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逃生的原則和疏散原則

  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知道,為了防止這種災難的發生,首先應消除火災隱患,但有時是意外發生,就需要我們具備有逃生自救能力,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火災逃生的原則

  “三要”主要是指:***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環境;***2***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3***要警惕煙毒的侵害。平日裡要多注意觀察,對住所的樓梯、通道、大門、緊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對有沒有平臺、天窗、臨時避難層***間***胸中有數,要讓全家人特別是孩子瞭解門鎖結構,知道如何開關窗,提醒孩子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用椅子或其他堅硬的物品砸碎窗戶上的玻璃。面對大火,一定要保持沉著和冷靜,採取果斷措施。保護自身和別人的安全,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開門前要先摸摸門,如果門發熱或煙霧已從門縫中滲透進來,就不能開門:即使門不熱,也只能小心地開啟一點點並迅速通過,隨後立即將門重新關上。火災中最大的殺手是有毒煙霧,專家建議,用溼毛巾將鼻子和嘴捂住,儘快撤離火場;如果火勢過大過猛,出口通道已經被濃煙堵住,日沒有其他線路可走,可用溼棉被做掩護,貼近地面,匍匐通過濃煙密佈的走廊或房間。

  “三救”主要是指:***1***選擇逃生通道“自救”;***2***結繩下滑“自救”;***3***向外界“求救”。發生火災時,利用煙氣不濃或大火尚未燒著的樓梯,疏散通道、敞開式樓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選擇;在遇到過道或樓梯已經被大火或有毒煙霧封鎖後,應及時利用繩子***或把窗市、床單撕扯成較粗的長條結成的長帶子***,將其牢牢系在自來水管或暖氣管等能負載體重的物體上,另一端從視窗下垂至地面或較低樓層的陽臺上,然後沿繩子下滑,逃離火場。倘若被大火封鎖在樓內,要迅速關閉通向火區的門窗,並向門窗澆水,以減緩火勢的蔓延;並及時通過窗戶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電簡、拋擲物品等,發出求救訊號.等待消防人員到來。

  “三不”主要是指:***1***不乘坐普通電梯;***2***不要輕易跳樓;***3***不要貪戀財物。發生火災後,拉閘停電、火將電線燒斷都非常普遍,乘坐普通電梯,無疑將自己困在“囚籠”內;跳樓求生的風險極大,不可輕取,即使要出此下策,也要先向樓下拋擲棉被或床墊,以減少受傷的可能性,然後雙手抓住窗沿,身體下垂,雙腳落地跳下;火災10分鐘後便進入猛烈階段,遇到火災,必須迅速疏散逃生,千萬不可為貪戀財物,尋找物品而耽誤逃生時間。

  火災疏散的原則

  安全疏散是指發生火災時,在火災初期階段,建築內所有人員及時撤離建築物到達安全地點的過程。能否實現安全疏散,取決於許多因素,但從建築物本身的構造來說,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合理佈置疏散路線

  所謂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線,是指火災時緊急疏散的路線越來越安全。就是說,應該做到人們從著火房間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達疏散樓梯間,然後由疏散樓梯間到室外或其他安全處,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產生“逆流”。

  2、疏散樓梯的數量要足夠位置要得當

  為了保證人們在火災時能順利疏散,高層建築至少應設兩個疏散樓梯,並且設在兩個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體建築標準層或防火分割槽的兩側設定。這是因為人們在火災時往往是衝向熟悉的樓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煙火阻礙就會掉頭尋找出路,只有一個疏散路線是不安全的。兩個疏散樓梯過於集中也不利於疏散。

  3、疏散順序

  疏散順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員,後疏散哪部分人員。這是制定疏散預案首先要考慮的。一般原則是先疏散著火層,然後是著火層以上樓層,最後是著火層以下樓層。

  4、疏散路線

  疏散路線應選擇離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最近的路線,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標誌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著火層,應考慮著火的位置。著火房間附近房間的人,應向著火相反的方向疏散。豎向疏散一般先考慮向地面疏散,因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但也要考慮到豎向通道萬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樓頂疏散。設有避難間、避難層的高層建築,可考慮向避難間、避難層疏散。

  5、疏散指揮

  整個疏散過程必須在統一指揮下,按照預定的順序、路線進行,否則,就可能造成混亂,影響疏散。總指揮應當在消防控制室,各樓層或防火分割槽要有現場指揮員***或稱引導員***。現場指揮員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疏散情況。

  6、避免設定袋形走道

  袋形走道的致命弱點是隻有一個疏散路線***或出口***。火災時,一旦這個出口被火封住,處在這部分的人員就會陷入“死衚衕”而難以脫險。因此,高層建築應儘量不設定袋形走道。

  7、輔助安全疏散設施要可靠、方便使用

  消防安全疏散設施不完善往往影響疏散,因此,高層建築應根據需要,除設定疏散樓梯外,增設相應的輔助安全疏散設施,如救生軟梯、救生繩、救生袋、緩降器等。這些輔助安全疏散設施要構造簡單,方便操作,安全可靠。

  火災逃生小知識

  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學校、單位等應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熟悉逃生步驟,災難發生時才可有序逃生。

  熟悉環境,牢記出口。

  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儘快逃離現場。

  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由於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

  由於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害羞及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拿走貴重物品上。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1*** 火災時,電梯不具有防高溫效能,當遇到高溫時,電梯廂容易失控甚至變形卡住,有的還會有觸電的危險。

  ***2***電梯運作時會使電梯豎井失去防煙功能,從而產生煙囪效應,使其成為拔煙助火的垂直通道,既會威脅人員的安全,又助長了煙火的擴散與蔓延。

  ***3***火災時,當樓內電氣線路被燒燬或斷電時,電梯便會停在樓層中間,一方面,不利於電梯內的人員逃生;另一方面,也有礙於外面的搶險人員營救,極易釀成人員傷亡事故。

  ***4***電梯的通行能力極其有限,通常一次只能載十幾個人,當人員多而集中,情況緊急時,因疏散緩慢,會引起被困人員驚慌失措,導致混亂,從而易發生擠壓、跳樓等事故,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

  火已及身,切勿驚跑。

  奔跑時,會形成一股小風,大量新鮮空氣衝到著火人的身上,就像是給爐子扇風一樣,火會越燒越旺。著火人亂跑,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地方,引起新的著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