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高中化學的方法

  很多同學抱怨高中化學難學,是真的難學,還是沒有掌握好學習方法呢?別擔心,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第一,訓練學習的定力。高中的學習無論是從知識的容量還是知識的難度都達到了一定強度,需要我們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高度專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們要能坐得住,要能真正投入。有很多學生學習的時間其實挺長的,但是最後學習效果不好,有些學生還因此失去信心,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最主要的還是專注度不夠,不專注當然就沒有好的效果。

  第二,訓練學習的效率。學習的效率除了剛才說到的要專注外,還得有科學的訓練方法,但科學的訓練方法得建立在對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要有科學的統計,在統計的基礎上加以分析,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效率不高的問題所在,才能採取相對應的方法。我建議每個學生對自己假期做一個計劃,首先是按事物的類別來分,包括學習的時間、休閒的時間、娛樂的時間甚至是走親訪友的時間,學習又分為學科學習和其他方面的學習例如看一些書籍等,學科學習的時間還得細化到各個學科。其次要把自己能支配的時間按天細化,內容和時間做到匹配,每天按上午、下午和晚上分,每個時段要做的事情要明確。每天睡覺前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對一下,看看自己的執行情況。沒有完成的或完成不好的爭取在後面加上去,不要計劃是計劃,變化是變化。

  寒假的學習主要是兩個方面,複習和練習,這也是學習的兩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很多學生這兩個環節是混淆的,反正就是做作業。其實這兩個方面是不一樣的,複習是知識的查漏補缺和鞏固的過程,細節上做到理解到位甚至是延伸和拓展,巨集觀上做到知識體系的建立。而練習尤其是理科的學習是對知識和方法的檢測。所以我建議假期的學習一定得有這兩個環節,不能混淆。複習最好能完全以自己為主體,把知識內化。而練習最好採用實戰訓練,才能提高練習的速度和正答率,尤其是高三的學生更應該這樣做。

  第三,揚長補短。我們常常聽到揚長避短這個詞,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比如在選擇職業等方面都是如此,但是在學習這個方面卻是不行的,學習要做到揚長補短,使強的更強,弱的變強。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有時候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人接受的能力也不一樣,在學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有的學科可能只能跟上進度,還不能做得很好,而假期是很好的彌補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好好的利用假期的話,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二:

  ***一***課前預習不可少。所謂預習,就是了解教材的大體內容和難易程度。預習時注意把握教材的總體思想:這節書主要講些什麼物質?各物質之間有何聯絡***如物理性質,化學反應***?重點物質是什麼?這些都是預習之有要有一定印象的。預習時遇到疑難點,而自己又一時解決不了,應把它們集中起來用筆記本記錄下來,以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另外,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參考學習書,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為預習瞭解更多的知識。

  ***二***巧妙聽課,主動思考。課堂上以聽老師講授為主,基本循著老師的思路去聽。同時要動腦子主動思考,力爭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綜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領會主要精神。老師講課有不同的“鬆緊度”,學生聽講也應有不同的“響應度”。在預習中以懂的東西就不必多話力氣。而對疑難點則要仔細聽,聽課中可進行合理的“聯想”和適度的停留。“聯想”主要是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可以有“樹木”聯想到“森林”。譬如,在聽到AgI可用於人工降雨時,自然聯想到初中是學過的乾冰***CO2***也可以用於人工降雨。這雖然舉的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只要廣泛聯想,對於知識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卻不能脫離課堂而無目的想入菲菲。所謂“停留”,是指聽到課堂重要之處,可以稍微停下來思考,細味這個問題。也可以為聽課帶來一定興趣。不過不要忘了還要留一點精神聽老師後面的課,爭取把課聽活。

  ***三***鞏固課堂成果。每次下課是,並不要幾急於使自己的思想一下子鬆開,而要用幾分鐘時間靜靜思考一下本堂課的基本內容:中心要旨。這雖是幾分鐘工夫,效果卻是不可低估的。因為遺忘的過程總是先快後慢,記憶後的最初遺忘得最快。這樣,課後一定要及時安排複習,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是知識化歸自己所有,從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質水平。總之,只要你掌握了聽課,也就擁有了學習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開拓,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