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計算機教學初探論文

  眾所周知,隨著高科技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網路作為21世紀的新型科學技術,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以及學習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此同時,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社會發展的支撐者,對其進行相關的計算機教學不僅有利於他們知識水平的提高,還有利於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小學計算機教學初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小學計算機教學初探全文如下:

  【摘 要】對於計算機的教學,我們要持之以恆,不斷學習,通過自我的努力,逐步深入研究計算機的各方面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結合自己的教學感受,整理成自己的學習筆記,多看看,多練練,通過學習提高自我,通過感悟昇華自我。讓自己在計算機教學中尋找它的樂趣吧。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教學

  1 優選教法,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名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徵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對於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形象教學法:我們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所以要注意運用形象法教學,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如在教學《認識計算機》一課,由於小學初次接觸計算機時,大多懷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可以用來幹什麼,更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動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裡想做的時候。”我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麼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利用教學演示光碟,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製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1.2 比喻教學法:對於小學生來說,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介紹資料夾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資料夾的含義,我用了這樣一個比喻:“資料夾就好像我們用的資料袋一樣,裡面可以裝一些檔案在裡面。新建一個資料夾要給它命名,用來區分各種型別的檔案。”諸如此類的比喻,可以幫助學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1.3 遊戲學習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電腦遊戲由於具有極強的互動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我在教學中大膽引入遊戲,卻不是僅以玩為目的,而是把它作為激發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手段。例如,小學生剛開始操作滑鼠顯得極為笨拙,我在講解完滑鼠的基本操作***單擊、雙擊、拖動***後,就讓學生玩起了“滑鼠點選”遊戲,在點選的過程中,學生熟練了單擊操作,在移動位置時,又鞏固了雙擊和拖動操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玩得歡,而且學得好,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電腦的興趣。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出: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多動腦筋,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在教學理論指導下,採用多種有效有教學方法,激發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2 讓電腦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相對傳統媒體而言,電腦能同時呈現文字、影象、聲音、色彩等資訊,也具有動畫、播映、繪畫等功能,是現代社會小學生拓寬視野的一大“視窗”。讓孩子從小接觸電腦,有利於開發智力和增強對新技術的適應性。

  2.1 注重電腦的應用 。 電腦是人類的智力工具,小學生應儘早掌握這個工具。小學生沒有必要去學習電腦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和它的發展史,主要應該把電腦作為工具,用電腦學習寫字、畫圖、音樂、以及用電腦學習數學、語文、自然、英語、和其它科學文化知識,並利用電腦開發智力和培養創作能力。所以小學生學習電腦只要學會一些簡單的操作,會使用多媒體學習軟體,讓電腦能夠成為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的幫手,這就達到了我們電腦教育的目的。

  2.2 開發學生的資訊素質 。 以前,我們評價教學效果的惟一標準是考試分數。知識的擁有量是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一個重要標誌,但在資訊社會,知識量的急劇膨脹使得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部知識,大量資訊的儲存、檢索極其方便,使得博聞強記已經不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現有知識如何創造新的知識,如何利用、檢索、加工複雜的資訊則更為重要。

  3 利用投影,提高教學效果

  現在,很多學校都買了計算機,由於資金問題,暫時還不能實施大螢幕教學和網路教學,這樣就出現了教師在講臺演示,而由於顯示器螢幕小,學生多,後面的學生看不清楚的難題。怎樣解決這一難題呢?我想到了學校常用的幻燈機投影放大,不但解決了上述難題,而且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集中了學生注意力,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學生“DOS作業系統常用命令”一節時,將使用DIR命令帶引數和不帶引數後的計算機螢幕顯示內容分別製成幻燈投影放大,使全班學生都清楚地看到了這些不同顯示結果,然後讓他們自己根據這些顯示結果,找出顯示方式的不同點與共同點,從而總結出什麼時候用DIR命令時不帶引數,什麼時候帶/P引數,什麼時候帶/W引數。通過對比,學生很快掌握了顯示檔案目錄命令的使用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絡實際,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求新出異,提高學生創新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