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詩歌的朗誦方法_有哪些節奏或停頓的原則

  朗誦,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朗誦古詩文詩歌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朗誦古代詩歌和詩文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文詩歌的朗誦技巧

  一.讀出韻味。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一種基本的書面語形式,三千多年的時空距離,造成他與現代學生的隔膜,學生學古詩文就像與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斷千里的心理防線,才能讓學生走近古詩文,學好古詩文。古詩文往往一字多義,不易理解,但它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講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讀就一定會讀出它的韻味。讀,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詞義,其次,要讀準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意蘊。讀,要採用不同手段調動朗讀興趣。聽錄音、教師範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讀、男女生賽讀等均是激發學生朗讀慾望的好形式。如上《詠柳》一課,先讓學生對照註釋初讀,解決字音詞義的問題,再讓學生邊讀邊劃句子節奏***難點由學生質疑解答***,然後學生找出朗讀時要變化的語氣***如“不知細葉誰裁出,”***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二月春風似剪刀”要讀出神氣的語氣等***。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一個個讀得搖頭晃腦起來,一副有滋有味的樣子。當然,這只是初步感受古詩文韻味的魅力,是讀的最低層次。

  二.讀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動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滲透在字裡行間,學生若能透過字表,調動主觀情感積極參與,與作者脈搏共振,心隨文跳,情隨文動,就能讀出古詩文的兒女情,山水音,讀出田園樂,童真趣,也就讀出了古詩文的“經”,讀出令人心動的動情點。教師只有找準每篇古詩文的動情點***是突破重點的關鍵***,引導學生加以體味辨別,學生自己的情感才會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讀出意味。

  文言詩詞是最袖珍、最精練的文學樣式,它往往藉助意象來渲染一種氛圍,藉助跳躍的詩行來表達一種意境。其和諧的音韻,或鏗鏘,或纏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讀,反覆詠唱,才能體味得到,只有讀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塊文字,轉化成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面。

  四.讀出品味。

  讀古詩文要達到的第四個層次,就是要學會賞析,通俗地說,就是要學一點“品頭論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能力的最好途徑。它要求通過作品的文學語言把握藝術形象,具體認識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面貌和本質,體會作者蘊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藝術技巧,從而獲得歡欣愉悅。這是一種心智互動的活動。它要求學生有前面的“三讀”為基礎,積極主動地投身作者構置的藝術圖景,參與作者提供的以文字為基礎的再創造,從而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賞析的角度可以選取:全詩概說,聯意解析,字詞品味,修辭辨識,畫面欣賞,思路體會,情感體味,風格指認,意境探求等多個方面。

  五.讀出餘味。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是好的音樂帶給人的感覺。讀古詩文也能讀出這種味道。“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古詩文要多讀,還要不斷創新。用翻譯解說內容,用描述再現意境,用抒情表達感受,用吟誦勾通情感,用賞析創新思路,這些都是讀古文值得一試的好方法。然而要讀出餘味,還需要在課的尾聲再掀起一個高潮,讓學生在精彩紛呈之中回味無窮。

  古詩文教學果真能有讓學生讀出“五味”的一天,那也是我們讀透新課標,用足新教材的那一天。

  古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的第2條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讓學生背誦一定量的古詩文,已經成為時代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了。但我們認為,誦讀古詩詞並不僅僅是為了應試,

  誦讀古詩有很多好處 

  1、培養想象力。

  古詩的詩句非常簡練,用幾個字可以概括出很多內容。那麼學生在欣賞古詩的時候,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養,他們可以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詩句中的內容,山川河流、花鳥蟲魚、陰晴雨雪,他們都可以通過想象來描述詩中的意境,由此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2、陶冶情操。

  很多古詩中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學生可以從中得到人生的啟迪,學會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品位和修養。

  3、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杜甫有一著名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在說讀得書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不費工夫了。當然我讀書要講究質量,只有多讀書,認真讀,才能真正架起通向寫作的橋樑。

  古詩文中朗讀節奏或停頓的原則

  對古詩文的停頓和節奏的考查,是近幾年一些省市的中考試卷中較為常見的一個題型。要做好這一題型,得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弄懂其意,即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

  如:其一犬坐於前。***《狼》***其正確的停頓為:其一/犬坐/於前。

  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坐在***屠夫的***前面。而有人則會這樣停頓:其一犬/坐於前,其原因是把“犬”誤認為是主語,這明顯是不符合文意的停頓。

  再如:可以一戰。***《曹劌論戰》***其正確的停頓是:可/以一戰。而有人常劃成:可以/一戰。原因是他把“可以”看成是現代漢語中的“可以”一詞,古漢語中“可以”實際是“可”與“以”兩個詞,它們可譯為:可以憑藉。

  其次:掌握一些古文化知識,分析句子結構及其成分,也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以下幾種情形需要停頓:

  ***1***主語與謂語之間可停頓。

  如:吾/視其轍亂。***《曹劌論戰》***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2***動賓之間可停頓。

  如: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遊》***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岳陽樓記》***

  ***3***句中轉折連詞之前可停頓。

  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介賓短語之前可停頓。

  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5***在表示議論、推斷、反問、結果等語氣的句子裡,若前面有:“夫、蓋、其、故”等詞語領起時,在這些語氣詞後可停頓。

  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蓋/追先帝之殊遇。***《出師表》***

  故/君子有不戰。***《曹劌論戰》***

  ***6***提前狀語之後可停頓。

  如: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出師表》***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7***古人有姓、名、字、封號、諡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以及文體名稱等後面可停頓。

  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陋室銘》***

  陋室/銘。愛蓮/說。出師/表。***銘、說、表均為古代文體***

  再次:古詩詞曲中朗讀節奏的劃分一般規律。

  在詩詞曲中朗讀節奏,可從音節或意義來劃分。

  按音節劃分的話,古詩中四言詩的節奏以“22”為主,五言詩的節奏以“221”“212”居多,七言詩則以“2221”“2212”居多,四言詩每句為兩個節拍,五言詩每句大多三個節拍,七言詩每句則多為四個節拍。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莊》***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

  按意義劃分的話,古詩中五言詩的節奏則大多數為每句兩個節拍,而七言詩則多為三個節拍。同樣是上述兩個例句,就會這樣劃分: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莊》***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