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人生的勵志故事

  己的人生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們自己,行走在自己鋪設的人生軌跡上,一定是最開心最能取得成就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短短的小指在普通人看來並無不妥,但在方昆眼裡就是糟糕透頂的不幸。自從兒子降生後,他就憂鬱地注視著兒子的左小指。這根小指在他心裡的意味多得難以形容。與肥頭大耳、笨拙的拇指不同,小指聖潔又高貴。他做夢也希望兒子能像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那樣,靠神奇的手指闖天下。他花了9個月等兒子的手指,當聽到兒子從娘肚降臨人世的第一聲啼哭,他忍不住在醫院骯髒的地板上跳起了小步舞。

  兒子的手指第一次撞入眼簾時,他的淚嘩地從眼眶湧了出來。永不知愁的他第一次感覺撞見了鬼。他想老天爺啊,你這是作的什麼孽呀,兒子從這個音樂世家一降生,小指就出奇地短。小指頭和無名指頭像一對仇人似的,生怕不能離得更遠。這時在他心裡飛馳而過的,竟還是巴赫等光耀父業的故事。不信佛祖的他破例去了寺廟,他要在禱告中化解音樂世家的這個不幸。因為徹夜難眠,他變得鬍子拉碴,往功德箱投幣時幾乎栽倒在地上。

  熬到兒子3歲那年,不管兒子是怎樣抽搭哭泣,他硬讓兒子的小腦瓜夾起了鍋蓋大的小提琴。為了有說服力,他把左右小指並在一起給兒子看,兒子驚懼地發現他的左小指明顯長於右小指。

  “看見了吧,這就是練琴的好處,好好練,沒準你的小指還會長得更長。”方音被父親要他當音樂家的想法折騰得夠嗆。他練琴再賣力,父親依然嘴角朝下撇著:“中指音低,把位往下挪一點!”“瞧你,手幹嗎打顫?”“來,把小指往下再伸一毫米!”音樂世界裡到處是塹壕,方音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掉下去又爬上來中度過的。他的左小指雖然如父親所言,已經明顯長於右小指,但自卑的塵土還是遮住了他的心靈。都快18歲了,他還是拉不過父親,儘管父親有點駝背,但父親富有感情和力度地揉弦運弓,時常令他歎服不已。他詛咒自己的小指,怪它比父親的小指短半個指節,但又感到他心裡還缺一樣東西,那就是常把父親折騰得死去活來的熱愛。

  方昆為了兒子能在西方音樂界闖出一條路來,毅然決定舉家遷往美國。方昆的叔叔在美國正害著病,年老無子,在愁苦的八字眉下,是希望方昆繼承他家業的心願。方昆本不想勞叔叔大駕,在他看來一個人成天在錢裡打滾是不幸的。但現在為了兒子的前程,他甚至給叔叔寫了一首獻媚的祝福曲。一家三口很快遷到了美國。

  每逢週末方昆就帶兒子去赴音樂會。沒想到兒子才上了半年中學,就完全變樣了。首先他愛上了一位身材高大的波蘭女孩,有好幾次方昆憂心忡忡,偷偷跟在後面,生怕這場戀愛毀了他的音樂。以前在國內,兒子談起想法,總是吞吞吐吐、含含混混,現在他開始吵架似的大嚷大叫了。他請方昆忘掉過去在中國的那些念頭,他要重新走一條路。雙方攤牌的那天,方昆的臉一會通紅一會煞白。他不死心地一個勁問兒子,“你真決定了?”“決定了!”“練了15年,不覺得可惜嗎?”“不可惜,因為我只對醫學感興趣。”

  方音以醫學高材生的榮耀畢業後,去了紐約一家整理醫院,專門負責縫脣。同事們不久就驚奇地發現,方音縫過的脣簡直像一件藝術品。從沒見過有人能把傷口縫得如此嚴絲合縫,下針不差絲毫。那些目睹過成千上萬例縫脣術的權威們,也被驚動了。他們專程來了解這個初來乍到者的縫脣祕訣。那天,他整個被外科權威們圍了起來。“縫脣全靠手感,可單憑手,怎麼能做到絲毫不差呢?”有權威對此十分不解。“我從小在家就受到父親的嚴格訓練。”

  人群頓時一片譁然,有人馬上大聲反駁道:“這不可能,現代醫術怎麼可能在家裡傳授?”“不,我父親只教我小提琴。音準不準,全看手指到不到位,哪怕差一絲一毫,他都能聽出來。所以,我從小練就了心到手到的能力。”

  權威們直到這時才漲紅了臉,恍然大悟。他們一時被方音神奇的手指迷住了。

  對他們來說這個經驗來得多麼晚啊,“我們已經沒法……唉,事情怎麼會這麼巧呢?”

  2:

  周圍都是陽光女孩。鸝站在她們中間,猶如一隻火雞站在鶴群裡,是那樣地扎眼。恰在這時,一位中年婦女蹭到鸝的面前很客氣地問:大姐,您也是陪女兒來應試的吧。問話的婦女旁邊站著一位甜甜的小女生。鸝見對方一臉的善意,便友好地搖了搖頭說,不,我也是參賽的。那女人便好奇地“哦”了一聲,之後便被她的小女生拉走了。

  此時,輪到鸝上場了,鸝的心倒平靜了許多,正如超女廣告所說的,想唱就唱。鸝對著鏡子稍稍整了整裝,就從容地走到了前臺。鸝沒有多餘的言語,上臺便向三位評委行了鞠躬禮,然後說,我可以開始了嗎?評委們點了點頭。於是鸝定了定神,隨後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唱了起來。因為是清唱,而且只有一分鐘的時間,所以鸝選擇了一首難度不是很大的民歌。可是,在這短暫的一分鐘時間裡,鸝彷彿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人生。那時她剛十九歲,百靈鳥似的,歌不離口。本來嘛,鸝在師範學院攻的就是聲樂。那時,鸝的偶像就是才旦卓瑪、王玉珍等頂級民歌手。

  鸝的清唱還是讓主評老師眼睛一亮,主評老師對鸝又重新審視了一遍,便客氣地問道,大姐您是幹什麼工作的。鸝回答說,我沒工作。主評便“哦”了一聲接著問,您以前學過聲樂嗎?學過,二十多年前在師範學院。因為後來的一次意外,被汽車撞了,成了植物人。是媽媽用音樂把我喚醒的,我不省人事之時媽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用錄音機反覆播放國內著名歌唱家的歌,有才旦卓瑪的,還有王玉珍、郭蘭英的。媽媽從小就知道我喜歡她們的歌。終於在二十年之後的一天,我伴著音樂的旋律醒過來了。再後來我就在音樂聲中慢慢地恢復了一些記憶,身體也一天天康復起來,所以今天我就來了,想圓一圓我以前的夢。

  鸝一口氣說了很多,卻把事故的原因給省略了。她是在某中學實習時,為了保護橫過馬路被一輛失控的汽車衝撞的小朋友而失去了知覺,也失去了成名的機會。

  這段話深深地震撼著也是評委的美女歌唱家鶯。幾分鐘前,鶯對這位面相有點兒呆滯的中年婦女也來應試“超級女聲”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想嘲諷幾句。如今倒使她生出了幾分敬重,她破例地走到鋼琴旁,親切地對鸝說:您會唱《雪山哈達》嗎?鸝點了點頭。於是,寬廣的高原旋律從鶯嫻熟的纖纖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來,而鸝的歌喉也在鋼琴的伴奏下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曲終了。鶯首先獻出了掌聲。觀眾席也爆發出掌聲。

  這時,主評老師很老練地對鸝說,大姐您先退下,我們三位評委商議一下再給您答覆好不好?鸝便很聽話地退了下去。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二比一。鸝進入前五十名。

  複試的結果又出來了:鸝又進入到前二十名。

  鸝卻未能進入前十名,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鸝也很知足,儘管被阻擋在前十名之外,她還是流下了幸福和感動的淚。她朝著現場評委深深地鞠了躬,然後雙眼四處搜尋著,她是在尋找評委老師鶯,她不明白今天評委席上為什麼沒有鶯老師呢?

  鸝怎能知道呢?

  鶯老師在她進入前二十名之後,就自願退出有豐厚報酬的評委席了,因為作為評委的她非常清楚當今粉絲們要的是什麼,更清楚電視臺和贊助商們要的是什麼,而這一切鸝都沒有——因為她的一次長睡,一切都已錯過了。

  鶯老師是怕傷害一位生命屬於音樂的歌手啊!

  3:

  2011年,對於今年57歲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來說,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國紐約市將一條新建馬路命名為“馬友友路***Yo-YoMaWay***”,總統奧巴馬還親自為他戴上了象徵著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馬友友的父母都是畢業留美的華人,在華而街做經濟研究員。從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為馬友友設計好了人生路線:做一位出色的經濟人!馬友友還沒有學會講話,他們就已經開始教認數字,所以馬友友最先學會說的話並不是“爸爸媽媽”,而是“一二三……”,兩歲時,他的父母就開始教他算術。馬友友在一種受命式的努力中,機械地過完了自己的童年。讀小學的時候,馬友友是學校的“數學之星”,在許多數學競賽中奪了大獎,馬友友的父母、老師和同學都為他而開心,但馬友友自己卻覺得,這絲毫沒有樂趣可言。

  有一個傍晚,天色不太好,馬友友在放學路上怕被雨淋,就從一條非常偏靜的小路上往家裡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聽到了一種極為美妙的音樂,那流水一般優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馬友友。他停住腳步往院子裡面看去,只見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無比陶醉,身體隨著音樂而輕輕晃動,眼前的畫面不禁讓馬友友輕嘆了一聲:“如果我能奏出這麼美妙的音樂該多好啊!”就在這一瞬間,馬友友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不是數學,而是音樂!

  沒多久,那位老人發現了馬友友,他走過來把馬友友請進了院子,在演奏了許多美妙的曲子之後,還為馬友友講了許多關於音樂的動人故事,這一切,都使馬友友完全迷戀上了音樂。那時候的美國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補習班、興趣班,而馬友友的父母則把馬友友放在了一個數學培訓班裡,可是馬友友興趣並不在這裡,他時常“逃學”,溜到老人那裡去聽音樂,學拉大提琴。結果不難想像,他的數學成績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發現了這些問題,於是把馬友友叫到身邊來說:“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後,你一定要用心學好數學!”

  “為什麼一定要學習數學?”馬友友反抗說,“我並不喜歡數學!”

  “你只有學好數學,才能和我們一樣做一位出色的經濟師,甚至可以比我們更出色,成為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馬友友的父母告訴他說。

  “為什麼一定要和你們走同一條路呢?我覺得音樂是最能讓我開心的東西,而且我認為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樣我會更開心!”馬友友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來把握方向,絕不能讓他人來操縱,哪怕是父母。

  從那以後,馬友友就經常去那位老人那裡學習音樂,不久後,他的父母終於被他的堅持打動了,替他在一個音樂培訓班裡報了名。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進步都是特別快的,到中學畢業的時候,馬友友就在曼哈頓得了全市學生音樂會的一等獎,並前往哈佛大學就讀。也就在這些時候,他的音樂名聲逐漸大了起來,許多重要的交響樂團以及包括鋼琴家伊曼紐爾?艾克斯在內的音樂大師都向他發來邀請,與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後的多年裡,馬友友在音樂路上探索不斷、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宮邀請演奏音樂,而且還多次獲得“唐大衛獎”和“格萊美獎”,成了一位名震國際的音樂大師!2006年,馬友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馬友友德國默克爾、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股神”巴菲特一起,接受了由美國總統奧巴馬新自頒發並戴上的象徵著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當晚,戴上總統自由勳章後的馬友友無比感慨地說:“自己的人生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們自己,行走在自己鋪設的人生軌跡上,一定是最開心最能取得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