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最精彩的寓言故事

  精彩的寓言故事最是受兒童們的喜歡,誰也不願錯過那一份精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畢歆與王朗

  古時候有個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歡仙鶴。他常愛到仙鶴出沒的地方,遠遠地欣賞仙鶴吃東西、散步時的一舉一動,簡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鶴長久為伴,那該多好啊!

  終於,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東峁***mao***山居住的時候,一位深知支公愛好的老朋友給他送來了一對仙鶴。支公高興極了,像對待自己的兒女一般對待仙鶴,給它們吃上好的食物,細心照料它們的起居,高興的時候,支公還常把仙鶴摟在懷裡跟它們說話。仙鶴的活潑可愛也使支公的晚年一點都不寂寞,它們給支公作伴,跳舞給支公看,時間久了,支公和仙鶴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時光飛逝,仙鶴的羽毛很快長齊了,它們天天撲稜著翅膀,想飛到屬於它們的遙遠的地方去。支公實在是捨不得仙鶴離開,猶豫再三,還是用剪刀把仙鶴的翅膀剪短了。

  這下子仙鶴真的沒有辦法飛起來了。它們總是先撲打一陣翅膀,然後又回頭看看,接著就沮喪地低下頭,無精打采地走來走去。仙鶴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歡叫起舞了,沒有了活力,沒有了生氣,連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對這一切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後悔極了,告訴自己說:“既然仙鶴有直上雲霄,去見識更廣闊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麼能強行把它們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觀賞呢?”

  支公從此更加精心地飼養兩隻仙鶴,讓它們的翅膀很快又長齊了。於是支公就帶著仙鶴來到野外,把它們放到地上,依依不捨地對它們說:“仙鶴啊,快飛吧,到遠方去實現你們的理想去吧!”仙鶴拍打著翅膀飛上藍天,鳴叫著在支公頭上盤旋了幾圈,好像在感謝他的恩情,然後自由自在地向遙遠的天邊飛去了。

  支公雖然捨不得仙鶴,但他理解仙鶴的志向,最終放了仙鶴,這才是真正的愛鶴。同樣道理,真正愛惜有才能的人,就應該給他們施展身手的空間,不要把他們規定在狹隘的小圈子裡面。

  篇2:鸚鵡救火

  有一隻鸚鵡,離開家去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飛了幾天,它又累又餓地來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暫時在這裡安身。一隻小松鼠看到了這隻來自異鄉的鸚鵡,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個山林,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所有的動物:“快去看哪,來客人了,來客人了!”動物們為鸚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鳥兒們唱起動聽的歌,小鹿們翩翩起舞,小猴們為鸚鵡採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漿果,讓它吃了個飽。鸚鵡面對這一切,十分感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所有的飛禽走獸都待鸚鵡特別好,鸚鵡也儘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歡它。

  雖然生活得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鸚鵡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於是它向大家告別說:“這麼多天來,大家對我的照顧,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須回家去了,希望你們多多保重。”動物們依依不捨地把鸚鵡送了一程又一程,還是不得不兩下分手了。

  過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這場火燒得可厲害了,烈焰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見。山林中的動物們無處逃竄,死傷無數,情況讓人慘不忍睹。

  鸚鵡遠遠地望見了這邊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辭勞苦地日夜趕路,趕到了著火的山林邊。它一次次地飛到附近的河邊,將羽毛在水中沾溼,然後把水灑向山林。也不知這樣來來回回飛了多少趟,鸚鵡累得頭昏眼花,幾次險些被熱浪吞沒,身上的羽毛也被燒焦了,但是火勢一點也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旺。鸚鵡毫不氣餒,還是不斷地灑著水。

  天上的天神看見了,就對鸚鵡說:“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憑你用羽毛灑的那一點水,是根本撲滅不了山火的,你這是何必呢,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鸚鵡回答說:“我知道也許幫不了什麼忙,可是我曾經寄住在那裡,那裡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為它們竭盡全力,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活活被燒死!”

  天神聽了這番話,很受感動,立即撲滅了山林大火,鸚鵡的朋友們終於得救了。

  鸚鵡的這一行為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重感情、講信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朋友、親人遇到危險或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篇3:釋鹿得人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隨從進山打獵,臣子秦西巴跟隨左右。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隻可愛的小鹿,他非常高興,便下令讓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後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隻大鹿緊跟在後,不停地哀號。那隻大鹿一號叫,這裡小鹿便應和,那叫聲十分悽慘。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他覺得心中實在不忍,於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顧秦西巴站在旁邊對自己有什麼危險,一下衝到小鹿身邊,舔了舔小鹿的嘴,兩隻鹿便撒腿跑進林子裡,眨眼就看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說放走了小鹿,孟孫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獵回來的餘興一下子全沒有了,他氣得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唸書的年齡,孟孫要為兒子找一位好老師。許多臣子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孟孫一一接見這些人,但他總覺得不是十分滿意。正當孟孫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開朗,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並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為太子老師。

  左右臣下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們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鍾愛的鹿,他對您是有罪的,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呢?”

  孟孫笑了笑說:“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隻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願傷害動物的母子之情,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於被國君理解,國君捐棄前嫌而合理啟用秦西巴的長處,這一點對我們是大有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