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五禽戲到底是哪些戲

  我們都知道華佗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他一生行醫走遍各個地方,名聲非常大,被人們稱為“神醫”。他精通內科,外科、兒科、鍼灸等各科,他編創了鍛鍊身體的運動體操叫做“五禽戲”。那麼大家知道華佗五禽戲具體指哪些戲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華佗五禽戲中的“五”是個泛指,而不是確定的五個動物,當然最典型的是虎、鹿、熊、猿、鳥這五種。五禽戲是華佗根據中醫學原理加上自己長期對各種動物的觀察而編創的,主要是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平時的動作,以達到通絡活血,增強體質的目的。

  華佗五禽戲主要是模仿老虎用爪子撲和站立吼叫,模仿鹿伸轉頭部和脖子,模仿熊直立攀爬以及呼吸喘氣,還有就是模仿猿的跳躍,模仿鳥兒展翅高飛。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把鳥獸都統稱為禽,所以這套體操才被稱為“五禽戲”。經常做華佗五禽戲可以使我們的手腳更加靈活,血液流暢,還能預防許多疾病,所以這也就是五禽戲被歷代養生者一直喜愛的重要原因。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華佗五禽戲和他的醫書一起慢慢遺失了大部分,但經過人們的創新和發揚,它依然被歷代人們傳承著。

  在2011年的時候,華佗五禽戲已經被國務院列入了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五禽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至今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仍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今天對於華佗五禽戲的保護和傳承也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華佗被稱為什麼

  談古論今,大家耳熟能詳的華佗肯定算其中一個,華佗的醫學成就婦孺皆知,華佗被稱為什麼呢?在當時,人們就稱呼他為“神醫”,華佗與董奉、醫聖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神醫”是個泛稱,無疑是對華佗醫學成就、救死扶傷的醫者精神的讚揚。華佗自幼聰慧,刻苦鑽研,和老師學瞭望聞問切之後,開始走遍祖國的各個角落,他在民間奔走,免費為窮苦百姓看病,他熟悉各種草藥的效果,用藥在精不在於多,對內、外症均可以有清楚的認識,並對症下藥。

  華佗“神醫”的稱謂名不虛傳,“刮骨療傷”的故事一直被廣為流傳,講的就是華佗,他研究出了麻醉劑,開拓了世界上沒有麻醉劑的先河。在關羽中毒後,華佗為他刮骨療傷,挽救關羽的一條性命,從此以後名聲大震。曹操將華佗請到身邊治療自己頭疼的頑疾,華佗用鍼灸後,曹操的病情緩解了很多,於是想把華佗留在身邊,華佗寧願奔走民間為他們看病,引起了曹操的猜忌,於是處決了他。

  華佗一向淡泊名利,視權勢為糞土,在他眼裡只有病人,也就是因為他一直掛心百姓,見識了很多疑難雜症,親口嚐了很多的草藥,努力鑽研了上千個夜晚,才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醫學財富,被人尊稱為神醫華佗,後人對傑出的醫學人才稱之為“華佗在世”。