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橫的人物生平

  張橫是《水滸傳》中的第28位好漢,星號天平星,綽號船火兒、***張,任梁山水軍副都督兼炮艇營指揮。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天平星船火兒是水滸中施耐庵塑造的重情義的一個水將,塑造此人物的方式也與別的人物有所不同。這不同表現他的“平”並不只是指在水中功夫平淡無奇,而是他性格中的平穩。一開始。張橫出場之前則是先通過宋江與李俊的一問一答來介紹。

  宋江問李俊道:“這個孚漢是誰?請問高姓?”李俊道:“哥哥不知。這個好漢卻是小弟結義的兄弟,姓張,是小孤山下人氏,單名橫字,綽號船火兒,專在此潯陽江做這件穩善的道路。”宋江和兩個公人都笑起來。當只船並著搖奔灘邊來,纜了船,艙裡扶宋江並兩個公人上岸。李俊又與張橫說:“兄弟,我常和你說:天下義士,山東及時雨鄆城縣宋押司。今日你可仔認著。”張橫拿出火石,點起燈來,照著宋江,撲翻身就在沙灘上拜,道:“哥哥恕兄弟罪過!”張橫拜罷,問道:“義士哥哥為何事配來此間?”李俊把宋江犯罪的事說了,今來迭配州。張橫聽了,說道:“好教哥哥得知,小弟一母所生的親弟兄兩個:長的便是小弟;我有個兄弟,卻又了得: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沒得鈿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裡行一似一根白條,更兼一身好武藝,因此,人起他一個異名,喚做浪裡白條張順。當初我弟兄兩個只在揚子江邊做一件依本分的道路。”宋江道:“願聞則個。”張橫道:“我弟兄兩個,但賭輸了時,我便先駕一隻船,渡在江邊靜處做私渡。有那一等客人,貧省貫百錢的,又要快,便來下我船。等船裡都坐滿了,卻教兄弟張順,也扮做單身客人揹著一個大包,也來趁船。我把船搖到半江裡,歇了櫓,拋了錨,插一把板刀

  ,卻討船錢。本合五百足錢一個人,我便定要他三貫。卻先問兄弟討起,教他假意不肯還我。我便把他來起手,一手揪住他頭,一手提定腰胯,撲通地攛下江裡,排頭兒定要三貫。一個個都驚得呆了,把出來不迭。都得足了,卻送他到僻靜處上岸。我那兄弟自從水底下走過對岸,等沒了人,卻與兄弟分錢去賭。那時我兩個只靠這道路過日。”宋江道:“可知江邊多有主顧來尋你私渡。”李俊等都笑起來,張橫又道:“如今我弟兄兩個都改了業;我便只在這潯陽江裡做私商;兄弟張順,他卻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如今哥哥去時,小弟寄一封書去,-只是不識字,寫不得。”李俊道:“我們去村裡央個門館先生來寫。留下童威,童猛看船。 李俊道:“仁兄放心兄弟不知是哥哥。他亦是我們一路人。”李用手一招,忽哨了一聲,只見火把人伴都飛奔將來。看見李俊,張橫都恭奉著宋江做一處說話。通過這期間的人物對話可知道張橫性格直爽。張橫的出場是不盡人意的,在船上專幹劫人的勾當成為張橫以後好漢生涯抹不掉的汙點。

  生平戰績

  在歷次水戰當中,張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曾經在和高逑的戰鬥中活捉校尉牛邦喜,牛邦喜是步軍校尉,雖然在水中擒拿,也需要相當的力氣。張橫的水性一流,駕船技術一流,武力三流。張橫擒得方天定,卻說方天定上得馬,四下裡尋不著一員將校,止有幾個步軍跟著,出南門奔走。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走得到五雲山下,只見江裡走起一個人來,口裡銜著一把刀,赤條條跳上岸來。方天定在馬上見來得凶,便打馬要走。可奈那疋馬作怪,百般打也不動,卻似有人籠住嚼環的一般。那漢搶到馬前,把方天定扯下馬來,一刀便割了頭。卻騎了方天定的馬,一手提了頭,一手執刀,奔回杭州城來。林沖、呼延灼領兵趕到六和塔時,恰好正迎著那漢。二將認的是船火兒張橫,吃了一驚。呼延灼便叫:“賢弟那裡來?”張橫也不應,一騎馬直跑入城裡去。此時宋先鋒軍馬大隊,已都入城了。就在方天定宮中為帥府。眾將校都守住行宮,望見張橫一騎馬跑將來,眾人皆吃一驚。

  立功心切

  張橫是水寨頭領,他和兄弟張順議定:“我和你兄弟兩個,自來寨中,不曾建功。只看著別人誇能說會,倒受他氣。如今蒲東大刀關勝,三路調軍打我寨柵。不若我和你兩個,先去劫了他寨,捉得關勝,立這場大功。眾兄弟面前,也好爭口氣。”張順不同意他這做法,立功心切的張橫,自個兒引三二百人去劫寨,其結果是張橫和他帶去的二三百人,盡數被捉。三阮兄弟和張順去救,又打了個敗仗,阮小二、阮小五、張順好不容易逃了出來,阮小七卻被擒捉,囚在陷車中了。

  張橫想立功,這是一種很大眾化的心情,即使是今天的人們,渴盼立功的心情也是很迫切的。一些人,為了在本地方出人頭地或者為了顯示自己得不低人一等,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溜鬚拍馬走後門拉關係之外,爭取立功便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若有關係又能立功,則更能加快成功的步伐。

  張橫的人物結局

  征討方臘時聽說弟弟張順戰死,急火攻心在途中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