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讀後感

  《遊子吟》是一篇古今中外表達對母親的愛的古詩。愛讀古詩的你,讀完後有何啟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這首詩書要寫了媽媽手中的線,給將要出遠門的兒女縫身上衣服。他將要走的時候,慈愛的母親又在他衣服上瘋縫了幾針,生怕他的衣服會破,會很遲迴來。誰說兒女幼小的心靈能夠明白媽媽的苦心呢?而且又怎樣能像小草報答三月裡的陽光一樣報答母親的愛呢?  讀過詩後,我頓時覺得現在學習上小小的辛苦又怎能與媽媽對我下的苦心相提並論呢?我很清楚,媽媽為了我,做了我如何也報答不了的事。

  從小,我就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成長。就像小草在三月溫暖的春光裡茁壯生長一樣。媽媽生我的時候,冒著生命的危險;媽媽替我換尿布的時候,雙手滿滿的沾著我這調皮小孩撒的尿;媽媽抱著我逛街的時候,累得滿頭的大汗,氣喘吁吁;媽媽帶我上學的時候,一路都為我鼓勵著……

  如今,媽媽的喜怒哀樂也被我操縱著。考試考好的時候,媽媽為我而開心;考試考砸的時候,媽媽嘴上只能批評我幾句,卻在心裡流淚;我和媽媽頂嘴的時候,他被我氣得火冒三丈,滿臉通紅,像個“活關公”一樣;我比賽獲獎的時候,她也因此為我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我仔細地想了想,媽媽的快樂與不快樂都是因我而起,那我為何要讓她不快樂呢?讀了這首詩,我深深地明白了:原來,母愛是我們如何也報大不了的!

  四年級:黃婧雯

  篇二

  我在今天語文課上,學到了一首《遊子吟》,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遊子吟》主要寫的是:慈母的手在穿針引線,為即將出門的兒子縫補身上的衣服。臨行時她又縫了縫,密密麻麻,結結實實,只怕兒子遲遲不能歸來,在外鄉沒有人為他縫補。誰說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樣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情呢?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養育我長大,每天沒日沒夜地幫我織衣服。媽媽好比是一根針,教會了我這一根線的用處;媽媽好比是一根線,縫補我身上的“缺點”。

  我在一天天長大,而媽媽卻在了一天天的衰老。我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而媽媽的記憶力卻越來越糟糕。我知道媽媽哺育我長大很辛苦,很疲勞……  以前,我總想著身上要穿漂亮的衣服,頭上要扎美麗的蝴蝶結,有時還纏著媽媽要買這買那。有一次,我穿的衣服手臂上破了一個小洞,媽媽補了補丁讓我穿,我很不情願,看到那個補丁就覺得討厭。晚上睡覺時,我就偷偷地用手指把褲子上的小洞摳大點,好讓媽媽補不成,給我買新的。但是衣服補得很結實,費了好大的勁才把它撕開一點點,後來我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第二天早晨,媽媽叫我起床,發現我的手指頭在衣洞裡,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當時狠狠地批了我一頓,我還感到委屈哩!學了《遊子吟》後,一想到這事,我就感到慚愧。

  媽媽,如果沒有您,我就不會像現在一樣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如果沒有您,將來我就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如果沒有您,我就不會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母愛是這麼的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以後一定要向媽媽學習,以此來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情!

  五年級:露霞

  篇三

  今天,我學習了《遊子吟》這首古詩,我深深地被這首詩所感動。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古詩敘述了母親為即將出門遠遊的兒子縫製衣服的事,歌頌了偉大的母親。

  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就像蠟燭一樣,總是燃燒自己,為我照亮前面的路,使我能安全地向前走;她就像那紅彤彤的太陽,賜予我溫暖。

  小時候,我還正在學走路,站都站不穩,去哪裡都要媽媽跟著,再說我又不聽話,到處亂跑,害得媽媽心“砰砰”跳,生怕我會跌倒,在我哇哇大哭時,媽媽就會千方百計地逗我笑。

  以前,我總認為媽媽的愛就是無用的嘮叨。每次都是這樣,一大早,我還在被窩裡睡大覺,“起床,六點鐘到了!”我從睡夢中醒來,揉了揉睡眼蒙朧的眼睛耳傳到了媽媽的嘮叨聲,“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呀,衣服穿反了,快點脫下來換一面。”於是我就順從了媽媽的旨意。在上學時,媽媽給了我兩塊錢,我接過,拎起書包拔腿就跑,後面傳來了媽媽的嘮叨聲,“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做小動作;”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直接大聲應一句:“哎呀!別吵了!煩死了!”然後“砰”地把門關起來。讀了這首詩後我知道了,我錯了,媽媽以前對我的嘮叨不是煩,而是出自對我的一片關愛。

  我在一天天長大,媽媽卻一天天衰老。媽媽,如果沒有您,我會像現在一樣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嗎?如果沒有您,將來我會長成參天大樹嗎?

  正如詩中所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您是多麼偉大啊!您的恩情我怎能報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