白色的鴨絨包。小河也停止了歌唱。漫山遍野都是銀白色。這時的孩子們,都會跑到山上來,打雪仗,堆雪人兒;大孩子們還會在雪地裡支起滑雪板,學著大人的樣子滑雪。冬天的大山在歡笑著,熱鬧著。

  家鄉的四季是美麗的,但我更愛家鄉的大山。

  篇2

  金秋十月,我們一大家來到了美麗的蘇州古城爬天平山。

  天平山不算高,但爬上去卻花了不少時間。從天平山下看去,樹木有些稀疏,山上的大石塊、土坡依稀可見。前面那段人工樓梯時,很陡,走上一段路,便是自然的黃土路,還有一些清澈的溪流。記得越往上越難爬,本就陡斜的山路上,鋪上了些許的黃沙、細小的石子,山路就更難爬了。妹妹”抱著爸爸三步並作倆步跑了上去”,我在後面緊跟著,媽媽和姑姑他們在後面慢慢走。我們到了一處,停了下來,等他們。

  我站在山坡上向下俯視,群山巍巍、雄偉壯觀,讓我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遠遠望去,樹木鬱鬱蔥蔥,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還有星星點點的人,禪叫聲、鳥鳴聲映入耳簾。我們走走歇歇,到了山頂。山頂上有套圈圈、打氣球,我們玩了套圈,什麼也沒套著,但那個老奶奶還是送了我一個掛飾。

  下山更難,往往會“剎不住車”,差一點摔跤。別看爸爸已經40了,可下山更猴子一樣,直往下蹦。我跟著爸爸跳,還摔了一跤。不經意間,瞄了一眼遠處,白雲籠罩著遠處的高樓大廈,十分美麗。接著,各種怪石也出現了。大的小的,高的矮的。下山時的風景別有一番味道,到處都是人,樹木也變多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最適合形容它的了。到了山底我們吃了些臭豆腐,就回去了。

  天平山是蘇州的標誌,是中國的驕傲,下次旅遊,我還要爬天平山!

  篇3

  早就聽過清源山的大名。終於在今年國慶有幸到此一遊。

  下車之後穿過180醫院來到山腳。那是一條用石塊鋪成的小路,不寬但也足夠兩輛車並列通過,石縫間的青苔顯示著歲月的痕跡。

  來到山下就看見清源山的峰頂,不是很尖,顯得有些蒼老,連綿起伏的山巒如綠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偶爾在青峰中露出一些色的山石,上面用紅色的水墨寫滿了古字,不遠處傳來遊人的歡快笑聲。

  買了票,我們就來到山中,一條古褐蒼蒼的石路鋪上了山頂,曲曲折折如龍似蛇,路邊的樹木,盤根錯節,阿娜多姿,漫山遍野地生長著。陽光透過樹葉撒在大地上,地上的光點斑斑點點的,像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點綴在這綠樹成蔭山地上,美不勝收。

  我們來到山腰,山腰間有一座小廟。在廟的旁邊有一道瀑布從山上飛濺而下,還沒有看見瀑布就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成千上萬的浪花湧上岸灘,又像陣陣微風吹過風鈴。轉個彎就見瀑布濺起的水花被涼風吹得滿天飄舞,晶瑩的水珠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輝像美麗的精靈一般。

  在瀑布旁邊有一道石碣上面刻有“第一山”。在石碣之上又有一處景觀。名曰:“一線天”。那是一條由一塊巨石和山巒合成的縫隙。我聽一遊客說:“哦,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我聞聲跑去。只見巨石和山腰間的縫隙很大,跟“一線天”根本扯不上關係,有點兒言過其實。

  與山巒合成“一線天”的巨石上又是一番風味。站在巨石上,向遠處遙望,就看見迷霧中的西湖公園有一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誼。”也難怪古人會血出這樣的詩句。

  夕陽西下,但我們還沒爬到山頂,就帶著無限的遺憾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