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勵志故事

  如果我們能夠時不時地找一些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來看看也是很不錯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詩聖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常常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詩人,他的詩作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有“詩聖”之稱。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晉代著名學者、軍事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學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到《楚辭》再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篇詩文。

  7 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於是抬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麼樣的?”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為鳳,雌為凰。它頭像雞,頸如蛇,領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它凡鳥為群,是高潔的象徵。”杜甫聽了深深地印在腦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的人也應該像鳳凰,對不對。”父親高興地撫摸著他的頭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杜甫說。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我聽聽。”於是杜甫吟誦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後抒發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後就更加用心培養他了。

  到了 9 歲,杜甫已經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地詩人聚會的時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裡,詩人、學者、藝術家常常是濟濟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裡結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 20 歲離家漫遊,他遊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33 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鉅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 40 多歲時國家發生***,自己也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著,卻用血淚寫出千古傳誦的詩篇。

  :扁鵲學醫

  扁鵲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常常受到左鄰右舍的讚揚。

  離扁鵲家不遠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長桑君的老大夫,醫術高明,四鄉馳名。他發現扁鵲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將自己的醫術傳授給他。

  一天,長桑君把扁鵲叫到面前,開門見山地說:“你如果願意跟我學醫,就到南山採藥去吧,一年之後再來見我。”

  扁鵲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工具和藥樣出發了。他翻過一座座險峻崢嶸的山峰,穿過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森林,採啊,挖啊,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他不僅認識了許許多多藥材,而且基本掌握了這些藥材生長、採挖的規律。

  長桑君見扁鵲滿載而歸,微微一笑:“你還要去民間給人們切脈,不完成五千例不能回家。”

  扁鵲二話沒說,又背起藥箱奔走四方。他為各種各樣的人切脈,從脈象的變化中,細細揣摸的病症。當他完成任務返回老師住處的時候,不禁大吃一驚,只見長桑君正躺在床上低聲呻吟。原來,在扁鵲外出期間,長桑君不幸中風偏癱,右半身不能動彈。

  扁鵲好心疼啊!他不顧旅途勞累,放下行李就給長桑君燒水煮飯,熬湯煎藥。晚上,他又端來一大盆熱水,蹲在床前給長桑君洗腳,洗著洗著,長桑君左腳一蹬,把盆子踢翻了,水澆溼了扁鵲的衣服、鞋子。扁鵲一點也不在意,轉身鏟來一些灶灰,撒到了溼漉漉的地上,接著,又忙著安頓長桑君入睡。正在這時,長桑君突然覺得喉中瘙癢,“呸”,一口痰不偏不倚吐到了扁鵲的臉上。扁鵲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地掏出手帕把痰擦掉了。

  夜深了,長桑君把扁鵲喚至床前,溫情脈脈地說:“你已經經受住了三次考驗:上山採藥,對你識藥用藥大有好處;按脈切診,對你斷病治病甚有幫助;今天,我又親眼看到你對病貼入微,勝似親人。作為一個好醫生必須具備的三點,你都有了。現在,我可以放心了。”說到這裡,老人用顫抖的左手從枕下摸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醫書,小心翼翼地交給了扁鵲。

  從此,扁鵲邊攻讀,邊實踐,醫術提高得更快了。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

  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