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有關的悲傷散文

  悲傷的散文總是那麼感人,也那麼美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你的愛,我的人生

  今年,我25週歲了,長大了,成熟了。可是,在掉眼淚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還是你。

  小時候的“計劃生育”,逼迫著父母將我送到了姥姥家裡。記得姥姥對我說,那時過了幾年東躲西藏的日子,終於在某個夏天我可以暫時的平靜的待在一個地方,就是姥姥的家裡。當姥姥對我說起那段有關我童年的記憶時,往往是眼裡噙著淚水,而又微笑著愛撫著我的臉蛋,還總是加一句:“你看,現在都成大閨女了。”

  是啊,我都這麼大了,只是再也聽不到姥姥對我誇讚。從上小學開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裡。那時很多同村的嬸孃大爺們,都喊我“一把鎖”,因為我只喜歡待在家裡,不像其他的孩子到處的亂跑,連吃飯都得父母到處去找。“一把鎖”的稱號,將我塑造成了村裡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可是真正的理由是藏在我那一顆小小的心臟裡的。想念,有的時候讓人變得異常安靜。那時的我,就是一隻被折了翅膀的小蜻蜓,突然沒了姥姥那張熟悉的面孔,那個溫暖的懷抱,身邊的一切都變得陌生和恐怖。當一切都越積越多的時候,我只能大聲的哭喊著:“我想找姥姥。”現在想想,我倒是很早熟,那麼小,心裡就藏著那麼些眼淚和感情。

  每次寒暑假的時候,我早早的回到姥姥的身邊,上竄下蹦,又唱又跳,完全不是大家眼裡安靜而又乖巧的那個女孩子。快樂的時光是很短暫的,因為分別時的痛苦掩蓋了大半的幸福。要開學了,媽媽來接我回家。姥姥站在大門口,朦朧的眼睛裡一直有我的影子。我卻學會了偽裝,不讓眼淚流下來,回頭衝著姥姥微笑。姥姥一直在擺手,直到衚衕口的拐角處。我的心裡早就下起了酸雨,咬著嘴脣,怕騎自行車的媽媽看見,就使勁摟著媽媽的腰。每一次分別得時候,我都能把姥姥的樣子記住,因為最後一眼總是那麼刻骨銘心。

  初三到高中,學習的壓力讓我疏遠了姥姥。暑假寒假也不再想著去姥姥那裡住一段時間,往往是跟著媽媽看一眼就當天回來。人,總是在忙碌中忘記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嗎?我忽略了姥姥對我的想念,甚至連電話都沒有打一個。時間讓姥姥失去了健康的體魄,讓原本體質就很差的她,變得更加的脆弱。我開始後悔,在她還可以微笑的日子裡,我為什麼沒有多陪陪她呢?還記得,我抱著病床上的姥姥大哭,哭的撕心裂肺。姥姥摘下她的氧氣罩,顫抖的手撫上我的臉頰,擦著我源源不斷的眼淚,微弱的氣息哽咽著對我說:“別哭別哭,姥姥這不是好好的嗎?”我的哭聲更大了,不管身邊的人怎麼勸,我只知道緊緊地抱著姥姥,害怕失去這一個對我來說世界上最安全的懷抱。

  現在的我,不論到哪裡,不論遇到了誰,習慣了用手機拍下那一瞬,作為可以未來不遺憾的回憶。我和我的姥姥,沒有一張正兒八經的合照,一張都沒有。在她的病床前,我摟著她的脖子,自拍了幾張照片,姥姥浮腫的臉上依舊有我最愛的微笑,還有照片留下的我哭紅的雙眼。這幾張照片,不好看,但是卻成了我的珍藏,我最最寶貝的東西。

  今年,我25週歲,該談婚論嫁,該生兒育女的年紀了,可是我依舊還在路上。時間在走,漸漸地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喧囂,也發現我真的不適合在外面的世界。我想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宅”,可不可以?“宅”在家裡,藏起所有的害怕與孤獨,偷偷地做一個感情的巨人,就算有眼淚也能流在眼前的瓷碗裡。或者,可以的話,找一個可以包容起我的強大心臟,讓我在你的心臟裡呼吸,生存。因為習慣了躲藏,習慣了依賴,所以在你的心臟裡,那會是我最開心最幸福的最有安全感的生存空間。身體會生病,就像人生的方向時刻會遇到大風大浪。精神好了,病也就好了,就像你的人生方向選對了路線。我站在十字路口,不肯逃脫過去的經歷,祈禱命運可以善待我,可以給我多一點的溫暖。我一直在等待著 ,等待著屬於我的那份寧靜與幸福。

  等我可以完全自立的生活了,等我可以健康幸福的嫁人了,我會帶著姥姥忍著病痛給我做的那一床充滿愛的棉被,自信的對著天國裡的她說:“姥姥,你的外甥閨女真的長大了。”所有的噩夢都只會是夢,夢裡的黑暗,恐慌,痛苦終將過去,因為醒來就會又見到早晨的陽光。陽光下思念最愛的人,就算沒有了現實,那種虛幻的甜蜜也會給人以安慰,因為我一直都記得,你愛我勝過我愛你。

  篇2:假如你不曾離開

  在你的生活裡,每天有一些瑣事圍繞著你,而這些是每次都讓你頭疼。直到有一天,你遇見了她,你被她吸引住了。你就一直坐在教室的窗邊傻傻的幻想著:“所有人都不會離開,知道天不在亮,我們不在勞累。”可是你記憶裡的“她”,誰都無法讓你永遠忘記“她”。

  假如你不曾離開,那麼我的世界就此不在黑暗。當時你如一隻受了傷的小鹿,跑到我的身旁說:“我們做好朋友可以嗎?不要分離,不要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好嗎?”我高興的點了點頭,大概是因為你不會嫌棄我,而是第一個肯和我做朋友的人吧,你知道嗎?那時候我們上學、放學、上課、下課都是形影不離的。我在你的身旁總是聽著你那甜美的歌聲,唱著那首歌:“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最後的最後 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那去?”我時不時會跟著你唱幾句,你不但沒有嫌棄我唱得難聽,也沒有嫌棄我唱跑調了打擾你唱歌。還會不斷鼓勵我,相信我下一次會唱得更好聽!

  直到那一年的2月份,那是我最可悲的日子。我和你不再一起玩耍、回家,大概是因為那一次吵架,我和你吵得很凶,到今天一直在冷戰中。直到昨晚你親口提出來:“我們不再是好朋友吧,以後都不要再見面了。”聽到你的話,我心如死灰的過著自我厭煩的日子,我還是會說那句話:“你為什麼要這樣?當初答應我的,都是在騙我嗎?”我的這些問題就連我身邊的朋友也無法回答。一個星期過後,你要轉學了,永遠不會回來了。我的同桌喊著我:“王琪,要轉學了,現在還沒上車,你要不要去送一下人家。”全班的同學都去了,只有我一個人沒去,我還是坐在教室裡,帶著耳機聽著你最愛的那首歌。

  後來,我的同桌告訴我說:“她那樣做,只是不想看見你看見哭著不准她轉學,只是想讓你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讓她最沒想到的,你們之間的友誼已經烙印在你得心裡,你根本無法忘記。”同桌的話讓我的心變得很混亂,我的疑問被這些話全部解開了,我歉意的回想著那一次吵架。

  我記憶裡的那個女孩,有無數個漆黑的夜晚,我哭著要從宿舍裡出來找你。假如你曾離開,我相信我們現在肯定和好了,肯定又在一次唱歌、跳舞了吧。我很想快一點畢業去那座城市找你,我會在那座城市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吵鬧的夜晚。

  王琪,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學校的那一個柳樹,開始是你提出做好朋友的,是我們友誼的見證,最後也是你親口提出不再是朋友的地方。現在,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在這棵柳樹下,看著你最喜歡的書,等著你從那座陌生的城市回來。

  記憶的那個女孩,你甜甜的笑,你甜甜的歌聲,我忘不了。假如你不曾離開,那該多好呀!我的孤單,我的寂寞,也許只有你知道,也許只有你會陪伴那個不愛說話的我。

  假如你不曾離開,那麼我的世界就此不在黑暗。

  篇3:清淚悲歌

  ” 老媽走了....“ 妹妹在電話裡哽咽著,就再也說不出話。聽到這個噩耗,我的頭一下子就大了,半天才有所反應,臉上卻早已掛滿了淚花。在老人家彌留之際,我卻不能床前送水一口,喂湯一匙,這種失親之痛只有自己內心能懂。老媽是我的姨媽,但在我心裡姨媽就似親生母親,所以,平日裡也是以老媽相稱。

  2016年5月27日,是一個悲傷又痛苦的日子。我那可愛慈祥的老媽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82歲。從此,再也見不到媽媽一樣的笑臉,再也聽不到媽媽一樣的呼喚,再也感不到媽媽一樣的溫暖,再也不敢提那種牽腸掛肚的期盼.....,太多太多的感念,今天真的成了“子欲孝而親不在”。雖是酷熱的季節,卻總覺悲風習習,滿身都是寒氣,老媽,你走了,我的母愛從此就沒了。我想你,想你曾給我的慈母般的大愛。

  姨媽是一名教師,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特別盼望寒暑假,到了假期,姨媽就會來我們家,給我們帶來許多花花綠綠的糖果,給母親帶來農村見不到的糕點、水果,還有非常稀缺的大米、白麵。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家玉米麵稀飯都填不飽肚子,更何況大米、白麵是何等的珍貴。就因為母親身體一直不好,臥病多年,所以姨媽總是竭盡所能的填補我家,照顧媽媽。在我幼小的記憶裡,姨媽每次的到來,我都感覺好像過節一樣,在那個窮苦的日子裡,農村的孩子是很少見到糖果的。髒兮兮的小手裡,捧著那耀眼的糖果,真的讓村裡的小夥伴們羨慕的流口水。每次姨媽走的時候,都要把我帶到城裡住上一段日子,而那段日子,就是我童年中最快樂的時光。

  姨媽家有三個孩子,有一個哥哥比我大,一個姐姐和我是同年的,還有一個小妹比我小兩歲。我經常和姐姐妹妹在一起玩。不管是什麼事情,姨媽都特別偏向著我,她總是告訴沒有比我大幾天的姐姐要有姐姐樣,要照顧好弟弟。還總是叮囑比我小很多的小妹要聽哥哥話,哥哥是客人,對客人就要謙讓。我在姨媽的庇護下,真有一種恃寵若嬌的感覺,時不時的欺負憨厚的姐姐,有事沒事還招惹妹妹。現在想來,當時她們一定很討厭我,不過有姨媽在,她們還是把最好的讓給我,上街買冰棒,五分錢的總是給我,她們自己吃三分的。即使是一樣的水果,她們也會選一個看著順眼的留給我。還經常帶著我去看電影,當時,我好羨慕城裡的孩子,不但有鄉下孩子見不到的小吃,看電影還要到又高又大的劇場裡。在農村都是在路邊搭個架子,掛上幕布就可以了,風一刮,螢幕上的人、景就都變形了。冬天凍得兩腳發麻,夏天一場電影下來,身上不知道讓蚊子咬出多少個大包。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的知道,原來姨媽家也不富裕。她們家除了哥哥、姐姐、妹妹,還有姨父的母親,我們都親切的叫她奶奶。一個六口之家,只有姨媽和姨父兩個人上班,拮据的生活也是勉強維持。而我一個假期的快樂消費,不知道是姨媽省吃儉用了幾個月的積蓄。以往給母親帶去的白麵、大米,也是她們全家人平時都捨不得吃,一口一口攢出來的。

  姨媽是個善良勤儉的人,伺候奶奶更是體貼入微,姨媽和奶奶在一起,情同母女,有時候姨父和姨媽有些不悅的時候,奶奶總是站在姨媽這一邊。直到奶奶離開人世的那天,有許多不知內情的街坊鄰居,都還以為姨父是過門的女婿。

  姨媽一生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在她們學校沒有一個老師不喜歡姨媽,沒有一個學生不尊敬姨媽。今天趙奶家有事,姨媽總會跑在前面。明天李姨需要幫助,姨媽也會伸出援手。她經常告訴我們,“人在世上,沒有用不到人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絕對不可以旁觀,即使幫不上大忙,小忙也總要幫的。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是在幫你自己。”當時姨媽的這些話還自覺無所謂,人到中年以後,才真正的感悟到老人家樸實而行天下的真理。正是姨媽的言行,引導我們怎麼去做人。老人家的一生贏得了世人的讚譽,在她80歲壽誕的時候,美好的祝福紛湧而至,其中有很多人已年逾花甲,這些都是姨媽曾經教過的學生,執教一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桃李滿天下,姨媽用自己的品行收穫了豐碩的果實。

  姨媽的一生非常要強,什麼事情都是自己默默的在扛。從1983年至1986年,母親和姨父相繼去世,姨媽忍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帶著哥哥、姐姐、妹妹過著艱難的生活。日子雖然過的清苦,但姨媽從沒有放棄和抱怨,既是媽又是爹,把哥哥、姐姐、妹妹撫養成人,如今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是姨媽給我們這些喪父失母的孩子以博大的愛,給我們的生活撐起一片藍天。

  82個春秋,姨媽走完了自己坎坷而充實的一生。2016年5月27日,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哀思和永遠也忘不掉的那一抹微笑。千言萬語訴不盡悲愁,千跪萬跪謝不盡母恩。如今清歌一曲和淚唱,陰陽分隔兩茫茫!

  安息吧!我永遠的老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