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數量關係數學運算答題技巧

  在行測考試中,數學運算是很難複習的,很多學生在這部分普遍得分很低。下面小編為你介紹。

  

  第一:熟練運算題型

  數學運算解題方法方面,考生要結合歷年真題加以認真複習,熟知數學運算各個型別的題目,比如行程問題、經濟問題、幾何問題等等。每一類不同的問題都有自己特殊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瞭解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之後,多加練習。提高運算速度進而提高做題效率。

  第二:準確把握題意

  具體來說,數學運算的題目難易程度不同,因此在做題時間要有所不同,做題時間難題建議1.5分鐘,容易題建議1分鐘以內,那麼在這整個的做題時間裡,10秒鐘審題時間是必要的。稍長的題目可以增加5秒鐘。但是如果一道題目多半分鐘還沒看懂什麼意思,那考試時就要果斷放棄。

  審題主要是要審清題中的文字關係中隱含什麼樣的數量關係,實質上屬於什麼型別的題目,可能用哪些方法和思想去解題。

  第三:精準高效運算

  從歷年真題看,國考數學運算為15道,數學運算的傳統題型主要有:簡單計算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排列組合問題、幾何問題、容斥原理問題等。各種不同型別的題目,各有自己適合的解題方法。考生在平時要對這些題型熟練掌握。

  深化運算技巧:

  常見的數學運算技巧、方法有哪些呢?從歷年真題來看,數學運算解題方法有特值思想、方程思想、十字交叉等等。掌握了這些常用技巧,數學運算也就不再可怕。

  數學運算題解題方法:方程法

  方程法在數學運算中可以稱得上是萬能解法,這是因為考題基本上都是在圍繞等量關係做數量運算——無論題目多複雜,其間必然存在著一個或多個等量關係,題目中的未知量是具備數量關係的。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就可以將題目中的所有條件用數學等式表達出來,進行求解。

  一般在行測數學運算考試中,我們將常考的知識點分成多個題型,比如常見的“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容斥問題”……方程法並沒有固定的解題物件,一般只要題目中出現等量關係、多未知數之間存在數量關係我們就可以用構造方程的思路列出等式解題,下面我們來看“方程法”在各種不同題型中的應用。

  【例1】媽媽、姐姐、妹妹三人現在的年齡之和為64歲,當媽媽的年齡是姐姐的年齡的三倍時,妹妹6歲;當姐姐的年齡為妹妹的兩倍時,媽媽的年齡為34歲,問媽媽現在的年齡為多少歲?

  【分析】本題為年齡問題,年齡問題在解題過程中我們常使用整除法和方程法,在列方程是年齡問題中最明顯的等量關係就是——年齡差相等。本題中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找到兩組等量關係:媽媽和姐姐的年齡差,姐姐與妹妹的年齡差,用這兩部分的年齡差相等就可以列出等式進行求解了。

  我們做出如下表格就能清晰的將本題的數量關係找到:

  在本題中明顯可以得到兩個等式:3x-x=34-2y;x-6=2y-y,通過這兩個方程可以容易的求解得出y=4,登入第三行可見當媽媽34歲時,姐姐8歲,妹妹4歲,年齡和為46歲,和64歲之間差18歲,則沒人差6歲,則媽媽現在34+6=40歲。

  方程法不僅可以適用於沒有具體方法的題型,同樣也適用於固定解法的題型中,比如和定求最值問題。比如和定求最值問題的求解中,在講解中我們常用構造等差數列來解決常見的和定求極值問題,但是當題型變化比較複雜時,難以用常見方法求解,方程法可以輕易解決這個複雜問題。

  【例2】某年級七個班級的同學共植樹304棵,已知每個班至少植樹20棵,且棵樹都不想等,按數量從多少排名恰好為一班至七班,又知一班植樹的數量為二、三兩班之和,二班植樹為四五班級之和,那麼三班最多植樹多少棵?

  【分析】要求三班植樹儘量多,則應讓其他班植樹儘量少,故六班和七班應分別植20和21棵。設三班植樹x棵,則二班植樹x+1棵,一班植2x+1棵,四班和五班共植樹x+1棵,因此得到方程2x+1+x+1+x+x+1+20+21=304,解得x=52,即三班最多植樹52棵。代入驗證四、五班的植樹棵樹,可滿足題幹要求。

  數學運算題解題方法:特值法

  例1.某市氣象局觀測發現,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兩個季度降水量的絕對增量剛好相同。那麼今年上半年該市降水量同比增長多少?******【12國考-行測】

  A. 9. 5% B. 10% C. 9. 9% D. 10. 5%

  答案:C

  解析:因為兩個季度降水量的絕對增量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假設這兩個季度的降水量增量均為99份,則去年一季度的降水量為99÷11%=900份,去年第二季度的降水量為99÷9%=1100份。所以去年上半年的降水量為900+1100=2000份。今年跟去年相比,增加了99×2=198份。同比增長了198÷2000=9.9%.所以選擇C.

  例2.某汽車廠商生產甲、乙、丙三種車型,其中乙型產量的3倍與丙型產量的6倍之和等於甲型產量的4倍,甲型產量與乙型產量的2部之和等於丙型產量的7倍。則甲、乙、丙三型產量之比為*** ***【13國考-行測】

  A.5∶4∶3 B.4∶3∶2 C.4∶2∶1 D.3∶2∶1

  答案:D

  解析:題幹只告訴我們甲乙丙三者的倍數關係,沒有告訴具體值,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結合選項假設特值。A選項,假設甲乙丙分別為5、4、3.帶入條件4×3+3×6=30≠5×4.A排除。B選項,假設甲乙丙分別為4、3、2.代入條件3×3+2×6=21≠4×4,B排除。帶入C選項,假設甲乙丙分別為4、2、1.帶入條件2×3+1×6=12≠4×4,C排除。只能選擇D.

  例3.工廠組織職工參加週末公益勞動,有80%的職工報名參加。其中報名參加週六活動的人數與報名參加週日活動的人數比為2∶1,兩天的活動都報名參加的人數為只報名參加週日活動的人數的50%.問未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是隻報名參加週六活動的人數的:【14國考-行測】

  A.20% B.30% C.40% D.50%

  答案:C

  解析:假設兩天都參加的人數為1人,則只在週日參加的有2人,所以週日參加了活動了有3人,根據條件“其中報名參加週六活動的人數與報名參加週日活動的人數比為2∶1”,說明週六參加活動的有6個人,其中1各人兩天都參加了,那麼只在週六參加的有5個人,參加活動的一共有5+1+2=8個人,佔總人數的80%,所以總人數為10人,不參加活動的為2人,未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是隻報名參加週六活動的人數的2÷5=40%.

  例4.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資一個專案,已知甲的投資額比乙、丙二人的投資額之和高20%,丙的投資額是丁的60%,總投資額比專案的資金需求高1/3.後來丁因故臨時撤資,剩下三人的投資額之和比專案的資金需求低1/12.則乙的投資額是專案資金需求的*** ***【15國考-行測】

  A.1/6 B.1/5 C.1/4 D.1/3

  答案:A

  解析:假設需求資金為12萬,則根據條件“總投資額比專案的資金需求高1/3”,證明總投資額為16萬,甲+乙+丙+丁=16萬,再根據條件“剩下三人的投資額之和比專案的資金需求低1/12”,說明甲+乙+丙=11萬。所以丁的投資額為5萬元,丙的投資額是丁的60%,所以丙的投資額為3萬元,甲+乙=8,且甲=***乙+丙***×***1+20%***,代入丙=3,解得甲=6,乙=2.所以乙佔總的1/6,選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