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德有品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存在的問題

  講道德有品行要求共產黨員要做到道德的知行統一。那麼你對講道德有品行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講道德有品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講道德有品行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講道德、有品行”強調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講道德”側重強調思想認識上要“知德明德”,“有品行”側重強調現實實踐中要“守德行德”。

  道德的含義及其本質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節人際關係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行為活動的總和,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範和道德實踐等。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具體的歷史範疇,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而變化。進入階級社會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和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在社會先進分子中還體現為共產主義道德;同時一些社會成員的思想中還存在著封建社會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包括道德標準、道德規範等,它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等;主觀方面,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等。道德的主要社會職能,是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係和個人行為。道德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完善,通過對善的價值理想的自願踐行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人格的昇華。

  共產黨員必須遵守的公民道德規範

  共產黨員是社會公民中的一員,所以,首先要在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範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發實施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性檔案。在此基礎上,黨的以來,又發展凝練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我國曆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規範主要由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規範、職業道德規範、家庭美德規範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群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基本規範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範;“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範;“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範;“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範。

  社會公德主要規範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文明禮貌,要求人們互相尊重; 助人為樂,要求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愛護公物,要求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主人翁的責任感;保護環境,要求強化生態倫理觀念;遵紀守法,要求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職業道德的主要規範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物件、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愛崗敬業是對職業責任、職業榮譽的深刻認識,不論做任何工作或勞動,都要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不辭辛苦;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範;辦事公道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服務群眾要求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尊重群眾的人格和尊嚴,千方百計方便群眾;奉獻社會就是要立足本職積極自覺地為社會作貢獻。

  家庭美德的主要規範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的重要規範;堅持男女平等的美德,既要反對“大男子主義”,也不贊同“夫人專政”或“妻管嚴”;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是建立美滿幸福家庭生活的關鍵;勤儉持家是我國傳統道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要提倡弘揚淳樸、善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美德;鄰里團結、相互尊重、以禮相待、互諒互讓、互幫互助,才能形成和諧的鄰里關係。

下一頁更多有關“什麼是講道德有品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