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理故事電子書裡的故事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歷史、讀懂歷史,更好地完成歷史課程的學習,教師常引用歷史故事來完成教學,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諱疾忌醫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醫,名叫秦越人。他醫術高明,無論什麼疑難雜症,他都能藥到病除。因此,人們都把他比作傳說中的神醫扁鵲。漸漸地,人們已忘記了他真實的名字,都稱他為扁鵲。宮廷也很快得知了扁鵲高超的醫術,經常讓他去宮廷裡面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鵲去宮廷巡診。拜見蔡桓公以後,扁鵲仔細看蔡桓公的臉色,然後說道:“我發現君王有病了,不過病才剛剛開始,只是在您的面板表面。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蔡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麼治療。”

  扁鵲見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的話,就起身告辭了。扁鵲一走,蔡桓公就十分不高興地對身邊的人說:“你們看,我的身體這麼好,扁鵲還說我有病,簡直是在開玩笑。醫生就是這樣,他們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才不信他這一套呢。”

  十天以後,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他察蔡桓公的臉色之後說:“您的病到肌肉裡面去了。如果不趕緊治療,病情還會加重。”蔡桓公仍舊不相信扁鵲的話,沒有搭理扁鵲。扁鵲沒有辦法,只好告辭出去。走了以後,蔡桓公大發雷霆,說道:“這個扁鵲真的是好大的膽子,我身體強壯得很,他卻說我病情加重,他到底是何居心?”

  其實,扁鵲在離開以後,心裡仍然記掛著蔡桓公的病情。十天之後,扁鵲第三次去見蔡桓公。他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面去了。您還是趕緊醫治吧。不然病情將會惡化。”蔡桓公一聽見扁鵲說自己“病情惡化”,就更加氣憤了。

  時間過得很快,十天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扁鵲這次是第四次去見蔡桓公。蔡桓公聽說扁鵲又要來,心裡暗想:我倒是看看這次扁鵲到底怎麼說我的病情。沒有想到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蔡桓公搞糊塗了。他很納悶:“怎麼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蔡桓公越想越好奇,於是就派了一個臣子去找扁鵲,打算問問清楚。

  扁鵲對派來的臣子說:“一開始蔡桓公患病只是在面板表面,用湯藥清洗或者用火熱灸敷治療的話,很容易治癒;稍後他的病蔓延到了肌肉裡面,這時候需要用針刺術攻克;但是蔡桓公不願意治療,結果病情又到了腸胃,這時候要想治癒的話,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不幸的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果然,五天過後,蔡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便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但是,怎麼也找不到扁鵲。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扁鵲這時候已經逃往秦國去了。蔡桓公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後悔莫及,但是,事已至此,後悔也是無濟於事了。不久,蔡桓公就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2:濫竽充數

  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竿,手下有三百個善於吹竿的樂師。齊宣王給他們每個人的待遇都很高,俸祿十分豐厚。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竿的時候,總是叫這三百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叫南郭先生的,本來並不會吹竿,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本領。他來到齊國,聽說齊宣王愛聽合奏,而且吹竿的人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於是,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竿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對南郭說:“那實在是太好了。你就到合奏隊裡去好了。”宣王就這樣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三百人的吹竿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三百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竿。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竿,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三百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王當眾釋出了一道命令:“從今以後,我要你們這三百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你們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竿給我欣賞。吹奏技藝高超的人,寡人將給予重賞,那些本領不過硬的人,寡人不但不給報酬,反而要加以懲處!”樂師們知道命令後大多數都歡欣鼓舞,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以便得到國王的認可,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3:買櫝還珠

  楚國有一個商人,他是專門做珠寶生意的,經常販賣珠寶到鄭國去賣。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

  有一天,他得到一顆漂亮的珠寶。他打算把這顆珍珠拿到鄭國去賣個好價錢。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他動了不少腦筋,在珠寶的包裝上面下了許多工夫。他請來了技藝高超的工匠,選用名貴的木蘭為珠寶做了一個盒子。工匠精雕細刻,做的十分精美。商人然後又用桂木和花椒等香料來把盒子薰香,使顧客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聞到芳香的氣味。這還不夠,他還在木盒上鑲了珍珠寶石,再裝飾上名貴的玫瑰玉,盒子的四周還用綠翡翠鑲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商人很滿意,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以後,珍珠自然也能賣個好價錢的。就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盒子擺在貨架上面,真是珠光寶氣,芳香四溢。果然,店裡很快就來了很多的顧客。他們都拿著盒子仔細看,真是愛不釋手,邊看還邊發出“嘖嘖”的讚美聲。商人心裡很高興,以為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買下珠寶,可是顧客開啟盒子看珠寶以後,又紛紛放下盒子走掉了。他們走到門口的時候,有不少人還戀戀不捨地回頭看那些盒子。正當商人失望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一個顧客對他說:“老闆,我用兩百兩銀子買你的這個盒子,你賣嗎?”天哪,兩百兩銀子!商人心想這個顧客出的這個價格真是個高價啊,一定要賣給他。想到這裡,商人趕緊把盒子遞給顧客,說:“兩百兩銀子,我賣了!盒子您收好了!”

  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商人看見後,自言自語道:“是不是這個楚國的顧客後悔剛才出了那麼高的價錢,現在要回來退貨的?”

  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開啟的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商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哭笑不得。

  

的人還:

1.古代哲理小故事

2.古代經典哲理故事

3.中國古代哲理故事

4.中國古代哲理小故事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