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情報學情報學的研究方法

  情報學是研究情報的產生、傳遞、利用規律和用現代化資訊科技與手段使情報流通過程、情報系統保持最佳效能狀態的一門科學。那麼你對情報學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情報學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情報學的簡介

  情報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步形成的一門新學科,至今仍在發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一些基礎學科那樣,有著嚴格而且統一的學科定義。例如蘇聯是世界上較早提出情報學概念的國家,以Α.И.米哈依洛夫教授為代表的蘇聯情報學家認為:“情報學是研究科學情報及其交流全過程的學科。它研究科學情報的構成和共同特性,研究其交流全過程的規律性。”60年代末,美國情報學會主席J.雅荷達曾指出,“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特性與活動,管理情報過程的手段,以及為保證情報的有效利用所必需的加工技術的學科”。德國的情報專家則把情報學稱之為情報文獻學,視其為研究情報和文獻的產生及其發展規律和工作方法的學科。“世界科學情報系統”UNISIST 的專家給情報學規定了這樣的定義:“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性質和特點、影響情報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報的加工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它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1978年以來,中國科學情報工作者對情報學開展了逐步深入的研究,並且認為它在世界上已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儘管其定義尚無嚴格的統一表述,但都包括了以下共同點:

  ①情報學的研究物件是科學情報。

  ② 情報學研究科學情報的產生、內涵、表徵、傳播、流通等自身特性和規律,以及有效加工、傳播和利用科學情報的技術與手段。

  ③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具有橫斷學科性質的學科。

  隨著人類社會向資訊化社會的演進,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認為是資訊化社會的強大支柱之一。情報科學家把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總結為:可使人們有效地傳播已積累的知識;不斷地使人們及時吸收並應用新知識防止情報知識自身的老化;通過情報的貯存與檢索,喚起人們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對情報知識的有效利用,強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調查法

  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蒐集資料,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兩大類,前者主要是用現場觀察法,後者又分作訪問調查與調查表調查。

  文獻計量統計方法

  對以記錄形式進行交流的各個方面進行計量統計,如對於某國、某學科的論文數量、年度增長率、利用狀況、對文獻中所附參考文獻種類、數量等進行計量統計。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建立相應數學模型,從定性與定量分析中達到掌握過去與現在的變化脈絡,進而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數學分析法

  現代數學的許多分支在情報學的研究中都在應用,如在情報檢索理論、情報傳遞的機制、情報採集方案的確定中,概率論、集合論、模糊數學、微分方程、運籌學等均在應用,甚至數論、圖論、泛函分析、變分法等,也可以應用。

  系統分析與評價方法

  對於情報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可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規劃與設計。如情報機構的工作量與處理時間,報道與檢索類刊物的時滯,對收藏的文獻進行評價,對情報產品進行測試,對情報服務工作進行評價,對索引方式與檢索系統進行分析、試驗與評價。由於系統論的研究方法眾多,對某一具體研究物件來說,就需要比較不同的方法,從中選擇最佳方法,以期獲得最優的結果。

  歷史的研究方法

  進行歷史的研究一般先鑑別一個歷史問題,蒐集有關史料,形成假說。然後進一步嚴格蒐集與組織史料,認真加以核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進行這種研究要力求從經驗走向科學,儘管在這一分析中要做到精確是不容易的。歷史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情報學是如何形成的,促使我們瞭解過去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與方式。通過情報學發展過程的剖析,可以加深對於情報學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還很多,諸如德爾斐法、內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哲學研究法,多綜合加以運用,近來又出現空白點分析法、聚類映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