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慧的古代故事

  歷史故事是歷史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楚國樵夫誘敵計

  公元前700 年。絞國都城***今湖北鄖縣西北***南門外。

  城下獵獵戰旗,閃閃戈戟,滾滾盔明,層層甲亮。楚國大軍前來攻伐絞國,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但是,城牆巍峨、堅固,城頭上守衛森嚴,一時無法攻入。楚武王一籌莫展,召集文官武將商議攻城謀略。

  有個叫屈瑕的官員對楚王說:“聽說絞國國王一向草率從事,缺少謀略,又不能夠聽從忠諫。我看,此番爭鬥,只能智取,切忌硬攻。”屈瑕把他的計謀如此這般一說,楚王大喜,即令將士照計去辦。

  第二天,天剛亮,楚軍中一些士兵脫下軍裝,去北門外的山上砍柴。城頭上的守軍看得真切,忙向國王報告。

  絞國國王發令道:“趕快派人前去捉拿楚國的樵夫。”

  一支輕騎從北門風馳電掣般衝出,來到山下,生擒了30個楚人。  第三天,楚王派出更多的樵夫上山砍柴。

  絞國國王得訊後,說:“這次要派出更多的兵士給我前去捉拿!”  一位謀士跪諫道:“大王,臣以為不可輕舉妄動。”

  國王喝問道:“這是為何?”

  謀士說:“昨天我們輕而易舉地捉了30個楚人,今日他們又派出樵夫,竟然不派軍隊保護,這些樵夫會不會是敵人的誘餌呢?”

  國王生氣地說:“什麼誘餌不誘餌!人總是要吃飯,做飯總要柴火,他們不上山砍柴,難道砍自己的腳當柴燒?至於他們不派軍隊保護,這是他們的失策。  敵人的重兵在南門,我們要裝出仍重兵把守南門的樣子,而把兵力調出北門,一個突然襲擊,捉盡山上的樵夫,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厲害!”

  謀士還想說什麼,國王卻揮手讓他退下,發出令旗,調兵遣將。

  絞軍衝出北門,馳于山下,忽聽金鼓大震,殺聲四起,山林中偽裝得難以識辨的伏兵蜂擁而至,一場惡戰直殺得空中鳥雀驚,山上豺狼奔。絞軍在重重包圍之中難以突圍,在一片吶喊格殺聲中,一個個倒於血泊之中。

  楚兵大敗絞軍後,又兵臨城下,兩頭夾攻,絞國國王只得簽訂了投降條約。

  2:管仲智過鬼泣谷

  管仲***?—前645 年***任齊國相國後,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齊國日益強大起來。齊國君主齊桓公被各諸侯推舉為盟主。齊國北面的山戎民族卻出兵攻打與齊國立盟的燕國,企圖削弱齊國的勢力。燕國君主親率兩萬將士出戰,卻在一個叫鬼泣谷的地方中了山戎部落令支國首領密盧的埋伏,只逃出千餘人。接著,山戎連拔三城,燕國急派使者向齊國求援。於是,齊桓公統率5 萬大軍開向燕國。

  無終國的國君也派遣大將虎兒斑率兩千士兵助戰。被管仲封為先鋒將軍的虎兒斑,一連收復了燕國失去的那三座城。但殺到一個叫裡崗的地方時,卻不敢前進了。他對齊桓公和管仲說:“前面是鬼泣谷。如果山戎佈下埋伏,我們就是插翅也休想過去。燕國兩萬大軍就是葬身在那裡的!”管仲在路上早就想出了過鬼泣谷的計謀,他對虎兒斑說:“將軍既然有所顧慮,那你就跟在大軍的最後吧。”管仲說著,拿出令牌:“王子成父、趙川二將!你倆去前軍按令牌所指行事,作好準備,明日清晨過鬼泣谷!”

  王子成父和趙川接令牌駕車而去。

  第二天天剛亮,一輛輛戰車向鬼泣谷駛去。只見馬的嘴是被網籠住的;戰車的輪子上綁有麻皮,發出的聲音很小;戰車上站著的將士則披甲握戈,顯得格外高大;齊國的戰旗在穀風的吹動下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這時,山戎令支國首領密盧舉著“令”字小黃旗,出現在鬼泣谷的山頭上,見齊軍進入了他的伏擊圈,就一揮小黃旗,喊聲:“打!”猛然間,箭、石、木齊下,有的擊中齊軍將士,有的把戰車砸得稀巴爛,有的把“齊”字大旗打斷了。

  密盧揮動狼牙棒,率兵從山上衝將下來。密盧衝到一個身中數箭仍立於戰車上巋然不動的齊將前,舉起狼牙棒對這齊將的頭部狠擊一棒。“咚”一聲,把齊將的頭盔打掉了。定睛一看,原來被打掉頭盔的卻是披著衣甲的樹樁。密盧知道中計,大驚失色。

  此刻,鼓聲大作。密盧聞聲回頭,只見齊國驍將王子成父和趙川率兵直撲過來。密盧大喝一聲,揮舞著狼牙棒迎上去。他見遠處有一個身材高大的人站在戰車上,在觀看兩軍作戰,斷定是齊國相國管仲,就徑直朝那人撲去。  所撲之處,齊兵無人抵擋得住。片刻,密盧已殺到管仲面前。說時遲,那時快,戰車後數十枚箭齊發。密盧慘叫倒地。他手下一員大將衝進重圍,把負傷的密盧搶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國逃去。

  就這樣,管仲智過鬼泣谷,解了燕國之圍。

  3:管仲楚國購鹿計

  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諸侯國,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楚國不聽齊國的號令,齊若不征服楚,華夏就仍不能統一。

  那麼,如何征服楚國呢?

  當時,齊國有好幾位大將軍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國,以兵威震懾楚國稱臣。但擔任相國的管仲連連搖頭,說:“齊楚交戰,旗鼓相當,夠一陣拼殺的。一則我們得把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糧草用光,再有齊楚兩國萬人的生靈將成為屍骨。”

  一番話把大將軍們說得啞口無言。

  管仲說完,帶大將軍們看鍊銅去了。他們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計征服楚國。

  一天,管仲派100 多名商人到楚國去購鹿。當時的鹿是較稀少的動物,僅楚國才有。但人們只把鹿作為一般的可食動物,二枚銅幣就可買一頭。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加緊購鹿,起初三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加價為五枚銅幣一頭。

  楚成王和楚國大臣聞知後,頗為興奮。他們認為繁榮昌盛的齊國即將遭殃,因為10年前衛懿公好鶴而把國亡了,齊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轍。他們在宮殿裡大吃大喝,等待齊國大傷元氣,他們好坐得天下。

  管仲卻把鹿價又提高到40枚銅幣一頭。

  楚人見一頭鹿的價錢與數千斤糧食相同,於是紛紛放下農具,做獵具奔往深山去捕鹿;連楚國官兵也停止訓練,陸續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間,楚地大荒,銅幣卻堆積成山。

  楚人慾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買。管仲已發出號令,禁止各諸侯國與楚通商買賣糧食。

  這樣一來,楚軍人黃馬瘦,大喪戰鬥力。管仲見時機已到,即集合八路諸侯之軍,浩浩蕩蕩,開往楚境,大有席捲之勢。楚成王內外交困,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欺凌小國,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

  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本來很強大的楚國。

  
的人還:

1.古代智慧故事

2.古代智慧小故事

3.中國古代智慧小故事

4.古代兒童智慧故事

5.中國古代智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