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單元同步作文以成長為題散文

  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和諧,表現力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1:自我成長,靜候陽光

  現實生活的忙碌和錯綜複雜使人內心蒙上了一層迷惘的煙霧,濃妝豔抹代替了素面朝天,謹言慎行代替了真情流露,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抹去裝飾後的本色,那樣的本色是物慾背後的淡泊,是虛偽背後的純真,是軀殼背後的充實。紛飛的雪把世界裝飾得那麼純潔,可是這種裝飾是經不住太陽的照耀的。

  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個人能力和素質,才能散發獨特的知性美。就像蝴蝶從蛹開始蛻變,在破繭成蝶的過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微觀結構。所以在光線的照射下我們才能欣賞到色彩斑斕的蝴蝶。個人能力很重要,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能力與知識、經驗和個性特質共同構成人的素質,成為勝任某項任務的條件。蘇東坡正因為具有雄厚文學素養這個實力,當遇到特定的惡劣環境時,他才在中國文壇上閃耀出萬丈光芒;史玉柱正因為具有出色的思維策劃能力,才能在因巨人大廈破產負債兩億的困境中僅憑策劃和運作腦白金等專案短短几年再次成為富翁;馬雲正因為具有卓越的思維見識和強悍的溝通管理能力,才能在遇到網際網路這個大好環境時,創造了阿里巴巴的輝煌。

  當你具備了一種實力,就有一份氣定神閒。但是要等待恰當的時機,時機一旦出現,自然美麗無邊。因為當實力遇上機遇時,生活的狀態就隨之改變,如蟄伏的青蛙,遇上春天,由緘默無聲,到一路唱鳴;如雨後的天空碰到陽光,由清新淡雲,到七色彩虹。但機會只為有準備者準備著,有些機會是明擺的,還有些機會潛行在生活中,衝著機會去奮鬥固然重要,但機會看不見時,你也做著準備,充實自己,一旦機會來了,你就有可能一展鴻圖。倘若沒有實力,哪怕機會如綿綿春雨,對你來說,也如澆在一截腐朽的木頭樁上。

  回望歷史長河,誰的成功不是實力的展示,不是機會的垂青?誰的實力不是用努力置換,不是有其自己的“特殊微觀結構”?實力加上機遇,才能成就人生輝煌。

  蝴蝶憑著一副“特殊微觀結構”的翅膀,最終將五彩繽紛呈現。人生也是這樣,我們也應該為自己準備一雙擁有個人實力的翅膀,去靜候那縷屬於自己的陽光。

  篇2:感悟成長

  曾經以為,走進擁擠的食堂,從長龍似的隊伍中買回飯菜,在住校的日子裡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打理一切,在日誌中寫下情感的歷程,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便是成長的全部。

  歲月流逝,我漸漸明白,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裡,有一種情感每時每刻在延續。那就是對這個世界,抑或可以說是對生活的認知和感悟。

  記得王國維說過:“古今之成大事者,必定經過三個境界——其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其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確,先人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做事的情感歷程,讓我們感悟成就事業的艱辛與快樂。但是,當我們投身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如願呢?

  我們還小時,渴望長大。因為覺得大人的世界如此奇妙。怎麼他們擁有那麼多的權利去做那麼多的事情?而且又能那麼快解決呢?而我們只能選擇聽從才是好孩子呢?時光匆匆,我們一天天長大,內心卻愈加懷念童年。顯然,那時的想法和做法都很幼稚。但那時的純真和快樂都是現在和以後無法比擬的。

  有一首歌唱道,“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有童話。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願永遠又笨又傻……長大後我就會失去他。”然而,拒絕長大,並不是拒絕成長,也不是選擇逃避。這,只是當我們漸漸深入到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去時,當我們需要擔當更多的責任時,我們內心最返璞歸真的渴望,對純真的渴望,對內心平靜的渴望,對最最單純的快樂的渴望。

  成長是屬於每一個瞬間的事情,而長大卻只是在一瞬間發生的事情。每個人心中都生長著後悔和無法忘記。原來,不想長大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求的一絲絲心靈的慰藉。*** 文章閱讀網: ***

  那麼,成長的主旋律是什麼呢?是奮鬥?拼搏?還是執著?追求?……不一樣的生活節奏,不一樣的成長主旋律。我一直很嚮往一種生活: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窗簾觸碰我的臉,我便體驗著淡淡的欣喜,燃起對生活、對自己、對家人和朋友的熱愛。視線透過窗簾,呆呆的望著天空,幻想乘著風的翅膀,去撫摸藍天,去擁抱雲朵,然後抓住那叫醒我的陽光O***∩_∩***O

  微風習習,禾黍芳香。轉眼間,我們已經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們是否擁有了“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環繞”的從容心態呢?

  人生如畫,四季如歌!懷揣夢想,奏響屬於自己的交響曲吧!

  篇3:成長,願它能開出一朵花來

  歲月不會辜負你所有的努力,因為,你付出的,你會得到成長;你失去的,你也會得到成長。成長,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磨難中,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美麗。成長,願它夠開出一朵鮮豔的花來,讓整個世界都能感覺到你的溫暖與芬香。

  我的成長之路用曲折、迷茫與孤獨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的。 初中那段時光,是我人生中最不幸的日子。我從小學就開始偏科,數學特別差,由於其它科目優秀,在班級還是一直處於前三名。初中,偏科問題一直困擾我,久而久之,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導致成績越來越落後。初二,我生了一場重病,所幸命大,現在想想,我還能坐在電腦前寫下我的故事是多麼的幸福。

  初三那年,家庭遇到了不幸,我開始清醒,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這幾年來的學習態度。母親的離世對我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是不該還在家庭如此艱難的時刻,繼續放縱自己。

  反思,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不能選擇我的家庭環境,但是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我的理科成績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沒用心去學,其次是我理解能力不夠好。既然自己天生不夠聰明,那麼只能靠後天的努力。中考不得不說努力讓我看到了希望,我成功進入了重點高中學習,開始我人生中的另一次成長。 高中雖然逃出了偏科的厄運,但是卻缺少了初三那年拼搏的幹勁。本來以為可以考上自己心儀的二本學校,陰差陽錯已16分之差上二本線。三本學校學費昂貴,況且我填的專業並不如我願,於是三本學校錄取我時,我拒絕選擇了專科層次的師範專業。由於我是農村孩子,親人不免都希望我能夠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我卻讓他們失望了。

  那段時間,因為上大學這件事,所有人都對我產生失望。雖然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著想,但是我卻更想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想學習我喜歡的專業,我想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生,於是,我固執地選擇了自己獨自成長。 記錄這段文字,讓我突然想起我喜歡的一位作家曾說過:“有一種孤獨是你需要依靠的時候,發現四周黑暗無人,只剩自己,只能被迫拔節的成長。”我想,那時候的我就是這種想要別人支援卻無人理解的狀態。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反反覆覆地問自己:你後悔當初的選擇嗎?每次,我都會堅定地回答,我不後悔。或許,我現在就讀的大學並沒有之前幻想的一切美好,但是我每天都可以做著喜歡的事情,不會抱怨,不會害怕,更不會氣餒。現在的的我都是面帶笑容的,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難,自己也會樂觀地面對。因為是自己做的選擇,所以不管好壞,我都是心甘情願的。我想,這也算自己成長的一大收穫,樂觀、向上。 現在的我,知道遇到困難的態度是堅強與樂觀,知道遇到突發事件要冷靜,還知道要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更加知道成長是如何的艱辛,但是成長背後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那是變得越來越成熟。

  成長不是因為自己的出身卑微而自輕自賤,也不是因為前路曲折艱辛而自甘墮落,而是要明確自己選擇的方向,並朝著那個方向付之努力。我一直堅信:只有不迴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資格去談樂觀和堅強。命運不會厚待誰,悲喜也不單單是為你而準備的。 所以啊,出於那些迷茫與困境中的人兒啊,不要害怕遇到挫折與磨難,因為在那背後你終會看見自己的成長,然後開成了一朵絢爛多彩的花,芬芳自己的整個世界。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