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神廟遺址

  阿波羅神廟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希臘的巴賽,根據傳說中的故事,酒神就是在阿波羅神廟前發現被拋棄、來自克里特的米諾安公主阿里阿德涅。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簡介

  距離雅典兩個小時車程的德爾菲,是古希臘神祕之地,也是古代“世界的中心”,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以位於約8公里外懸崖峭壁下的古德爾斐遺址最吸引遊客。自19世紀末開發以來,遊客便絡繹不絕。據說這裡曾是古代世界精神文明中心。對希臘諸神來說,德爾菲是所有希臘聖地中最重要的神殿,神殿是要獻給阿波羅的。在古希臘人信仰裡阿波羅是知識、光、音樂和醫藥的神。在德爾菲遺址上發掘的文物,全部收在附近的博物館裡,最有看頭的是一個拉著四匹馬的青銅像“戰車的御者”。雖然人與車已分開兩截,但造型精美,氣勢懾人。

  阿波羅神廟是公元前6世紀暴君Lygdami所建立的,但由於工程太過浩大艱鉅,一直至現在無法完成,最後連建造神廟的大理石都被改變用途去建城堡了。不過別忘了在座這居高臨下的神廟留下一張美美的倩影,這裡的風景是相當出名的。還有,根據傳說中的故事,酒神就是在阿波羅神廟前發現被拋棄、來自克里特的米諾安公主阿里阿德涅。

   現存狀況

  現代阿波羅神廟的見世始於1856年英國考古學家查理斯·梯·牛頓***Charles T.Newton***的一次考古發現,當時他首次發現了神道,並將神道兩側的許多雕像運回了英國。1924年德國柏林皇家博物館的一支考古隊也對神廟進行了考古研究。而這支考古隊伍至今仍在研究這座神廟。

  遺址遮蓋在白色帳篷下面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看起來就像是躺在手術室裡的一具碩大無朋的斷肢殘體,正在接受緊急治療。它遍體鱗傷,為了挽救一條業已延續瞭如許世紀的生命,可能得耗費幾十年時間的精心護理。外層的多立斯圓柱有許多已歪斜,處於危險狀態。在神廟內殿,在飽受時間、風雪和地震摧殘的地面上,是組成扶壁的愛奧尼亞式附牆圓柱。最後那兩根柱子簇擁著唯一的一根科林斯圓柱--或許是同類樣品中最為久遠的一根了--神像先前就被安放在這根圓柱邊。這座孤零零的神廟一直處在默默無聞之中,直到1765年被法國建築師若阿香·博歇發現,1812年,業餘藝術愛好者協會,一個由來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古文物愛好者組成的團體,拜訪了這一遺址。來訪者畫下了多立斯柱式雕帶上的三槽板間平面淺岸雕,以及近在手邊的若干便於運輸的物件,包括阿波羅木雕像的大理石都分,兩年後,根據未來國王喬治四世的諭示,又將它們運走。嗣後,他們的劫來品被送進了不列顛博物館,安放在帕臺農神廟的雕帶旁邊。所幸者,神廟圓柱的基礎十分牢固,再者也太笨重,運送淺浮雕去基帕裡西亞港口的騾馬對付不了。這些圓柱是實實在在的棟樑,它們留在原地,在眼瞧著它們問世的如畫風景的流光溢彩中,至今仍頑強地抵抗著時間的流逝。

  阿波羅神廟 相關傳說

  根據神話,山丘下就是Grotta區,這個名字來自於位在這一區的山丘下的洞穴。在這裡可以看到基克拉澤城市在海中留下的遺蹟,大量的考古物在此被發現,現在展示於考古博物館。這座人類為紀念預言神和拯救人類的神--阿波羅而建成的聖所--阿波羅·埃皮鳩裡***埃皮鳩裡的意思是拯救人類的神***神廟,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坐落於荒無人煙的阿卡迪亞群峰之間。這裡有人類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科林斯式柱頭。整座紀念性建築物用大膽的建築結構將古老的早期希臘建築風格和明朗的陶立克風格結合在一起。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這個已被列入1986年《世界遺產名錄》的這座氣勢恢巨集的古希臘神廟的廢墟,坐落在伯羅奔尼撒一處雄偉而偏僻的地方。在從安德里策納到巴賽攀援而上的公路拐彎處,它的圓柱便開始映入眼簾,偏僻的空場上,出現了一根根細長的影子。從其輪廓意在抓住人體與空間相互間的本質關係上看,它們似乎命定要佔有這片雄踞於四鄰之上的高地的。

  不過,西西里的塞傑斯塔神廟不也給人以同樣的思想啟迪嗎?每當看到德爾斐廢墟在卡斯特里岩礁後面露將出來時,我不也產生同樣的感覺嗎?夏天,當我坐在埃皮達魯斯的劇場階梯式座位上,觀賞落日,等待演出開始時,不也總是得出同樣的結論嗎?在這些景觀呈現出令數學和幾何學均 為之嘆服的面貌之前,古希臘人都曾對其周圍地區的全貌作過仔細的觀察。但在選擇這一荒無人煙的偏僻地帶建造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時,他們面對的是一種獨特的挑戰。那是與坐落在陡峭的懸崖邊上或隱匿於偏遠地帶,似乎要聽憑地形地貌把它們吞沒的那些拜占庭式隱修院完全不同的挑戰。這座神廟的建築師--不管是不是普遍認為的帕臺農神廟的建築師伊克蒂諾,抑或別的什麼人也罷--並不相信這類謙卑。他無需去完成與他的神祇,光明與觀察之神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