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數學怎麼學

  許多同學在初一下學期感覺數學很難學,因為數學加深了,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初一下冊數學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下冊數學學習方法

  ***1***講授法。提出數學學習常規要求的課。設立數學教師專題論壇講座可每月搞一至兩次,如介紹“怎樣聽課”、“如何學習概念”、“解題思維訓練”等。

  ***2***交流法。學生進入初中後一段時間後,積累了一些學習方法,這時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成績突出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法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方法不需成熟,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3***輔導法。通過以上兩種途徑學習,多數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提高,但學生心理狀態是互異的,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所以針對個別學生的學習方法要有目的地指導和諮詢。這時就應該深入瞭解學生學習基礎,研究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作不同的指導或諮詢。

  初一數學學習習慣

  ***一***看書習慣

  這是自學能力的基本功。根據美國和前蘇聯對幾十所名牌大學的調查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有20%~25%的知識是來自學校,而75%~80%的知識是靠他們離校後通過工作、自學和科研來獲得的。根據心理規律,初中學生已經具備閱讀能力,但由於在小學受直觀模仿習慣的影響,使眾多學生誤把數學課本當作習題集。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重視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習慣,樹立數學課本同樣需要閱讀的正確思想,並注意總結如何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

  1. 每一節課前都務必養成預習的習慣,努力在預習中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以便能帶著問題聽講。課堂上注意老師如何閱讀課文,從中培養自己掌握如何分析定義、定理、推論等。

  2. 經常歸納總結學過的知識,培養複習習慣。剛開始時,可跟著老師總結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內容,一個階段後可根據老師提出的複習提綱,自己帶著問題去鑽研課文,最後過渡到由自己歸納,促使自己反覆閱讀課文,及時複習,溫故知新。

  ***二***筆記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中學數學內容豐富,課堂容量一般比較大,為系統學好數學,從初中時期就必須重視培養做課堂筆記的習慣,課上做筆記還可約束精力分散,提高聽課效率。一般,課堂筆記除記下講課綱目外,主要是記老師講課中交代的關鍵、思路、方法及內容概括。特別注意隨時記下聽課中的點滴體會及疑問。在“聽”與“記”兩個方面,聽是基礎,切莫只顧“記”而影響“聽”。

  為了使課堂筆記逐步提高質量,同學間應進行適當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三***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習慣

  “實踐出真知”。動手實踐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能加深對學習物件的印象和理解。在動手實踐中,能把書上的知識與實際事物聯絡起來,能形成正確深刻的概念。在動手實踐中,能手腦並用,用實際活動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能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在動手實踐中養成“做前猜想-----動手實驗-----操作結果-----歸納總結”的習慣。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同學間相互交流學習結果,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能達到動腦、動口、動手、激發思維、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的作用。

  ***四***作業習慣

  數學作業是鞏固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訓練數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有些同學視作業為負擔,課後只憑著課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單一;有的還字跡潦草、馬虎粗心、格式不規範、甚至抄襲。這就錯失了訓練良機,嚴重地響了學習效果。應該正確認識做作業的目的性,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應包括:

  1. 要養成作業前看書的習慣。做作業前要認真閱讀複習課文、觀察例題的解題格式、步驟和方法。這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2. 要養成審題的習慣。讀題後,先弄清題目是什麼題型、它有什麼條件、有哪些特點等。

  3. 要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若有特殊情況,不能如期完成,可向老師說明情況:如遇到難題不會做時,可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弄懂以後獨立完成。切不可為了應付任務而去抄襲。

  4. 要養成對已做作業進行再思考的習慣。不少同學不重視對已做作業進行再看、再思考,從而導致錯誤做法在頭腦中形成定勢。有的題目做錯,老師訂正過了,你還錯,就是這個原因。常此下去,在新知識和做新作業中會出現更大的錯誤,為了鞏固作業的成果,同學們在每次做新的作業之前,務必對前一天的作業進行反饋。反饋內容包括:***1***題目型別;***2***解題思路與方法;***3***出錯問題的原因;***4***訂正出錯問題;***5***收集出錯問題***就是將自己出錯的問題專門收集在一個地方,標註出以上四項內容,以便將來複習時糾錯***。

  ***五***思維習慣

  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思維習慣是開發智力、發展能力的鑰匙。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一階段是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時候一定要重視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培養。根據初中數學內容的特點,良好的思維習慣包括邏輯性、周密性、發散性、收斂性、逆向性。

  1. 邏輯性。這是要求學生“答必有據”切忌想當然。在推理演算過程中,能夠懂得其中每一步的依據,不懂之處就不寫,設法弄懂之後再繼續推理演算。

  2. 周密性。這是要求學生全面的考慮問題。如:已知點C在直線AB上,線段AB=8cm,線段BC=3cm,求線段AC的長。全面考慮問題就要分點C線上段AB上和點C線上段AB的延長線上兩類進行討論:當點C線上段AB上時,AC=AB-BC=8-3=5cm;當點C線上段AB的延長線上時,AC=AB+BC=8+3=11cm。培養這種習慣,應特別注意老師在課堂上指出的“易出錯或想不全”的情形與原因。

  3. 發散性。這是要求學生運用多種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培養這個習慣,要特別注意老師在講一題多解時的思考方法、問題推廣延拓時的分析,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努力養成尋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習慣。

  4. 收斂性。這是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以達到多題一解、舉一反三。發散與收斂兩種思維綜合運用可相得益彰。

  5. 逆向性。這是要求學生把某些公式、法則、定理的順序顛倒過來考慮。如計算:

  ***-0.38***×4.58-0.62×4.58,可以逆向運用乘法分配律,就得到簡便計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