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急救常識

  瞭解中小學生的急救知識水平,以便給相關部門日後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燒傷燙傷

  暑假裡,孩子穿衣單薄,肌膚裸露較多,容易造成磕碰傷和燒燙傷。據瞭解,夏季裡,外傷和燒燙傷的小患者都比其他季節要多。萬一孩子放暑假時一個人在家被燙著了應該怎麼辦?下面給您介紹了一些處理燒燙傷的小常識。

  由熱油、熱水等造成的小面積燙傷如未造成面板裂傷,應立即脫離熱源,並用冷水衝或用冰塊、冷毛巾冷敷20分鐘左右,這樣既可以減輕疼痛,又可降低損傷程度。在燙傷兩小時內,最好不要將油性外用藥塗在傷口上,以免阻止熱量散發。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表皮起泡,千萬不要將泡弄破,以免造成傷口惡化或感染。劉主任還指出,人們燙傷後,習慣將牙膏、大醬或醬油抹在傷處,豈不知這樣不但不會減輕症狀,而且阻止了熱量散發,會使症狀加重。一旦燒燙傷引起面板破裂或傷到眼睛,孩子應立即與家長取得聯絡,及時到燒傷專科就醫。 家長平時還應教育孩子,萬一遇到輕微外傷,造成少量流血的,應該首先用流水沖洗傷口,再使用一些外用消炎藥,如果外傷嚴重,流血較多,則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預防家庭燒燙傷小貼士:

  1家中暖壺等高溫容器放在高處或孩子不易碰到之處

  2在廚房做飯時,人不離開或關上門,以防止孩子突然闖入

  3做飯時,將熱壺把手儘量朝向爐灶後壁,使孩子不易碰到

  4點火用具,如打火機、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處

  5煤氣不用時關掉總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

  6孩子不在周圍或廚房時,再從微波爐中取出食物

  7盛有熱食物的熱容器,如電飯煲等,不放在地上和低處

  8電器插座放置高處或加蓋,檢查暴露在外的電線是否有破損或有明顯暴露 9用微波爐加熱的嬰兒食品或奶類,取出後要搖勻並冷卻片刻

  10教育孩子不要碰浴缸的水龍頭,洗澡時,儘量讓孩子遠離熱水源

  ***二***煤氣洩露

  煤氣使用不當,會引發非常嚴重的事故。對於暑假獨自在家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對煤氣的安全使用加強教育。應告訴孩子,在用煤氣熱飯熱菜的時候,不要走遠,更不要熱上飯菜又去做別的事,因為這樣容易忘了正在熱飯菜,一旦火被風吹滅或被水撲滅,漏出的煤氣就會造成中毒或引起火災。用完煤氣之後,要仔細檢查閥門是否關好,關好閥門之後,不要再隨意開關。另外,家長要事先檢查煤氣管道是否嚴密,尤其是注意靠近爐灶的軟管是否脫落。

  有關人士提示,孩子獨自在家時,一旦發現煤氣洩漏,要開啟門窗通風,並迅速撤到室外,千萬不要在屋內使用明火或開關家用電器。

  ***三***火災自救

  暑假期間,由於天氣炎熱乾燥,容易引起火災。假期開始後,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獨自一人在家時,千萬不要玩火。不能劃火柴,更不能擺弄打火機玩。一旦發生火災,孩子自己沒有能力撲救,千萬不要驚慌,要撥打119報警,然後想辦法逃離出去。不要自己逞強救火。如果煙霧嗆人,要用溼毛巾捂住嘴,逃離現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居住在高層建築裡,千萬不要選擇跳窗戶的辦法逃生,要儘量開啟門逃生。如果打不開門了,要在視窗揮動白色毛巾或衣物大聲呼叫,等待消防人員營救。

  ***四***游泳安全

  通過對少年兒童意外事件進行對比後發現,溺水成為這些意外事件中的“頭號殺手”。一些孩子貪圖方便,直接到河溝、魚池裡去洗澡,還有一些孩子把河溝、魚池等當成天然的游泳池。因為身邊沒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識差,在意外發生後,又不懂得如何自救,結果釀成悲劇。所以,同學們無論在游泳池或者海邊等地方游泳,一定要有家長陪同。不會游泳的同學不要獨自下水,會游泳的同學也不能因為逞能而去深水區或水位很深的地方,以免危險。到公園或野外玩的同學,也要注意,不能去河溝、水庫等地方游泳。這些地方不是正規的游泳池,沒有完善的保護裝置,也沒有救生員。而且,水底情況也清楚,在這樣的地方游泳非常危險。暑假期間游泳一定要到正規的游泳池並有家長或老師陪同,無論水性好壞都要慎防溺水。

  警惕“三電”綜合徵

  暑假期間,不少學生把時間都耗在玩電腦、看電視、玩電游上,專家提醒,這樣極易患上“三電”綜合徵,不但損害視力,而且易產生心理疾病。

  所謂“三電”綜合徵也可稱為視疲勞綜合徵,它是由於長時間接觸電腦、電視機和遊戲機引起的。這種病症主要包括乾眼症、角膜損傷、結膜炎、眼壓升高、青光眼和近視,其症狀表現為眼疲勞、眼皮沉重、眼乾澀、異物感、畏光流淚、眼痠脹疼痛、視線模糊等。

  近段時間,因患“三電”綜合徵前往醫院就診的學生比平時有所增多。緊張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學生們,終於在暑假得到一個放鬆和休息的機會。但由於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忙於工作,對孩子的生活也沒有妥善的安排,而孩子們又缺乏自制能力,因此,他們不是成天玩電腦和電子遊戲,就是守著電視機,時間一久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三電”綜合徵。

  心理諮詢醫生認為,最嚴重的熒屏綜合徵是心理障礙,經常接觸“少兒不宜”的暴力恐怖片、色情片、網路遊戲等會產生情緒障礙和攻擊行為,模仿武打動作,甚至模仿自殺。同時,孩子長期被動地接受熒屏傳出的資訊,想像力變得貧乏、性情孤僻、失去創造力,由此也妨礙孩子與父母在語言、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影響口頭表達能力。患上這一綜合徵,一旦不能上網、玩遊戲,就會情緒激動,產生心理強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