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蘇軾水調歌頭

  蘇軾,以其多元化的藝術實踐與體大思精的藝術理論雄踞宋代文壇。其中一首《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流傳千古。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 一作:偏向***

  二: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歐陽文忠公嘗問餘:“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餘深然之。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餘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之雲。

  暱暱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裡,真綵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三: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餘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餘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餘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雲耳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四: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