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觀後感範文精選

  《捉妖記》,捉的是妖,映襯的卻是人類發展的心路,是人性複雜的抉擇與付出,是笑中帶淚的傾訴,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該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永葆真善美的聖土。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捉妖記》不同於一般神話電影那麼妖魔化,整部電影有萌點有笑點也有感人的地方。

  導演你說胡巴像蘿蔔嗎,霍小嵐都說宋天廕生了一個蘿蔔呢,可是胡巴大大的眼睛,軟潤飽滿的身子,小獠牙也是那麼的可愛,這個就是小妖王,沒有凶神惡煞沒有利眼尖牙,很滿足觀眾對可愛的萌物的心理需求,所以在場觀眾包括我,我是非常的喜歡胡巴,真的就像能抱在懷裡的小嬰兒一樣的讓人憐愛。包括大反派血妖和葛千戶也都不是讓人害怕的凶惡形象,雖然反派有反派的樣子,可是就是讓人可怕不起來。胖瑩、竹高、莫大娘、小武等等妖怪都是被賦予了人性的的妖怪,還有會跳舞的小妖怪都是很可愛的萌物,萌點十足,非常的適合全家一起去觀影,不管大人小孩兒都會很喜歡。

  這部電影看完下來也是很有笑點的,吳君如和曾志偉那種典型的港式喜劇的表演的感覺雖然沒有讓人覺得很新穎,可是這樣的感覺完全不同於近年來的港式賀歲喜劇的浮誇硬笑料,沒有網路段子這些讓人就不會很自然的笑料,胖瑩勾引血妖的時候又可愛又喜劇,“胡巴機關槍”我就說這麼多,還有就是一些會讓人不經意會嘴角露出笑意的點,每一個部分其實都是精彩的,抖的包袱觀眾也是能夠懂得的,然而井柏然生孩子的那段我不劇透了,大家可以上映的時候前去觀看啦,我現在就偷著樂了。

  當然適合所有年齡段人群觀看的電影,它一定會有讓人感動的地方,霍小嵐說妖是最為狡猾沒有感情的,可是她錯了。當我看完整場電影后,在歡笑之餘還是有給人回顧思考的感情用意,我覺得妖可怕嗎,可怕的是批著人皮卻懷揣妖心的人。人妖為何不能共存,人的慾望渴望過分的期望,還有對利慾的追求才是人妖不能共存的原因,沒有生來善良的人,也沒有生來邪惡的妖,當被金錢權欲蠱惑內心之後才會有最壞的存在。雖然道理都是那麼的簡單讓人明白,可是就是最簡單明白的道理也就最發人深思。

  然而對於這部電影的特效絕不是五毛!絕不是五毛!絕不是五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特效非常棒,不愧是許誠毅,相信我絕不是鍾馗降魔那樣的!絕不是!絕不是!我對特效啊製作啊專業的東西我不懂,可是真的特效絕不是花千骨包子、魔化的鐘馗血妖這些等等。

  雖然個人感覺在情節上和收尾還值得再次推敲,可是瑕不掩瑜,電影的整體給我感受是很好的,很值得去一看,特別適合假期全家去觀看,有笑有淚,整體也是輕鬆歡樂,相信上映以後會有很多人喜歡上胡巴,會有更多人喜歡上《捉妖記》。

  篇二

  今天,我和媽媽去瀚海北金的橫店影城一部叫《捉妖記》的電影。

  影片演的是一個小嵐的二錢天師奉命捉妖領賞,來到了天蔭的家裡,這時她察覺天蔭家有兩隻妖要吃他,便與妖展開了激烈的搏鬥,誰知妖卻被四錢天師羅幹搶走了。

  小嵐在天蔭家住下,她怕妖再吃天蔭,就把他捆起來,還在外面設定了陷阱,並把他的嘴也給封住了。***在我看來,是怕天蔭非禮哦***晚上,突然床被鋸了一個洞,天蔭被妖王后拖到了一片樹林裡,因為老妖王已死,新妖王正在追殺妖后,迫不得已,妖后把腹中的胎卵塞入天蔭口中。這時新妖王出現了,把妖后打死,正要抓天蔭時,小嵐從洞中爬了出來救了天蔭。

  葛千戶重金懸賞捉拿小妖王。小嵐為了得到賞金,硬拉著從沒有離開過永寧村的天蔭到順天府領賞。在一家旅店休息時,天蔭從口中把小妖王生了出來。他們很喜歡小妖王,但小嵐為了錢財還是把小妖給賣了。天蔭捨不得小妖王,決心回去救他。而小妖王即將被做成大餐送上桌來。小嵐和天蔭與葛千戶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這時,天蔭的奶奶也趕來,她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十錢天師。他們齊心協力智鬥葛千戶。葛千戶終於現出了原形,原來他是一隻無惡不作的壞妖。在奶奶的指揮下,天蔭拿著生鏽的家傳寶劍,去打壞妖,卻被壞妖刺傷。小妖王十分難過,用力將寶劍從天蔭身上拔出。他手上的血滲到寶劍上,寶劍頓時變得銀光閃閃,天蔭用寶劍打敗了壞妖。成了一錢天師。

  可是人和妖不一樣,不能共處,所以天蔭戀戀不捨地把小妖王送走了,並給他取名胡巴。

  這部電影,我覺得天蔭和小妖王不離不棄,非常感人。另外,人、妖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待他好,他也會待你好,人、妖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篇三

  這部電影雖名為“捉妖”,但電影中“妖”不是我們常態認識中的妖,不是鬼怪精靈,而是與人類曾經共生的生命,因為生存環境與生存空間的侷限性,被迫排除到人跡罕至、與我們不同的其他生命。冥冥之中,不論是人,還是妖,都有好有壞,有邊界,也就會有相遇的紛爭,就像電影中的反映,大多數天師為了利益不分好壞一心只想捉妖殺妖,而另一部分天師如小嵐和羅剛卻是因為與妖的親密接觸,也就不知不覺中重新認識和改變著自己對待妖的態度。就像當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慢慢地人們認識到需要和睦相處,需要愛與保護,而不是唯我獨尊的殺戮。

  如小妖王胡巴雖是妖,但在宋天蔭、霍小嵐眼裡,胡巴就是他們的孩子。胡巴餓了,病了,他們像一般父母一樣擔心,一樣竭盡所能照顧它。他們付出的關愛換來的是胡巴的信任,於是,彼此漸漸變成相互依存的同類。所以當宋天蔭也為人父母最終不得不讓胡巴離開自己的時候,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在他腦海,他一剎那間明白了父親當年的舉動的苦衷的,就如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胡巴,他決定去找到父親重新認識瞭解他,而不再念念不忘並且懷恨在心父親當年拋棄了他。驀然讓我們體悟到人性的溫度,不要輕易從表面現象揣測父母的用意,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去溝通,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己所不欲,不僅勿施於人,更應不施於萬物。

  我彷彿看到自己的失誤之處,我彷彿看到人類的悲哀之處,世界很大,萬物有靈,不是隻有人類才聰明,也不是隻有人類才有感情,現實中多少導盲犬與盲人和睦相處,多少人與動物愛的幸福;多少一面之緣,卻成就一生的彼此關注……

  同時也不得不說說電影中的音樂和歌舞,讓你啼笑皆非中驀然回首來時路,多了一些敬畏自然在靈魂深深處的頓悟。讓你在觀影的過程裡樂在其中,卻在看完之後,自然而然地回顧,什麼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幸福,怎樣才是更好的生活,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抱快樂,遠離痛苦?

  《捉妖記》,捉的是妖,映襯的卻是人類發展的心路,是人性複雜的抉擇與付出,是笑中帶淚的傾訴,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該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永葆真善美的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