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芒是誰的後裔

  句芒是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春神***,司掌木神、春神、農事,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那麼?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供大家閱讀!

  

  關於,這裡就要提到另外一個人名字,這個人就是少昊,他是句芒的父神,同樣的,少昊也是我國漢民族神話傳說的神,但是他的地位又是極其崇高的。

  按照古時的周禮,各國諸侯都會祭祀五方天帝,,這少昊便是五方天帝之一,是為西方天帝,而句芒便是他的兒子,少昊更是被稱為華夏共祖之一,根據有關歷史記載,其所管轄的部落裡以鳥類為圖騰,我們現在見到的鳳凰便是由他的部落演變而來。

  句芒作為少昊的後裔,其能力自然也是不可小覷的,他是人王伏羲的臣子,同伏羲一起管理著春天。太陽每天都會從扶桑樹上升起,而那扶桑樹和太陽升起的那一片土地也都是歸句芒管理的,在神話傳說中他長著人的面孔,卻有著鳥的身體,坐騎是兩條龍,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神仙,後來漸漸淡出,演變,成為了如今我們在年畫裡看見的牧童形象,頭上梳著雙髻,手裡拿著柳鞭,所以又稱芒童。

  儘管我們可以知道句芒是天神少昊的後裔,知道他的由來以及形象,但是沒有任何資料有記載說明他的性別,我們只能從一些其他文獻中的記錄來猜測,少昊所管轄的部落大白皋部族是個以男權至上的部族,而作為部族首領的後裔句芒自然而然的就被演化成男性的形象。

  神話中的春神句芒

  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和各種生命生長之神,也是主宰農業生產之神。

  在先秦文獻中有不少關於芒神的記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

  《札記·月令》:“其帝大眸。其神勾芒。”鄭玄注日:“句芒,少皞氏之子日重,為木官。”朱嘉注:“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眸氏之子。日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后王於春祀之。”

  最初的芒神似乎與鳥圖騰有關,據有關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區域性的氏族神。這種圖騰既是該氏族的源頭,也是他們的保護神,當然也主宰萬物生長,農業豐收。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這就是芒神為人首鳥身、騎龍的形象。

  《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竭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皞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眸、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在有些芒神形象中,還持規矩,主春事。如果說最早的芒神是人獸化的鳥首人身形象,那麼後來就擬人化了,芒神是一個男人形象,在民間年畫中,則成了二個笑眯眯的赤腳男孩的形象。

  春神為青帝說,緣起極其複雜。其原型為傳說中“三皇”之首的伏羲,又稱為太昊伏羲。相傳,他出生於渭水流域的成紀,聽八方的風音,製作了琴瑟,畫出了“八卦”,又模仿蜘蛛,製作了捕魚的網,是中華民族從原始狀態步入文明時代的探路人。或許伏羲因其功勳而名聲顯赫,或許因其名聲顯赫而被人們神話為主管東方的天帝。陰陽學說流行後,又因東方主青色,行春令,東方天帝又稱為青帝,而青帝又被稱為主管春天的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帝的說法又有了演化,戰國成書的《周禮天官大宰》記有“祀五帝”的說法。兩漢緯書《河圖》記載:“東方青帝靈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黃帝含樞紐,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葉光紀,水帝也”。此時,青帝的名稱叫“靈威仰”,或許是一種稱號。而道教出現後,對緯書之五帝略加修飾而成五方五老。南北朝時流行的《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捲上說:“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號曰蒼帝,姓閻諱開明,字靈威仰。這時,青帝不僅有姓,有名,而“靈威仰”又成為他的“字”。

  相傳,句芒又稱勾芒、木正、木帝,是管理農事之神。對句芒神的祭祀,遠在周朝時就有,那時設有東堂,年年舉行迎春儀式,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此外,也有春神為伏羲、句芒合二而一說。民間流傳,伏羲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他們兩人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共同為春天的神明。此種說法,與上述《尚書洪範》記載的,“帝太皞神句芒司之”也許並不矛盾。古代文獻無標點,或許可斷句為“帝太皞、神句芒司之”。如此,理解為帝太皞即伏羲與神句芒共同司春,也未嘗不可。伏羲或為主神,句芒或為其下屬之神。這也與傳說中伏羲主管東方,句芒為草木神、生命神的說法相吻合。 [2]

  句芒文獻記載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又是誰人呢?答曰:句***讀勾,gōu***芒是也。有史以來的兩千多年間,春神句芒不僅存身於文獻中,而且出現在迎春儀式中。從散亂的文獻記載中,復原春神句芒的形象,解析其文化意蘊,是一項迫切而有意義的事。

  關於春神句芒的身世,文獻中多有記載。

  《呂氏春秋·孟春》

  《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誘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禮記.月令》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餘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餘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餘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餘冬月皆然。”

  《禮記·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后王於春祀之。”

  《墨子·明鬼下》

  《墨子·明鬼下》說︰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裡,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秦穆公嚇得逃跑。神說︰「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給你報賞,派我賜你十九年壽命,使你的國家興盛,多子孫,不會失掉秦國。」秦穆公再拜叩頭,說︰「敢問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句芒手裡拿了一個圓規,和東方天帝伏羲共同管理著春天。這句芒,是人的臉,鳥的身子,臉是方墩墩的,穿一件白顏色衣裳,駕了兩條龍。據說,他就是西方天帝的兒子,名叫“重”。可見,即使是在天宮,要找到好差事也很難,沒有一點關係還辦不到,人們叫他“句芒”,意思就是說,春天草木生長,是彎彎曲曲、角角叉叉的,“句芒”兩個字就做了春天和生命的象徵。據說,春秋時候,秦穆公是個賢王,能夠任用賢臣,曾經拿了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人手裡贖回來,委託他擔當了國家的重任;又能厚愛百姓,曾經赦免了三百個把他逃跑的好馬殺來吃的歧下野人,後來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幫助他打敗了晉國的軍隊,俘虜了晉國的國君夷吾;天地因為他有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給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壽命。

  這些記載告訴我們:句芒是少白皋之子,是木官之神,是春之神。而從字形來看,“句芒”的“句”字,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頭是勾著的,而“芒”字則是那些毛茸茸毛刺。這不也是生育和生長之象嗎?

  句芒形象

  句芒的形象若何?據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鳥身人面。《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句芒之鳥身人面,說明居住在東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個以鳥為圖騰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許就是該部族的圖騰神。春神句芒是女性,亦或男性?沒有材料可以說明。但神話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經是個男權部族社會了。還有材料說,句芒神的臉是四方形的。後世的句芒圖,因受神話歷史化和男權社會的影響,除了頭頂上還保留著一些被稱為“芒”的毛髮而外,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個古代朝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