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是孫子嗎

  孫子***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即孫武,中國春秋時期軍事家。字長卿,齊國樂安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孫臏,是春秋戰國末期的軍事家,他著有《孫臏兵法》一書,又名《齊孫子》,齊孫子,顧名思義,可以和孫子的孫子兵法相提並論。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孫臏和孫子並不是同一個人。

  孫子,又名孫武,他生活在春秋戰國的初期,是當時著名的大軍事家,軍事理論家,至今讓大家津津樂道的三十六記,就是孫子的兵法思想的代表戰例,相傳,孫臏是孫子的後代,至於兩人究竟隔了幾輩,已無從考證,孫臏和孫子的具體生卒年月史書上都沒有記載。孫子的著作《孫子兵法》,和孫臏的《孫臏兵法》,雖然都是兵書,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對後世都是影響深遠,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想擁有的寶藏,在漢朝班固的史書《漢書》中,對漢以前的兵法做過一次排名,《孫子兵法》排名首位,是實至名歸的大家典籍,《孫臏兵法》排名其次,《齊孫子》所言不虛,一門出了兩個大軍事家,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事。

  孫臏師從鬼谷子先生,鬼谷子作為春秋時期縱橫家的始祖,精通權謀策略,攻心辯論之技,還通曉命理之學,是一個非常神祕的全才奇才,孫臏跟隨他學習兵法,在看到孫臏的誠懇好學,為人中正,而把《孫子兵法》獨傳於他,可見,孫臏後來的軍事理論成就,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再通過自己的融會貫通,實際操練,歷經戰爭硝煙,嘔心瀝血完成了《孫臏兵法》,流傳後世。

  孫子兵法經典語句

  孫子兵法有很多著名的語句,什麼要因敵方的形勢而改變自己的戰術等,我覺得其中最主要的精髓有以下幾個方面:

  敵人沒有注意、沒有防備的時候,和在敵人早已掌握己方動態,開始積極應戰的準備之中開始進攻,差別是很大的,其中成功的機率會大大降低,最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讓他們沒有時間反應,這樣,己方的損失也會相對的下降。

  準確地知道自己這邊的現狀,也知道對方的現狀,這樣雙方打起仗來就可以百戰百勝;只知道自己這邊的情況,而並不知道對方的情況,就會產生一勝一敗的結果;如果自己這邊的情況不知道,敵方的情況也不知道,那麼這場仗是絕對不會贏的。這就告訴我們,只有準確的知道自己的現狀,同時也知道對方的情況,才會最大程度的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假如在一處己方並不熟悉的土地上作戰,那麼如果不用當地的嚮導為自己指路,就很有可能因為不熟悉地形,而失去原本應該有的地勢上的幫助,相反如果能夠善用地勢,那麼就會大大增加己方勝利的概率。

  打仗能夠百戰百勝,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能不出兵就可以取得勝利,那就是非常好的,這也是說,在某些時候,如果可以不用戰爭就能取得勝利,那麼就不要再打仗了,因為只要是打仗就免不了己方也會有損傷,那麼,既然可以避免這次的戰爭,減小己方的傷亡,又何必再弄得兩敗俱傷呢。

  將士兵當做自己的嬰兒,那麼士兵就會陪你一起跳下深溪,將士兵當做自己的孩子,那麼士兵就會與你共赴生死,這也是在說,只有將士兵真正當作自己的親人去照顧,才會有人不懼生死的追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