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在路上的散文

  心在路上,要經歷太多的滄桑,要承受太多的離合悲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心在路上

  每次有了出遊的機會,時間未至,已是身未動心已遠,可想起每到一處的人頭攢動,路上的塞車之苦,又是心如脫兔身如處子。生活就在動靜交織中流淌出一首自譜的樂曲……

  雖已過不惑卻總渴望遠方的風景,有時憶起青春芳華之時,陶醉於瓊瑤唯美痛苦的愛情裡,但卻更痴迷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之旅,不是因為她和荷西的浪漫,而是願意感受她思想的灑脫不羈,就陪著三毛的心一直在路上。直到三毛謝絕滾滾紅塵,瓊瑤講述《我的故事》,才真正走進她們的內心,一個是用女性的溫情柔弱詮釋樂觀堅強,一個用豪放灑脫掩飾著脆弱。後來明白做一個溫柔灑脫、樂觀豁達的人才臻於完美,不管身體動與靜,心要真正地在路上。

  或許書香有毒吧!總豔羨李太白暢飲美酒縱情山水,深知自己無太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豪情,所以只在他的放蕩恣意中品賞美句。也神往蘇軾暢遊天地間的飄逸,也感自己平淡庸俗,無東坡的儒風才學。更不會如徐文長那樣癲狂遊走荒漠高山,看遍自然奇景自己卻詭怪異常,最終招致牢獄之災。太白偉大,東坡更完美,完美之處在於他無論進退都泰然處之,有時能在夾縫裡做最有價值的自己。的確是“廖茸篙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歡”與生活工作環境無關。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脫俗,劉長卿的“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的平靜。都詮釋了安靜與喧囂中的“清歡”。

  記得一次四位好友散步漫談,達成一致的憧憬:退休後在石市留一處小窩,然後結伴享受各地最美的季節,或高山遊覽,或大海游水,或沙灘喝茶,或小橋邊玩牌,或花架下聊天吵架。激動之時都成了女獨裁,沒有了案牘勞形。等暢想完畢,還得做有時女皇有時女奴的柴米油鹽生活,做恪盡職守奉公守法的良民。

  每人的身邊不乏美景,但內心渴望遠方,因為都想讓自己的心在路上,這樣人生的長度得以延伸,眼界得以拓寬。五柳先生的淡泊歸隱是清高;劉禹錫的“無絲竹之亂耳”“談笑有鴻儒”是閒適。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境界,螺旋式的歷程會讓人真正理解人間有味。

  不管是青春芳華還是雙鬢如霜,讓心在路上,夢在心裡,就會感到:風聲雨聲竹樂聲,聲聲爽心;山色水色四季色,色色怡人。高山流水大沙漠,景景誘人;柴米油鹽醬醋茶,事事入心。

  心之樂,喧囂安靜會無礙;心之達,勞碌安逸會淡然 。

  二:心在路上

  車窗外,風在搖曳,雨在纏綿。聽了一首憂傷的旋律,情緒有點憂鬱。這樣的旅程,這樣飄忽不定的生活,演繹著我的人生,幾乎每天,心都在路上。

  撲入眼眸的風景,在春夏秋冬裡更替,在東西南北中變遷。由遠而近,未及細看就匆匆而逝,許多時候,我只是一個過客。

  時光,總是不經意間從指縫中悄然溜走。生命中,有些事,有些人,我們未來得及好好珍惜,就已經各安天涯,讓記憶帶著幾多遺憾和唏噓。

  我像候鳥一樣遷徙,但卻跟不上季節變換的腳步。從這條路到那座城,前方永遠是未知數,也是一張空白的紙,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去尋找答案,付出全部的智慧去達到圓滿。

  輾轉中這顆忙碌而疲憊的心,哪怕是一張笑臉,哪怕是一個微小的感動,都能敲醒那根漸趨麻木的神經,愉悅那迷濛已久的動容。

  家是棲息的空間,溫馨的港灣,但在我的生活中,卻成了一個站臺,揮手作別多少往事,轉身留下多少落寞與無奈。

  與一座城的告別,心情總有些悵惘。灑在某個角落的情愫,總讓思念握成掌心裡的溫暖。凝結在眉間的眷戀,溫婉在心底一隅,生成希冀的花蕾,期待著一個美麗的綻放。

  人生中,想要去的許多地方,雖然很迷茫,但我知道,總有希望和夢想等在那裡,讓心停靠,讓心飛翔。

  心在路上,許多時候,生出很多感慨。生活就像一張不可觸碰的網,只會給心帶來一種刺痛的殤。權錢交易的官場,爾虞我詐的商界,勾心鬥角的職場,老氣橫秋的學府。擁擠的道路,喧囂的城市,彷彿塞滿你生活的全部。

  在熙熙攘攘的人海里穿梭,所遇人或事,許多時候都不能做到素心如簡,各自安好。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人心太複雜。其實人心也很簡單,只是利益分配太複雜。

  活在簡單與複雜的夾縫中。雲山霧罩下的許多事情,滲透著城府與世故,交錯著負擔與壓抑。重壓之下心會變形,甚至會破碎。

  所以,心要足夠強大,才能承受生活百味的煎熬,才能耐得住人生百態的寂寞。要習慣程式化臉譜的表演,必須適應各種場合熱情而虛偽的情感宣洩。

  掉進塵世的大染缸,你的本真會被薰染的面目全非。白與黑,是與非,快樂與傷悲,到最後往往只是一聲嘆息,一聲仰天長嘯而已。

  慾望和名利的碰撞,靈與肉的交集,無疑會暴露人性的弱點和醜陋。世事的糾纏與紛爭,往往暗藏玄機埋伏著刀光劍影。

  而時間煮雨,當初的那份純真已經悄然隱退,堅貞的信念已經黯淡不再豐滿。

  靈魂的墮落,只是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常常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到底要過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那顆落滿塵埃的心,何時何地才能平靜與安寧?

  這紛擾的世界,讓心產生厭倦,有了逃離繁華的心態。很想遮蔽喧鬧,刪除浮躁,但是卻不能夠。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許多時候,桃花源只是心中的海市蜃樓。所以,迴避不是辦法,只能勇敢面對所有突如其來的人生狀態。

  當心力交瘁,不堪重負的時候,不妨給倦怠的心尋覓一份慰藉。在春暖花開的風景裡,尋一方淨土,讓心棲息。尋一處清幽,把紅塵俗事徹底遺忘,靜靜地欣賞空谷禪韻。心若打掃的一塵不染,就不會去糾纏過往。

  遠離繁華,站在紅塵之外,素箋心語,只做自己,歡樂也好,憂傷也罷,一切都融入風輕雲淡的山水裡,心會在放鬆中豁然開朗,深思也會在一懷溫婉裡歸於恬淡,化作雲舒雲卷,化作人生的回眸一笑。

  一位名人說過一句話:“生命就是一場告別,從起點對結束說再見”,但我更喜歡生命是一場遇見。上天眷顧,在紅塵的渡口,相遇一段塵緣,盛放一朵友誼之花,

  攜手走過漫長的人生,這就是最好的陪伴。因為茫茫人海、浩繁的塵世,心與心能夠相遇,確實不易。

  人生中,某些難以言明的放下,往往在夜深人靜時悄然來襲,刺痛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讓你無力掙扎。不是很悲傷,只是腦海裡那張熟悉的臉和溫柔的語音,已經結成最美麗的殤,讓你難以堅強。

  心在路上,要經歷太多的滄桑,要承受太多的離合悲歡。長大不僅需要勇氣、責任、還需要某種妥協。

  其實,一切苦難都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人生的一種歷練。心路歷程說穿了就是朝聖者之路,要帶上一份虔誠、帶上一份感動去修行。

  走過半世,完成了青澀到成熟的蛻變,最初的夢想大多數已經支離破碎。一路走來,有撕心的傷,也有裂肺的疼。雖然沒有驚世駭俗的成就,卻也有一份收穫的喜悅與滿足。天性愈加頑皮,品行愈加深沉,信念越來越偏執,而心性歷練的特別放蕩不羈。

  歲月給予的那份霸氣,也在人到中年後展露出它的鋒芒。曾經,仰視別人,現在終於明白,自己就是別人眼中最美的風景。

  擁有和錯過總會伴隨在路上,但沒有殘缺也就沒有圓滿,沒有遺憾也就沒有留戀。心在路上,路在腳下。不言艱辛,不畏罹難,春暖花開,面朝大海,人生的收穫才如詩如畫。

  心在路上,確實很累。因為我們揹負的行囊太重。雖然說要視錢財如糞土,而且金錢不是萬能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這個社會太現實,油鹽醬醋,吃飯穿衣,還有生老病死,那一項用度都離不開錢財,所以,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雖然說名利皆浮雲,但一個人在塵世瀟灑走一回,如果不揚名立萬,那麼你在這個世界就白來一回,就體現不了人生的價值。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功成名就,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畢竟是少數。當我們做不了少數,就心懷坦然,找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去修籬種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是淡泊中的人生。

  心在路上奔波,轉眼之間,一個流程又將告一段落。歲歲年年,朝朝暮暮,忙忙碌碌,積攢的些許倦怠和疲憊襲擾而來,那麼執著。等到寒風呼嘯,秋草枯黃,有一天在跋涉的路上觸景生情,你忽然明白,悄然的時光,又讓你的容顏消瘦了許多,心,頓時氣餒,感覺很累很累,真的應該歇歇了。

  光陰荏苒,站在季節的枝頭,與過去的歲月對望,驀然回首,人生幾多繁華,幾多沉浮。被滄桑歷練,被愛情溫潤,被幸福擁抱,這就是生命要經歷的許多形式。

  世事繁雜,有一雙清澈的慧眼,看清楚那些是身外之物,那些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心態,這是一種超凡脫俗。

  人情淡薄,始終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是一種參透,也是一種禪悟。

  因為,能夠進入你的生命並且留下痕跡的人,本身就不簡單,不管對與錯,她一定教會我們一些什麼。

  其實,心在路上,人在旅途,攜一顆簡約的心上路,攀高不喜,居低不悲。儉約前行,過最簡單的生活,過自己最喜歡的生活,這就是享受最悠閒的人生。

  三:我在路上

  作為一名乘客,我很享受這種近乎與人隔絕的思考方式,靠著車窗,閉上眼、再睜開,看著窗外周邊各色的景物流過,彷彿總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我在路上。路上的人物景色,像一張巨大的、流動的畫鋪蓋著我的眼球。我不知道我都在想些什麼,卻不可救藥的喜歡這種感覺。或許,只有思想不受約束的時候才最自由,而正好,我是一個多麼渴望自由的人吶。

  生活是什麼樣的,我一直在思考,坐在車上,閉上眼,耳朵聽到的,都是身邊人的聲音,歡笑的、吵鬧的、低語的,我作為一個旁人,看著他們、聽著他們,卻無法和他們感同身受。似乎是這樣的,生活也正藏在某個角落看著我的一舉一動,聽著我的每句話語、每處喘息,那麼,他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我看著別人那樣的感覺麼,我有些好奇。

  無論生活怎樣,我們都要繼續向前走,不是嗎?走下去,或許就是我們對生活最大的感激。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清晨透過車窗的陽光,享受著搖晃的樹影落在我身後的感覺,生活的瑣碎,才一片一片的拼成了人生這樣看似偉大里蘊藏著卑微的藍圖。在路上,我是多麼喜歡這種感覺,未來看似遙遙無期,路線卻是早已定好了的,這種無謂的爭端,悠閒卻掙扎。

  所以,這一刻,我覺得我可以不去管別人的想法,安靜的坐在車窗前,思索著自己的心情。不管生活怎麼看我,它是不能改變我的,無論我做的對或是錯,它只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著,聽著,卻無法感同身受。就像一個路人,只能看著我走過去,走回來,卻無法讓我站住腳,靠住岸,即使我走錯路,他也只能是看著我而已,無能為力。

  坐在車上,靜靜的看向窗外,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只喜歡這種淡淡的寧靜。或許,只有心裡疲勞的人才會更加喜歡這種靜謐,在沉靜的世界裡心才會放鬆,才會找到內心想要的那種感覺。儘管,它一直在我的手邊,我發現了抓住了,便可擁有,然而生活,卻不會給我們如此多的恰巧。

  窗外的景色沒有在我眼裡停留一秒便消失不見,或許,事物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不抓住現有的,在經歷現有的同時懷念過去的,然後,再在未來的某個相似的時刻懷念現在。就像此刻,車窗外的景物匆匆掠過,腦海裡便適時地出現了一些畫面,以前那些安靜的,傷心的,總之都是令我沉靜的畫面,我愛極了這種感覺,它足以讓我沉淪在這個光鮮亮麗的世界。

  安靜的走,安靜的走,我很樂意享受這寧靜的幸福,有陽光,有風景,有心情,如果再不享受珍惜,下一秒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會改變誰的命運,會影響誰的心情,又會決定誰的人生。是這樣吧,所以我們才要更加地珍惜已有的幸福,即使它微小,它也是來之不易的,也是人們都渴望的瞬間。更何況,這只是在一場不算旅途的旅途中。

  更多時候,我寧願做一個過客,安靜的走路,平淡的接受陽光的沖洗,也不願只在一個角落裡虛度著看似美妙的生活。我想,人的內心也該是如此吧,生活中的瑣事起起伏伏,當我們厭倦了那些繁華的帷幕,回頭看看,你已經走了多少讓自己嘆息後悔的路,做了多少次自己身不由己的選擇。但我已無法改變過去,未來,但願我能更多的自己來抉擇。

  車還在不停地向前走,時間也如沙漏般不停地流,那麼,我呢?我一直告誡自己:不要忘記開花就行了,那是你作為一顆種子時就與生俱來的夢想。所以,我沒有停,也不會停,我一如既往的喜歡行走的過程,哪怕車靠站,哪怕夢想跌落,哪怕,我早已知道終點。這份未知的信念,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好在我依然喜歡在車上,在行進中,這樣,便好。

  我不只是喜歡坐車、看風景、沉思的感覺,每每聽到火車的汽笛聲,就像聽見一個老者的勸告聲,他提醒我,該停下了,不要迷失了,不要再往前了。我一聽見他的話,立刻就站住腳了,字字句句說的都是我的猶豫,或許,汽笛聲帶給我的就是這樣一種篤定的思維,潛移默化的,對此,我深信不疑,就當是它對我的一種警醒吧,對以前,對以後,都該停下來想一想了。

  我知道,車總有開到終點的時候,這種漫無目的感的遊蕩,恐怕只有我把它當成是一件幸福的事吧,車沿著軌道開,它是不會走錯路的,倘若自己走,便不會這麼放鬆的享受沿路的風景了。當你面前有一條道路時,你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當你面前有許多條道路時,你反而會無所適從,甚至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是這樣的,所以我才如此的依賴屬於車的寄託感,但這並不是必須,只是生活中剛好出現了這樣一種恰巧而已。

  既然生活不會改變我前進的方向,我便依然篤定我初信的想法,我們活在當下,總有幾番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時段,如果自己來發覺並承受苦痛,雖然會傷痕累累,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折騰累了,會發現自己原來轉了一大個圈兒,又回到了原地,可如果我們不轉這個圈,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原地在哪兒。要知道,收穫與疼痛並存,雖然生活只如路人般存在,但它既不會偏袒你,更不會委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