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遠方為話題高中第四單元作文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1:遠方沒有故事

  草地,椰林,總在遠方……

  旅行,踏青,總去遠方……

  夢想,希望,總寄予遠方……

  年輕的眼,眺望著遠方。年輕的心想逃開父輩的身旁去遠方,年輕的腳步朝向遠方,哪怕只是為生命做一次流浪。

  遠方會是什麼樣?

  因為遙遠充滿著許多期待和渴望,因為未知,充滿了多少好奇和想象,青蔥歲月的你便背上的行囊,掙脫母親的雙手,遊離父親的眼光,兜著零星的叮囑,踏上了遠方的土壤。

  心上的希望新奇而明亮,眼睛可觸及的遠方太陽似乎絢爛紅亮,揣著一個小宇宙前去盛裝。

  一路東上,僕僕風塵,腳下的地方早已不是家鄉的土壤,耳畔遠離了鄉音的迴響,抬頭看看自己的前方,腳下的路依舊延伸著……

  當肩上的行囊變得沉重,當步履不再那麼輕盈,一絲無奈和疲憊。“累了,就回家吧!”親人的聲音在心上徘徊。

  前行吧!夢想的地方一定在前方,既然選擇了遠方,不能空著手返航,那會有多少嘲笑的目光?

  當再次走近待定的遠方,腳下新的落腳又是起點,前方依舊遙遠,不著邊際的遙遠……

  遠方到底有多遠?

  回想走過的路途,有山水的阻攔,有泥濘沼澤的謎陷,心上的艱辛困苦,還有無盡落寞和憂傷。眉目間緊鎖著一片茫然。

  繼續前行吧,既然選擇了遠方,斜風冷雨也要風雨兼程,不能讓親朋友人輕藐,榮歸故里的心願在角落裡為你撐掌。

  哪怕沒人同行,也要堅持,哪怕留給別人的只有一個孤獨的背影,哪怕有一天終於自己倒下,頭朝著來時的方向,腳也要向著遠方……

  你,終只是一隻蝴蝶,沒能飛過滄海的遠方,你去了,帶著無限的遺恨,帶著親人的無盡的哀怨,再也沒有回返。

  後來,蜂擁而來的少男少女們經過你的墳前,看著你的墓碑,上面沒有任何世俗的碑文,只有一句:執拗的行者逐日的英雄。那是曾在你身後與你一樣追尋遠方的陌生人為你題寫。

  墓冢的你會笑嗎?笑聲中有多少歡樂和苦澀?會不會審視自己:是否真英雄?無悔嗎?無悔中是否有些羞愧?無悔的是你選擇了堅持的遠方,可羞愧於沒有侍奉好自己的親爹親孃,還未走盡天邊的遠方,已是落海斜陽……

  遠方天地蒼茫……

  遠方不是天堂……

  遠方,風平常,雨也平常……

  看著年輕的身影從身旁經過,聽著遠去的鏗鏘的足音,知道:遠方,也是他們嚮往的地方,那裡也有他們叢生的夢想。

  有力量,盡力釋放,只是別忘了返回家鄉,沒業績,不要鬱結沉悶,哪裡沒有希望的土壤?!

  只是,如今自己的遠方,就在雙手能觸及的胸膛,在敏感的心上。

  篇2:風從遠方來,又到遠方去

  風從遠方來,又到遠方去;

  你打這兒路過,我只是過客;

  你經過我的世界;我,遊離在你的雙眸……——題記

  數不盡多少日子,在這樣總是連陰的世界裡,彷徨;有時候卻又像是抓住了方向,便掙扎著向前方。

  如此,無論彷徨,無論掙扎,誰能分清對錯,誰能告訴自己,前方在哪裡。

  總感覺,人生便似如此,有多少人堪堪承受那些重量?我從遠方來,可歸宿又在哪裡?沒有人告訴我答案。於是我們繼續遊離,繼續彷徨,在這樣的世界。

  回想著,那一天,你擎一把傘,在茫茫蒼海邊,目送我離去,手裡還握著要送我的一把古琴;或者,我獨騎離去,馬蹄踏起陣陣黃沙,埋沒了我的足跡,也掩蓋住了你的淚水。

  過客吧,誰又知曉。

  如果註定要離去,為什麼還要相遇?既然已經邂逅,卻為何還要遠去?難道,只是因為一個“緣”字?

  在鍵盤上敲擊這些文字的時候,心裡卻已是空空如也。沒有多少話可以傾訴,沒有多少情愫可以為你書寫那份不知路途的迷茫。就像昨夜,天陰沉,卻沒有落雨的樣子。抬頭望著天,奢望著可以找到一兩顆星星;可是,你知道的,永遠是徒勞。

  我也希望,會有一輪明月,衝破那層淡淡的陰雲,在斑駁參差的雲邊,撒給我幾片陰冷的光華;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

  不知道現在的日子,該稱作初秋或是深秋。幾場淅淅瀝瀝的雨水之後,原本盛開的金桂也散了一地的敗落;期盼了一載風華的桂香,在這些日子裡漸漸飄散。或者,我告訴自己,我還可以等待著明年的日子,再去領略這樣的芬芳。

  可是,明年的我可還會是我;明年的桂花可還會像這一載;明年可還會有這樣的風,夾著這樣的桂香,自這樣的心情間流過?我不知道,誰又能告訴我,此時的我可會是明年的過客。

  風從遠方來,又到遠方去。沒有停留,只能眼睜睜看著她走,想要伸手去抓,她卻在指間劃過,未曾留下一點痕跡。只有心上的那點傷痕在訴說,一個已經流逝的故事。

  這樣的季節,獨自坐在滿地黃葉上,身後是還在垂落的敗花。現在這樣可憐自己,就連此刻伴著自己的花、樹都叫不上名字。不過,有時候想想,如此也好,至少我不必費心去記憶那些註定要離去的東西。

  鴻雁未見,紅顏未開。身在崇山峻嶺間,問自己:這是南國,還是北天?或者,只有等到要離開的時候,便可以告訴自己,我不知道的東西,正在從我的記憶裡慢慢流走;如此,便要感謝自己,當初沒有去花心思去留意,去珍惜。

  可是,如果我去留意了,去珍惜了,這樣的美好能否多停留片刻?

  那年,我千里奔走,只為逃離;

  那年,我在離家的火車上滿面淚水;

  那年,面對故鄉的土地,彎下雙膝。

  多少事,多少人,來去匆匆;正如那陣風,遠方來,遠方去,究竟路過多少,只有自己知曉。

  騙自己,說可以笑傲江湖,快意恩仇;說可以一壺酒,一個人了卻煩憂;說可以風雨裡自己走,沒有依戀,也不必為人依戀。

  風裡浪裡漂流,水裡火裡奔走,一場感慨,卻道不盡滿襟淚痕。

  呵呵,風又起了,撩動了窗簾,一道陽光撒進——天晴了。

  風,自遠方來,又到遠方去。這次,她帶來了陽光。

  在心裡默唸:初秋山頂風微涼,傻傻看夕陽。——後記

  篇3:嚮往遠方

  天天宿在西湖邊,西湖就只是一潭清水,日日穿梭於峨眉山,峨眉山就只是一座高丘,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人都會有到遠方去的衝動。何況嘈雜的現實總給人樊籠之鳥的感覺,對遠方的依戀就更深了。

  嚮往自由,所以嚮往遠方,總以為遠方會有寬廣的天空,有可以賓士的草原,有無限空曠的大漠,有永無邊境的海洋,有無拘無束的風。遠方,是一種看不見的靈魂裡湧動的嚮往,是一種源自心裡的無法言喻的情懷。在陌生的遠方,我們可以恣意的玩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沒有熟人社會裡擔心的人言可畏,沒有親朋師友間必須顧及的優雅形象,可以摘下平時桎梏的面具,自由歡暢。於是遠方,就這樣在遠方慰藉著我們對自由的神往,那裡是一支歌,一個聽到雨聲就會綻放遍野鮮花的自由樂土。

  嚮往完美,所以嚮往遠方,生活中近的是現實,遠的才是詩篇,近的看得太透、太真,一切都目無表情地擺放著,忙碌、浮華、嘈雜幾乎構成了所有的畫面。而遠方,在我們的願景中有著清香的空氣,茂密的叢林,緩緩而行的牛羊,恬靜、純真、自然或許就是遠方的全部,在遠方,一切煩心的事情都可以拋之雲霄,怒氣、哀愁被距離越拉越弱,而喜悅、新鮮被距離越引越強,遠方是完美的,是人們渴望得到並不竭追求的一種理念和動力,那裡是一幅畫,一個觸到輕風就會喚醒所有生靈的完美淨土。

  嚮往空靈,所以嚮往遠方,那裡似乎總有我們找不到的東西,獨特的風光美景和人文歷史,但更多的是那些我們永遠流於指尖的憧憬,近處的現實沉悶得彷彿即將消亡一般,而遠方,我們可以憧憬一片廣袤明淨的天空,一股輕盈流動的溪水,幸福和希望就有如飄揚的蒲公英種子一樣,在陽光下潔白如天使之翼,靈動如荷花之蕊。無論是美好的靈感,還是甜蜜的情感,在遠方都有一種如夢如幻的紛飛與空靈之感,讓我們熱切的想要去捕捉,那裡是一段情,一個看到彩虹就會湧動無限美好的空靈熱土。

  抬頭看看遠方,我們總是感到有塊土地在想我們召喚,它自由、完美且空靈,於是我們向前邁步,希望解除枷鎖、拋棄煩惱、遠離現實,去到那一方遠土,可我們剛一伸腳,那種美好又彷彿被雙足踩進了泥巴地,看到的仍是一片狼藉,便只能去追尋更遠的遠方,一路前行,我們始終只是在去往遠方的路上,可是遠方究竟有多遠呢,我們會不會忘記來時的現實路呢。原來無情最是覓遠方,一點嫵媚一點殤,我們終究不是為了覓得美輪美奐的風景,只不過是為了找到不一樣的自己,那個自由、完美、空靈的自己,那個始終在遠方的自己。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