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北京公務員面試以語言表達為媒介,考查一個人內在素質、修養以及決策、處事能力,考生可通過預測試題練習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北京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幫助你提分。

  北京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熱點概述】

  據測算,2030年起,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退休之後的國人,將繼續擁有20年、30年甚至更多生命時長,和人們的工作年限相等或更久。中國用較短時間織就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普惠制養老保障網,然而總體上保障水準還比較低下。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去年年底每千名老人也只擁有30張床位。養老依然要託付給忙碌於生計與個人發展的獨生子女家庭。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倚仗的重要人口紅利在2013年前後達到頂峰,此後便緩慢下降。接近2億人的“銀髮浪潮”就這樣洶湧而來。

  【題目預測】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人口老齡化形勢和對策舉行集體學習,用“三最”形容我國這個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請談談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

  【參考解析】

  將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提升到了“事關國家發展全域性,事關百姓福祉”的高度,使得未富先老的家國困境,有了突圍的希望。

  每一個人,都終將老去。而人均壽命不斷提高的中國,以及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亟待突圍的老齡化困境。據世衛組織最新報告,中國人均壽命達76.1歲。一些“高壽”的城市和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還超過了82歲。權威研究表明,1990年後的15年裡,中國人驟然“長壽”了8年半。這意味著國力的增強,國人幸福指數的增加,也意味著養老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老齡化之所以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就是因為調整必須先行,而見效與否則在未來。國家層面如果未雨綢繆做好適合老齡化社會的建設,解圍之道中也將蘊含著巨大的增長動力。

  要想更有效的解決老齡化問題,不僅要完善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政策,更應強調“老”的價值,從“養”到“用”,從另一個側面解剖老齡化。例如應該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重視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禮記》早有詮釋:“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這是一重重遞進的境界。養老最為基礎,弗辱其次,尊親最高。先人以孝治天下,智慧通透。一方面,家和萬事興,由家庭倫理擴充套件為社會倫理,一生萬物,綱舉目張;另一方面,老人所積累的豐富精神資源,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活力所在。因此,老少和諧的社會文化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在舉國努力下,使“老去”成為一個“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過程,從而增加每一位國人、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感,徹底有效的解決老齡化困境。

  北京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背景銜接】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人的錢包越來越鼓,出境旅遊的人數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時不文明行為的屢屢曝光,為中國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在旅遊越來越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各方對文明旅遊的高度重視,對於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傳遞社會價值觀念,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參考分析】

  文明旅遊是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形成文明出行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社會是無數個體公民的匯聚,遊客的一言一行,表面體現的是公民個人素養,實質卻反映著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當越來越多的公民在假期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時,他的個人形象就隨之展示給社會,展示給世界。正因為如此,國際旅遊界對於旅遊有這樣的解釋:“旅行是發現,是文明,是博愛,是超越。”遵循這樣的解釋,公民在旅遊時就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個人休閒和自我享受,還必須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適當照顧社會公共空間,在這其中,公民的行為舉止、環保意識、文化素養等對於旅遊就顯得尤為重要。文明,也許肇始於他律,但最終要靠自律。

  文明旅遊是展示社會傳播力量,對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國民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每一個出境遊者都應該認識到,人人也都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義務和責任。上世紀早期,英國人對美國人也有一種“暴發戶”的印象。工業化中後期的日本遊客等,也被人家皺過眉頭、翻過白眼。當然,我們不是要向後看齊,但在全球化的視角看觀之,出境遊中的文明舉止,不僅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一者,出境遊是海外消費力向文化影響力轉化的過程;二者,出境遊中公民的旅遊素養直接表達著國家的秩序與規範。修養的形成需要氛圍,需要互相提醒,互相感染,讓不注重修養的人在這樣的良好氛圍裡自慚形穢,促成蛻變。

  文明旅遊是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一些中國公民在旅遊活動中存在的“不講衛生、不守秩序、不愛護公共設施和環境、吵鬧喧譁”等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管仲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文明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國家的臉面。國人踏出國門外出旅遊,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途徑。這就是為何說“礦泉水瓶別亂扔”,因為這一扔,顯然是扔掉了國人的修養。正因如此,集中治理出國旅遊的行為和舉止陋習,倡導和踐行文明旅遊,自然將激發公民的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繼承和維護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樑曉聲先生曾用四句話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體悟當下可知,這不單是一種內斂的“文化”,更是人們日常應遵循的“文明”。內化於心的是文化,外化於行的是文明。即將出發之時,別忘了帶上這四句箴言。詩人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讓“中國遊客”成為世界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就要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從能力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並解讀好出境遊中的公共行為。學會主動維護公共秩序,尊重旅遊地的文化習俗,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我們的旅遊不再是隻為經濟總量做著貢獻,更是以高素質來展現“中國形象”。

  北京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背景銜接】

  近幾年來,各大媒體、各大電視臺,都把真人秀作為一個吸引觀眾眼球的“法寶”,從“爸爸去哪兒了”到“爸爸回來了”,從“奔跑吧,兄弟”到“極限挑戰”,真人秀所帶來的“明星效應”與“眼球效應”讓很多地方電視臺賺足了甜頭,甚至央視也開始了真人秀節目的探索。但是最近在山西,一檔特殊的“真人秀”卻引發了廣泛熱議。

  一檔名為《人說山西好風光》的“真人秀”欄目,意外火了。11名來自山西的、書記,紛紛在欄目中登臺亮相,為自己所在的城市作旅遊推介競演,一時間,熱鬧紛呈。欄目甫一開播,就刷爆了朋友圈。

  【模擬題目】

  最近,山西省一些城市的、書記走進“真人秀”節目,為自己所在的城市做旅遊推介競演。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書記同臺競演,既要展示個人的風采,也要推介家鄉的風光,可看性十足之餘,也表達著山西主政者開放親民的姿態,值得點贊。

  當前,無論是重塑山西政治生態,還是破解“一煤獨大”的難題,都是硬戰,整個山西都迫切希望找到突破口,扭轉被動格局。而這檔欄目,在展現山西政治新生態新風貌的同時,也讓世人發現了這樣一個新的事實:山西不僅煤炭資源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同樣多彩。

  對這11名、書記而言,欄目的走紅,既是鼓勵,更是壓力。而對所有的領導幹部來說,山西官員“真人秀”既是一個樣本,更是一面鏡子。強調過,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積極迴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在新興媒體高速發展的形勢下,不懂媒體,不善溝通,一味用“老辦法”,解決不了新問題;相反,站在聚光燈下,拿起麥克風,直面攝像頭,善於運用網路、電視,深諳傳播規律,開展工作才能更加得心應手,也才能更好地密切官民“魚水情”。在這個意義上,山西官員“真人秀”的走紅,絕不應僅看作一個短暫的現象,它更是一個深刻的啟示:提高自己的媒體素養,用真切樸實接地氣的語言傳遞自己的施政理念,是每一位領導都必須修煉好的“基本功”。

  當然,一個好的開端,只是邁向成功的一個好起步。正如網友所指出的,節目好是好,但別把“真人秀”真的做成了“秀”。這樣一種期待,同樣值得重視。未來一段時間,節目能否繼續紅下去?這,也考驗著這11位、書記的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