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奮鬥勵志長篇故事

  當我們時間充裕的時候,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找一些來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塊錢的故事

  當了幾十年的局長,高明強終於平平穩穩退了下來。退休後的高局長一下子清閒起來,有了大把的時間。這天,老高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了童年的三個好夥伴,寶軍、大鵬和小偉,於是就拿起電話,約他們過來一聚。

  昔日的頑童,現在全成了白髮老人。飯後,在自家的小院子裡,一張桌子,四把椅子,一壺鐵觀音,大家坐在一起,邊喝茶,邊憶往昔崢嶸歲月。

  大鵬接過明強遞過來的香菸,點著吸了一口,隨即感慨起來:“明強啊,這當幹部就像演雜技走鋼絲啊,回頭看看,咱身邊有多少人,走著走著,一不留神就摔了下去,你終於平平穩穩走過來了,可喜可賀……”

  大鵬的嘮叨,立刻勾起了明強對往事的回憶,悠悠說道:“這麼多年啦,有一件事,我一直記在心裡,就是那一元錢……”

  明強的話,立刻把大家拉回到了1969年——

  那天下午,小偉拿著一個醬油瓶子去供銷社買醬油,路過大隊操場,看見幾個要好的小夥伴在玩皮球,就把醬油瓶往地上一放,加入到了他們快樂的行列。

  四個小夥伴玩得越來越起興,後來小偉把衣服都脫了。又玩了一陣子,眼看著天就要黑了,小偉這才想起,自己打醬油的任務還尚未完成,於是趕緊提出結束比賽。

  小偉來到操場邊,拿起醬油瓶子,掄起衣服就走。但就在他把衣服顛倒著甩上肩頭的時候,不經意間,衣兜裡的一元錢掉了下來。小偉急著去打醬油,他可沒有發現錢掉了出來,一塊兒玩耍的寶軍和大鵬也沒有看見,但有一個人看見了,他就是明強。明強看著那一元錢被風吹得翻著滾飄到操場邊的草叢中不動了。那時候家裡窮,對錢的渴望,讓明強最終沒有吭聲。

  天色不早,大家各自回家。但明強回到家後,很快就又從家裡跑了出來。他二次來到操場,看看四周沒人注意,迅速找到那一元錢,撿起來,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終於有一塊錢了!明強心裡暗暗高興。可他突然想到了小偉,一想到小偉,明強就有了負罪感,心情頓時沉重起來。一元錢的喜悅,很快又沖淡了心中的不安。明強竭力搜尋著理由來勸慰自己:這錢是你撿的,又不是偷的,為啥要責備自己呢……不光彩的事情,再怎麼找理由掩飾還是不光彩。儘管明強一直強迫著來寬慰自己,但是,那種發自內心的譴責,依然揮之不去。

  吃過晚飯,明強拿著手電筒出了家門,他要去河堤上捉知了,以此來緩解一下自己沉重的心情。可剛走出家門,迎頭就碰上了寶軍。見明強要去捉知了,寶軍也要去,而且提出喊大鵬一起去。可找到大鵬後,大鵬又提出要去喊小偉。因昧了小偉的一元錢,所以明強是不願意讓小偉一起去的,他怕看到小偉,更害怕小偉再提起那一元錢。但既然大鵬提出來了,明強不好反對,他怕引起人家的懷疑,於是只得點頭同意。就這樣,他們三個一起去找小偉。可還沒走到小偉的家門口,就見小偉迎面走了過來,看樣子好像是捱了打,一臉苦大仇深的樣子。

  明強立刻明白了怎麼回事,心裡一緊:肯定是因為丟錢捱揍了。大鵬好像並不知道怎麼回事,上前問小偉:“咋了?”這一問,小偉哭了,訴說著自己丟了錢,回到家捱打的經過。小偉的父親脾氣暴躁,當時一元錢不是小數目,小偉丟了錢,當然捱揍。

  大鵬是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立刻提出,再到操場上找找,說不定那錢還能被找到。於是,四個人來到操場找了起來。可找了好長時間,一無所獲。明強知道,那錢肯定是找不到的,因為現在它正呆在自己衣兜裡呢。但他沒有勇氣說出來,只能假裝耐心地幫著尋找。

  大鵬的家離操場不遠,找了一會兒,就提出要到家裡再拿一個手電筒來。寶軍的家距離操場也不遠,也回家拿手電筒了。

  很快,大鵬和寶軍拿來了手電筒,三隻手電分開照著,開始了又一輪地毯式尋找。可讓明強疑惑不解的是,剛找了一會兒,大鵬突然一驚,喊叫說:“……找到了!找到了……”

  大家圍過來一看,果然,地上躺著一元錢。明強心裡納悶起來,那一元錢自己明明已經撿起來裝衣兜裡了,地上怎麼會還有一元錢呢?但隨後明強就明白了:這一元錢不是小偉的,也許是碰巧了,其他人丟的。

  不管誰的錢,反正一元錢找到了,皆大歡喜。明強也替小偉鬆了一口氣。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小偉仔細看這一元錢後,又塞給了大鵬,說:“這一元錢不是我的,我的錢沒有這麼新。”

  小偉的話大大出乎了大家的預料。明強忍不住埋怨起來:“管他誰的錢呢,能幫你渡過難關就行!”

  可小偉不肯,隨即說:“那可不行,這錢不是我的,不是自己的東西,我怎麼能要呢?”

  大鵬試探著勸他說:“你爸哪會想到這錢是別人丟的?你就拿回去交差吧,肯定沒問題!”

  可小偉仍然固執地說:“這絕對不行!我不能說假話,更不能欺騙我爸!”

  見小偉不肯接受,寶軍突然說:“既然這錢不是小偉的,那就說明小偉的錢還在什麼地方藏著呢!我們趕緊再繼續找吧!”

  說完,四個小夥伴又亮起三隻手電筒繼續尋找起來。

  又找了一會兒,寶軍突然喊叫起來:“找到了!找到了……”

  大家圍過來一看,只見寶軍面前躺著一張一元錢的鈔票,這票子很破。可讓大家又一次意外的是,小偉拿起錢看,還是搖頭,說:“這錢還不是我的。我丟的那一元錢比這張新得多!”

  都什麼時候啦,還這麼固執。明強急了:“你也真是的,管他誰的錢呢,能幫你回家交了差不捱打不就行啦……”

  可小偉態度很解決,固執得讓人生氣:“那不行!我怎麼能要別人丟掉的錢呢?丟錢的人怎麼辦?”

  為了幫助小偉,大鵬勸他說:“剛才我和寶軍是騙你的。現在就實話告訴你吧,其實,我倆剛才回家拿手電筒的的時候,把我們春節掙的錢拿了出來……這錢絕對不是撿別人的!”說罷,大鵬和寶軍都把各自手中的錢再一次遞到了小偉面前……

  大棚和寶軍的舉動,不僅感動了小偉,更感動了明強。他當場就打算把錢拿出來,但又沒有勇氣把自己赤裸裸晾晒出來,於是靈機一動,立刻衝大家說:“大家再找找吧!大鵬和寶軍的好心也許會感動天地,真的能找到小偉丟掉的那一元錢呢!”

  說罷,明強立刻又開始尋找起來。見明強又去尋找,大鵬和寶軍還有小偉,也分頭再次行動起來。

  明強避開小夥伴們,趕緊找機會把那一元錢掏出來,順勢扔到地上,然後喊叫起來:“快來呀,找到了!這次終於找到了……”

  望著明強手電光下的一元錢,小偉笑了,大鵬和寶軍也笑了……

  說起當年那一元錢的事,寶軍笑著對明強說:“你還記得那天晚上我們一起照著手電筒幫小偉找那一塊錢嗎?其實你二次去操場,我在院子裡看見了。一開始並沒在意,可後來,得知小偉丟了一元錢後,我就猜到是怎麼回事啦……”

  大鵬忍不住插嘴說:“我和寶軍一開始都很氣憤,可後來終於冷靜下來,就藉著回家拿手電筒的時候拿來一元錢,一來是幫助小偉,二來是看看你的反應……”

  最後,寶軍對明強說:“剛開始,我心裡很氣憤,認為你是鐵了心要把小偉的一元錢昧下來了,因此,當時就在心裡暗暗打定主意,從此再也不和你玩了,可只得慶幸的是,最後你終於把那一元錢拿出來了……”

  一旁的小偉突然激動地插嘴說:“其實,當時我們三個都不願意失去你這位好朋友啊!”

  聽到這,明強激動得眼眶溼潤起來:“誠信、友善,是做人的立足之本,也是人生的制勝法寶啊!謝謝你們!別小看那一元錢,是它幫我關閉了那扇貪慾的閘門,讓我平平安安走了過來……”

  :當她們遇到他們

  作者:李天田

  每一個女性企業家都是一個“百變嬌娃”,因為,她們需要具備比她們的男性同行更強大的角色力,以此在創業者、管理者、妻子、母親、女兒等角色之間進行切換。

  一位企業家,如果同時是個男人,那麼,除非他出席婦女大會,否則在其他任何時候,都無須強調他是一位“男性企業家”。但如果恰巧是個女人,那麼,“女性企業家”五個字通常才是對她完整的介紹。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是假如從女權主義的視角來看,當把一位企業家進一步限定為“女性企業家”時,其實就暴露了這個群體實際上的弱勢地位和遭受潛在歧視的事實。

  因此,每一個女性企業家都是一個“百變嬌娃”,因為,她們需要具備比她們的男性同行更強大的角色力,以此在創業者、管理者、妻子、母親、女兒等角色之間進行切換。

  因此,當她們遇到他們,故事,就開始了……

  當她們遇到生活中的男人

  前段時間,我曾經見證了一樁奇特的事例。一位相交多年的女企業家,從大學畢業開始接手自己母親創立的小公司,各項事務親力親為,十年過去,在她的手中,公司資產達到數億元,年銷售收入三十億元左右,成為當地和行業內著名的民營企業。但遺憾的是,她始終沒有遇到自己心儀又能夠讓家族達成共識的伴侶。在她的家族長輩看來,她在海外受過良好的教育,事業如日中天,又是家中獨女,從保護家族利益的角度出發,她最合適的伴侶最好是一位前途看好的政府官員,最不濟,也應該是能夠成為她事業搭檔的經營人才。

  但是,這位女士很有個性,她厭惡透了在私人生活中仍然要去面對那些她每天在工作中都會見到的面孔和模式。她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和她的事業圈子完全沒有交集的生活伴侶。但是,在一個內地三線城市,三十出頭的年齡和她的身份,使她可以擇偶的範圍真的是非常狹窄。為此,她不惜經常拿出時間飛到北京、上海來參加那些昂貴的EMBA課程和俱樂部,為的是希望能夠在更大範圍內遇到她的Mr.Right。

  造化弄人,她從未在這些地方遇到對的人。直到有一個冬天的早晨,她臨時趕著出門,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室外溫度,車內的空調還沒有熱起來,她發現她的助手坐在後座她常坐的位置上,希望能夠用體溫先把座位捂熱一點。那一瞬間,她明白了,她不需要再找,這個人一直就在她身邊。

  家族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父母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但是,這一切都動搖不了她的決心,最後,眼看著她的年齡越耗越大,父母只好無奈地做出了妥協:她可以堅持自己擇偶的自由,但是,她不可能有處置家族財產和企業資產的自由。因此,面對身份地位如此懸殊的這麼一樁婚姻,婚前財產協議似乎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

  她深深地知道,不論這個男人是不是像別人背後議論的那樣“衝著她的錢來的”,讓一個在財富和社會地位上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中國男人真正心無掛礙地簽署一份婚前財產協議,都是一樁傷人的事情。而其中還有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起草婚前財產協議,就必須明確地列出她名下的全部財產清單,而這一點,絕對是家族希望低調保密的核心利益所在。

  最後,她的一位顧問設計了一個頗為戲劇化的辦法:由家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約見這位男士,商談他們的婚姻問題,在過程中故意激怒這位男士,用激將法引導他當場寫下了一份“在任何情況下都自願放棄所有財產分割和繼承權,永遠不涉足公司事務”的檔案,立即交給家族律師進行公證和存檔。用這種方式替代了婚前財產協議。兩人這才得以登記結婚。

  她沒有舉辦婚禮,因為她知道所有人都會尷尬,她認為只需要兩個人享受彼此帶來的生活空間就夠了。而且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這個男人從此要看著她的臉色生活,恰恰相反,這位叱吒風雲的女企業家時刻要注意維護丈夫的面子和情緒。可當她懷孕並且生下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早已離開公司另行發展的先生提出“要不這個孩子跟著你們家姓算了吧”的時候,她深深地為自己和他感到悲哀。她知道,除非她終生付出數倍於常人的努力,否則,她都將難以維持一個正常的家庭關係。

  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另外一個著名的女繼承人聽的時候,她臉都白了。因為,她也到了故事中女主角的年齡,而且由於她所擁有的產業更多,所以她的家族更為焦慮。既要配得上家族的地位和麵子,又要對家族的發展有利,不能有離婚和財產損失的風險,還要當事人自己喜歡,最好還能以家族利益為中心,這樣的五全先生,可謂打著燈籠也難找。怕她太寂寞,父母只好說:“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交男朋友,享受生活,但是,結婚必須父母說了算!”

  即使如此,當一個彼此深愛的男人對她說“我不願與你結婚,因為壓力太大,但是我也不會和別人結婚,我們彼此獨立,就這樣很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擁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羅曼蒂克之餘,她問我的第一個問題仍然是:這個孩子的繼承權和他的父親是什麼關係?

  不要說上述兩位是在功成名就之後才希望組建家庭的女士,即使是那些在創業前就結婚的事業伴侶,如李國慶與俞渝夫婦、潘石屹與張欣夫婦等,明眼人一望即知,究竟是男方還是女方日復一日地主動、努力維繫著關係?

  當她們遇到工作中的男人

  當然,男人們中間也有很多八卦愛好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女性毫無疑問更容易也更願意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得資訊。當男女在體力精力、受教育程度、公開的社會地位等方面越來越趨同時,這種非正式溝通的能力,往往是區分女性企業家和男性企業家的一個關鍵差異。

  善於運用非正式溝通,背後是女性的行為風格中獨有的柔韌度。其實,能坐到一定的決策者位置上的女性,風骨都差不多。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常見她們分化成兩個極端:一類是極其凸顯自己的強勢,“比男人更強悍”,如董明珠、楊綿綿;一類是極其善於示弱,凸顯自己的女性特點,“低到塵埃裡開出花來”,如很多新生代的女企業家。

  總體上來說,後者比前者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也更受歡迎。不過,當有人提醒撒切爾夫人所推行的新政策會讓人們不喜歡她時,撒切爾夫人這樣回覆道:“我不需要人們的喜歡,我需要贏得他們的尊重。”

  這兩種極端,都具有某種表演傾向,說白了,還是不能撕去自己身上的“女性”標籤。

  不過,女性企業家善用非正式溝通這個特點,在她們的工作中會產生很多有趣的效應。

  我的一位女性客戶手下有一名負責公司戰略規劃的高管,這位先生能力很強、自視頗高,對女老闆身上的一些缺點總是公開表示不以為然,所以在工作中常常表現得自由散漫,甚至公開抗上。所有人都對他十分不滿,不斷有人去找老闆反映問題,建議老闆把他踢出公司。但是,這位女老闆始終不為所動。

  不僅如此,女老闆還經常與他單獨談話,強調自己對他的倚重,挽留他不要辭職,為此每年還給他加薪,不僅不讓他扛重活兒,而且不斷安排他四處考察一些新的專案和機會。這樣一直持續了五六年,以至於很多人都因此對老闆產生了十分不好的看法。直到2012年,當這個人再次唧唧歪歪找麻煩時,老闆二話沒說批准了他第N次遞上來的辭職報告,立即生效。

  包括當事人在內,所有人都震驚了,不知道分水嶺是怎麼發生的。這位女老闆微笑著對我說:“我們這個行業競爭太直接了,和另外一家競爭對手之間拼得你死我活。他過去管戰略,知道的事情太多,對我們公司太瞭解。我用了五年的時間,只讓他做專案前期考察,讓他舒舒服服地拿著高薪逐漸邊緣化,對公司核心資訊的瞭解越來越少,在團隊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而且,五年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很短的發展週期,但對他來說,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黃金時間,一旦把這個年齡段給他耗過去,競爭對手也不會用他的!”

  聞此言,良久無語。商業鬥爭,不是簡單地用對錯可以判斷的。但是我深深地佩服這位女企業家的隱忍。我從未在男性企業家身上看到過如此漫長的隱忍和耐性。

  即使在商業世界這樣一個野蠻叢林裡,那句話依然有力:永恆的女性,指引我們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