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邏輯判斷練習附答案精講

  行政能力測驗是目前現行公務員考試的筆試科目之一,其中判斷推理的邏輯判斷題型是考試中的一個難點。為了提高大家的解題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各位考生自測練習。

  行測邏輯判斷練習:

  1.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傳訊。

  甲說:作案者是乙。

  乙說:作案者是甲。

  丙說:作案者不是我。

  丁說:作案者在我們四人中。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個說真話,則以下哪項斷定成立?*** ***

  A.作案者是甲

  B.作案者是乙

  C.作案者是丙

  D.題幹中的條件不足以斷定誰是作案者

  2.小王、小張、小李、小顧四位舍友預測某次考試的結果。

  小王:我想這次大家都能過吧!

  小張:怎麼可能?你沒看見我烏雲密佈嗎?

  小李:小顧肯定是沒問題的。

  小顧:拜託!要是我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

  成績公佈後,證明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小王

  B.小張

  C.小李

  D.小顧

  3.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議論本班同學申請銀行助學貸款的情況。甲:“我班所有的同學都已申請了貸款。”乙:“如果班長申請了貸款,那麼學習委員就沒有申請。”丙:“班長申請了貸款。”丁:“我班有人沒有申請貸款。”已知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則可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

  A.甲說假話,學習委員沒申請

  B.乙說假話,班長沒申請

  C.丙說假話,學習委員沒申請

  D.丁說假話,學習委員申請了

  4.甲、乙、丙和丁四人進入公務員面試,最後只有一名被錄取。考官張、王、李三人對錄取結果作了如下預測:

  張:被錄取的不是甲。

  王:被錄取的是乙。

  李:被錄取的不是丙。

  已知張、王、李三人中恰有一人的預測正確,以下哪項為真?*** ***

  A.被錄取的是甲

  B.被錄取的是乙

  C.被錄取的是丙

  D.無法確定

  5.有一個島上住著兩種人,一種是說真話的人,一種是說假話的人。一天,一個人去島上旅遊,遇到甲、乙、丙三個島上居民,便問起他們誰是說真話的人,誰是說假話的人,甲說:"乙和丙都是說假話的人。"乙說:"我是說真話的人。"丙說:"乙是說假話的人。"這三個人中有*** ***個是說假話的人。

  A.0

  B.1

  C.2

  D.3

  邏輯判斷練習答案精講:

  1.答案: D

  精講:

  第一步:找突破口

  題幹已說明,四人中有且只有一個說真話,假設甲的話為真,那丁必為真,故甲的話必定為假。同理可推出乙的話也必定為假。故真話在丙和丁之間。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假如丙說的是真話,那甲、乙、丁是假話,那就無法斷定誰是作案者。

  假如丁說的是真話,那甲、乙、丙是假話,可斷定作案者是丙。

  由於丙和丁不存在矛盾關係,無法推斷誰的話必定為真,誰的話必定為假,故無法斷定誰是作案者。

  因此,正確答案選D。

  2.答案: B

  精講:

  題幹中給出,只有一個人的說法錯誤,首先確定這一句假話存在的範圍。

  小王說:所有人都能過

  小張說:怎麼可能

  這兩句話構成一對矛盾關係,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找到範圍之後,關鍵看其餘,說

  明小李和小顧說的話都是對的。

  小李說:小顧通過了,這是一句真話,

  小顧說:小顧通過了→所有人都通過了,這也是一句真話,根據翻譯推理的推理規則:肯

  前必肯後,可推知:所有人都通過了,所以小王說的話是真的,小張說的話是假的,因此

  ,本題答案為B選項。

  真假判斷題型關鍵在於找到一句真話/假話存在的範圍,這道題用口語化的表達設定了矛

  盾命題,對考生構成了一定的困擾,小顧說的話“我要是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是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小李說的“小顧肯定沒問題”不構成矛盾關係,在口語化的表達的

  現象之下,要看到邏輯關係的本質。

  3.答案: A

  精講: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甲和丁之間的矛盾關係,兩人的話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只有一句為假,故乙和丙的話均為真話,則班長申請了貸款,學習委員沒有申請。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由學習委員沒有申請貸款可知,丁的話為真,甲說的話為假,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D

  精講:

  由條件可知,只有一人的預測正確。首先王的預測不可能為真。其次,假設張預測正確,則王、李預測為假,則被錄取的是丙。假設李預測正確,則張、王預測為假,則被 錄取的是甲。但只有一名被錄取,由此可知,並不能確定誰被錄取。故本題選D。

  5.答案: C

  精講: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由於乙和丙所說的話是矛盾關係,因此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分析題幹中剩餘資訊得出答案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說的一定是假話。因此說假話的人有兩個。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