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曹劌論戰》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下冊的一篇必讀文言文,該課文選自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左傳》魯莊公十年,全文二百二十二字。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一、教材《曹劌論戰》是九年級下半學期的一篇重點文言課文。我通過學生自己創作的幾幅畫用辯論的形式,把有關課文的閱讀理解教學放在對畫 的理解上,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和領會作者的表現意圖。由於我教的學生平時就進行過以畫傳情的訓練,例如給課文《故鄉》畫插圖、給文言文《桃花源記》畫插圖、 給每週一詩畫插圖等等。所以這次給《曹劌論戰》畫插圖從任務的本身來看是沒有難度的。本節課的重點就是學生的辯論,而難點也是學生的辯論,這是教師無法可 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決於臨場發揮和臨場調控。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必須要符合兩個特點:即可操作性;可檢測 性。 首先,從可操作性這一層面我的目標是: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於課文的理解,通過辯論和探討了解他人隊課文的不同理解,達到互補促進的目的。其次,從可檢測性 這一層面我的目標是:通過當場的問題檢測,瞭解學生通過辯論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學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畫面的創作和辯論的過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教學程式

  關 於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我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在繪畫和辯論中去學習這篇文章的閱讀理解,教師只是起一個調控的作用。設計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一切 以學生的發揮為主,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臺。本課的前期準備:男女學生各自推薦十名代表,我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鄉人勸說;君臣對話;指揮作 戰;戰後總結***,通過抽籤男生選擇了1和3兩個部分,女生是2和4。接著各自回去通過集體討論對所選的兩個部分進行創作,形成兩幅插圖。然後經過交換,男 女生對對方的創作進行集體評議,尋找漏洞和不足,結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創作兩幅插圖,作為當場的展示。本課的提問設想事先是無法準備的,因為學生如何進行 辯論,會有什麼措辭,教師在課前並不知曉,男女雙方的辯手也不知道對方會使用什麼招數,一切全部是課內的當場發揮。我在課前強調了一點“辯論的依據是課 本”。因為我估計學生可能會辯論一些枝節的問題,我希望通過辯論能對課文的整體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瞭解,對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評價。整堂課按照 介紹、辯論、展示、再辯論的方式進行,最後是問卷檢測。

  四、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節課採用的是圖畫結合辯論的方式,從課文 本 身來看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原文重在“論”字上,語言和形象畢竟是有明顯的差異,應該講是給學生出了一個難題,也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但我的教學初衷不是要 求學生通過繪畫和辯論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實,對於學生我沒有明確的要求,他們能說多少是多少,說得對或者不對***對照認可的標準答案***並不重要,重 要的是他們要敢說,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每個人對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學生也是如此,她們把理解轉化成圖畫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總有他們自己的 道理,我想這就是我這節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我覺得有幾個地方不能令我滿意。首先,學生在辯論中往往枝節問題化時太多***以至於檢測的 時間顯得倉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雙方辯者要以課本為依據,看來此類課教師課前的指導要加強,重要的注意事項要明確。其次,辯論四組圖畫共八幅顯 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讓課堂內的其他學生也可以隨機發問,增加辯手辯論的難度,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從教學實際來看時間明顯不夠,所以,我覺得不妨重點 突破“指揮作戰”這一環節,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範文2

  昨天,我備這一課時,看教參上的教案很空洞,看我收藏的課件傳達不出重要的內容,倍速還可以。

  在8.2班上課時,我就領著大家看倍速中的名家批註***我一向認為看名家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寫作文和批改作文***,然後課文結構、寫作特點、如何評價魯莊公這個人物、魯國以少勝多功在於誰?課後,我想學生是把知識掌握住了,但總有點“填鴨”的感覺。一套新的方案在我的大腦裡逐漸明晰起來。

  在8.1班上課時,我就給學生時間自己看倍速,並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批註勾畫出來。學生看完倍速後,我問:“這篇文章裡的人物都有誰?”學生說:“有曹劌、魯莊公和鄉人。”我又問:“用一個字概括魯莊公這個人物形象,你會用那個字?”學生說:“鄙。”我追問:“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鄙,並簡析一下。”文中寫魯莊公鄙的地方很多,學生這個說了,那個說,課堂氣氛高漲起來。我的第二個大問題是:“用兩個字概括曹劌這個人物形象,你會用哪兩個字?”學生搶著說:“遠謀。”我又問:“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曹劌有遠謀?”學生這個說了,那個補充。但學生唯獨沒有提到曹劌和鄉人的對話。我說:“文中還有一個人物——鄉人,從他們的對話可以看出曹劌是怎樣一個人?”學生說:“由鄉人的不愛國反襯了曹劌的愛國。”還有的學生說:“也能看出曹劌有遠謀,因為曹劌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條件是民心、勇氣和準確判斷敵情。”至此,人物形象就再現出來了:魯莊公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曹劌是一個愛國、愛民,有卓越軍事才能的人。我問:“作者為了塑造曹劌這個人物用了什麼手法?”同學們說:“用了對比,用魯莊公和鄉人反襯曹劌。”我又問:“作者為了塑造曹劌這個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同學很快答:“語言。”我問第二段中的“下、視、登、望”的詞性是什麼?同學們說:“是動詞。”這兒運用的描寫方法是什麼呢?“動作描寫。”同學們脫口而出。

  我說:“同學們,課文的題目是《曹劌論戰》,曹劌都論了戰爭的哪些方面?”同學們說:“戰前準備、戰爭經過和勝利原因。”我問:“戰爭雙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同學們搖頭。“齊國的元帥是誰?”同學們又搖頭。“雙方兵力損失多少?”同學們仍搖頭。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哦,原來是為了再現曹劌這個人物形象。

  最後,我做了個小結:“《左傳》既善於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又善於描寫複雜的戰爭。至此,文章主要的知識架構就顯露出來了。

  範文3

  學校搞參與式教學,我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讀,譯,老師再串講全文,然後分析課文等***,做了新的嘗試——下發課前設計的導學案,學生分組學習,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點評等方式。

  教學反思:

  1、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課文的朗讀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完成的,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一點點撥,充分地鍛鍊了學生的能力。

  2、學生在分析課文結構時,同學們眾說紛紜,我並沒有作過多的否定,而是給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並讓同學課下有意見的同我個別討論。課堂有秩序地進行著,每個同學都極力表現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尋找充分的論據,以說服別人。

  3、思想教育應該貫穿其中。如果不能透過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質,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就少了一半。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從中初步認識到戰爭的本質,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面對矛盾衝突,對學生很有幫助。

  4、不足:人物的分析以及課文結構的分析可以再縮短時間,讓課外延伸多些,讓生多說說自己,課堂效果會更好些。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