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產業經濟基本概念

  經濟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如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那麼公務員考試中的經濟常識又是那些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產業經濟基本概念

  一、產業結構

  1、產業結構的涵義

  1935年,英國經濟學家、紐西蘭澳塔哥大學教授阿•費希爾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首先提出“三次產業” 這一概念。

  西方國家

  第一產業 以農業為主,畜牧業、遊牧業、狩獵業、林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 以製造業為主,包括礦業

  第三產業 建築業、運輸業

  中 國

  第一產業 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 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行業 第三產業 除上述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一般是指廣義的服務業

  ***識記我國的分類即可***

  2、研究產業結構的指標

  3、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

  一是資源總量、結構、相對價格以及可移動性。

  二是需求結構的變化。包括:

  以生理性要求為主導的需求階段——人均GNP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階段;

  追求便利和機能的需求階段——人均GNP300美元以上的收入階段;

  追求時尚和個性的需求階段——人均GNP15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階段。

  三是國際關係的變化:

  競爭性進口,即通過進口品的價格機制使國際市場上價廉物美的產品替代國內同類相對高價產品。

  補充性進口,即在國內某些產業的生產受某些關鍵的供給品制約時,通過對這些關鍵產品和裝置的進口來補充國內生產的不足。

  進口替代,即為了緩解國內某些產業的生產對國外進口品的長期依賴,通過進口國外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進行國內生產,以替代進口品。

  出口導向,即本國某些產業以國際市場訊號為導向,國內生產體系的運轉……。

  經濟國際化,即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迴圈,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以上幾者的區別是重要考點,注意區別***

  四是資源的轉換率。

  4、產業結構變化的規律

  配弟—克拉克定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世行前副行長錢納利等研究發現,超過人均300美元的臨界點,製造業的附加值份額才會超過初級產業。超過人均800美元的以後臨界點,工業中就業份額才開始超過初級產品中的就業份額。

  在工業化初期,工業資源結構傾斜於勞動力;在工業結構趨向重工業化時,工業結構是以資本密集為主的;隨著工業結構高加工度化,技術***知識***又將成為工業資源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

  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界定:一般做法是,把研發費用佔某一產業總值5%以上或勞動力中有5%以上的自然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專家的產業稱為密集型產業。把兩項指標超過10%的產業稱之為高技術密集型產業。

  5、產業結構變化的原因

  6、經濟起飛中的產業結構變動

  7、產業結構轉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二、產業組織

  產業是一系列相關企業的集合。

  產業經濟是指發生在產業中的經濟活動,不包括純技術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 企業在產業經濟中的地位

  企業不是從來就有的,它的出現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當社會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這時企業便誕生了。亞當•斯密認為,分工創造的生產力是企業存在的原因。企業一經產生,就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較之其他形式的經濟組織,它能夠進行更有效率的配置資源,組織生產,滿足社會的需要。

  市場結構指的是市場主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而這些關係在現實市場中的綜合反映就是市場的競爭和壟斷關係,市場結構是一個反映市場競爭和壟斷關係的概念,它是現代產業組織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體。

  1.市場結構的含義

  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市場結構是指企業市場關係的特徵和形式,反映市場競爭和壟斷的關係。包括:賣方之間的關係;買方之間的關係;買賣雙方之間的關係;市場內現有的買方、賣方與正在進入或可能進入該市場的買方、賣方之間的關係。

  2.市場結構的基本型別

  ***1*** 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是不存在壟斷,競爭程度最高的市場。它的主要特徵是:產業集中度很低。 產品同一性很高。不存在任何進入與退出壁壘。完全資訊。

  ***2*** 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不存在任何競爭,主要特徵是:產業絕對集中度為100%,市場上只有一個提供產品的企業。沒有替代產品。進入壁壘非常高。

  ***3*** 寡頭壟斷市場

  寡頭壟斷是一種很普遍的市場結構形式,主要特徵是:產業集中度高,產業市場被少數大企業控制。企業之間既相互依賴又相互競爭。產品基本同質或差別較大。進入和退出壁壘較高。

  ***4*** 壟斷競爭市場

  它是一種比較接近現實經濟狀況的市場結構,介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且偏向於完全競爭。主要特徵是:產業集中度較低。產品有差別,這是壟斷競爭與完全競爭之間的主要區別。進入和退出壁壘較低。企業能自由進入退出市場。

  市場行為是指企業在市場上為實現其目標***如利潤最大化和更高的市場佔有率***所採取的適應市場要求不斷調整的戰略性行為。

  企業的市場行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以控制和影響價格為基本特徵和直接目的的市場價格行為,包括價格競爭行為和價格協調行為。

  2.以促進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為主要內容的促銷行為,如廣告行為。

  3.以產權關係和企業規模變動為基本特徵的企業組織調整行為,如兼併行為。

  4.企業技術進步。

  縱向一體化指上下游企業的控制權合二為一,進行一體化的經營決策。

  企業實行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提高技術效率、節約交易成本、保障供應、避免政府幹預。 價格約束是指在特定流通渠道內的上下游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對各方的採購、銷售價格進行限制,從而達到控制渠道關係、分配渠道內利潤的目的。

  常見的價格約束的形式有:

  1.特許費。

  2.轉售價格維持。製造商在契約中對零售價格做出最高或最低限價的規定。

  3.歧視性價格折扣。

  4.進場費。一般經濟越是發達,連鎖店的規模越大,進場費也就越高

  常見的非價格約束的形式有:

  1.製造商限制銷售商的顧客覆蓋範圍

  2.製造商規定銷售商不許經營與製造商商品直接競爭的商品

  3.銷售商對供貨商採取的限制其銷售物件的行為

  4.製造商強迫銷售商購買其它產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三、產業政策

  1、產業結構政策

  產業結構政策是國家制定的為協調產業結構內部比例關係並推動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政策措施,其要求是根據一定時期內一國經濟結構的內在聯絡提示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及過程,並按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發展規律確定主導產業部門及其在產業發展中地位和作用。

  2、衰退產業調整和成產業保護

  3、產業組織政策


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 產業經濟基本概念“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