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樓有什麼優缺點

  板樓是對建築結構的構築物的稱呼,板樓一般建築層數不會超過12層,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什麼是板樓。

  板樓的品質

  高品質的板樓全部採用板式結構,位於前面的客廳、主臥等有充足的朝陽面;東西朝向時,前後居室各有半天的朝陽面。在房型的組織上,儘量有利於風的直線流動。

  ***1***控制面寬和進深的比例。

  板樓的發展在經歷了八十年代長板樓之後,逐步過渡到舒適度較高的純板樓。

  前者因電梯少而隔幾層設定長通道有顯而易見弊端,後者則是一梯兩戶,並保證一定的面寬,使日照充分,同時將各種功能區配置得更完善。還克服了園林規劃單調、佈局呈兵營式排列等弊端,並在樓體上增加了開槽,形成明衛生間、明餐廳,有效地提高了舒適度。

  因此,要儘可能選擇進深短、面寬寬的戶型。一般來說,低層板數進深控制在14米以內,高層板樓進深則在18米以內,有些超過20米的戶型。如果不是靠板樓兩側在採光面,儘量慎選,因為過大的進深會使戶內灰色空間增多,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面寬則根據戶型大小而定,通常板樓戶型多在二居室以上,二居室面寬在6米至8米,三居室面寬在10米至13米,四居室面寬在12米至15米。

  ***2***注意臥室和客廳的日照。

  設計上要著重考慮把房間和輔助房間的位置擺放嚴格區分、不錯雜分面,要動靜分開,這一點是板樓的優勢。在戶型間隔上,開門是廳或玄關,餐廳和廚房相鄰並置於背陽面。起居室和主臥室置於朝陽面。走廊盡頭是主臥室。

  在朝向上,正南正北的戶型佈局一般是“二居室,主臥室和起居室朝南,或兩個臥室朝南,起居室朝北;三居室,主臥室、一個次臥室或書房和起居室朝南,或主臥室和起居室朝南,另兩個次臥室朝北,或三個臥室朝南,起居室朝北;四居室,三個臥室和起居室朝南,或兩個臥室和起居室朝南,或三個臥室朝南,起居室朝北。作為東西朝向的板樓,則以東側為主要朝向,其他而已規律與南北朝向相同。

  板樓最大的優勢是戶型規矩、互視小、通風、日照良好,因此儘量選擇直板樓,對於U形和Z形板樓要根據日照和互視狀況慎重考慮。但是,戶型種類少也是板樓的劣勢。

  板樓的優點

  南北通透

  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佈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寬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均好性強

  眼下一梯兩戶的小板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均有若干套朝北的戶型難於處理。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多層板式住宅可以不設電梯,不設變頻供水系統,包括外牆粉刷在內的日常維護費用當然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使用率高

  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僅為75%,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等都將作為公共面積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平方米。

  板樓的缺點

  1、建築密度低,房價高

  板樓社群多屬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儘管居住舒適很強,但房價會高,特別是在城區內寸土寸金的地段,主流產品仍舊是塔樓,為數不多的板樓非工薪階層能消費得起。

  2、戶型格局不宜改造

  板樓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承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優劣並存

  客觀地講,塔樓與板樓二者並沒有絕對的優勢與劣勢。事實上,規劃超前、設計合理的塔樓無論是戶型方正實用、功能分割槽明確,還是通風采光效果上均不會遜色於板樓。

  市場上的一些高層雖說是板樓,但無論是從進深面寬上,還是容積率、均好性並不能盡如人意,比如:做高層板樓建築進深必然加大,進深可達到15—16米,採光不徹底,又因為市場上小戶型受寵,大進深的板樓做出小戶型必然縮小面寬造成通透不足,上述型別的板樓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板樓的意義。

  另外,雖說板樓南北通透採光性好,但很多板樓是東西向設計,也達不到板樓應有的效果,因此,從2002年至今,越來越多的發展商意識到高層板樓的劣勢,紛紛開發小高層或多層板樓。而塔樓的開發者也逐漸意識到空中大雜院的弊病,將一樓10戶至12戶的設計調整為一梯5戶至6戶,使傳統臃腫的“王”字型塔樓變形為舒適健康型的薄塔、蝶塔。

  板樓的分類比較

  板樓塔樓

  購房人可以從樓房的平面圖上區分。塔樓有幾個特點,比如一般多於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板樓的長度明顯大於寬度,板樓大致有兩種型別: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簡單地說,塔樓比較高,比較方,板樓比較矮,比較長。

  戶型如何

  板樓戶型受制於進深和麵寬兩個因素,一般板樓是通過加大進深來增加銷售面積的,但進深大了,採光效果就受影響。而且,一般情況下,板樓由於建築結構,難有寬敞的底層大堂。而且,板樓的佔地面積相對較大,可能會使小區的綠地面積減少。塔樓雖不可能做到戶戶朝南,但蝶形樓和現推出的“點式樓”為了使朝南的房子多一些而對塔樓進行改良。塔樓的優勢在於,一般底層可以建成華麗的大堂,不同的房型和朝向,價位的選擇餘地大些。但塔樓的使用率比板樓低。

  孰優孰劣

  塔樓與板樓各有利弊。哪個樓型更好,要看個人的選房原則。除了對地段的要求之外,一般購房者挑選住宅最關注的就是價格、環境、戶型,目標購房客戶群的消費水平以及對綠化率、容積率等方面的要求。這決定了房價、綠化率、容積率等指標。

  在選擇住宅時,影響環境的最主要指標是綠地率了,綠地率越高,環境越好,當然價格就會越高;容積率決定了戶型、面積等,容積率越低,居住的舒適性越好,但同樣價格會高些。因此,一般情況下,板樓的價格會高於塔樓,原來就在於前者的舒適性高於後者,但現很多開發商開發出板塔結合的產品,滿足不同建築風格和價位需求者,也增加了均好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